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46岁.发作性胸闷6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发作性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确关系,多于晨起时发作,不伴恶心、呕吐、出汗,无胸痛、背痛、咽部不适,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未正规诊治.于2005-12-02胸闷、胸痛加重,呈持续性,伴出汗,急人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于回旋支置入Cypher支架1枚,于2005-12-20再次PCI于右冠置入1枚支架.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报告 患者,女,48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半个月,加重2d,于2004年4月20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劳力性胸骨后闷压不适,伴左肩部放射痛,每次发作2~5min,休息后症状缓解.2d前病情加重,反复出现静息性胸闷、胸痛,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最长一次达2h,伴出汗、气短.自述2年前血压升高,但未继续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发作性胸闷6年,PCI术后3年,再发劳力性咽痛6个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开始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3年前患者突然发作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PCI术,于前降支置入CYPHER(Cordis)支架1枚。6个月前患者再次发作与劳力有关的咽痛。冠脉CT显示:支架的近端变窄,曲面重建显示支架明显扩张不全(图1)。  相似文献   

4.
魏召义  张淑英  李朝君  杨健 《内科》2007,2(4):711-712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6岁。因“腹胀、恶心4年,伴胸闷、气短1个月”于2007年1月1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因腹胀、恶心、厌油食,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胰腺癌肝转移,先后予静脉、动脉灌注化疗,腹胀、恶心症状时轻时重。近1个月腹胀、恶心进行性加重伴胸闷、气短、活动后心慌,下肢浮肿,尿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83岁。因“反复胸闷胸痛7年,再发加重1个月”于2017年11月15日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4年患者在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具体不详),于右冠状动脉置入1枚支架;术后规律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1个月前患者再发胸闷胸痛,静息下即可发作,发作频繁,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主因"间断气短1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快步行走及重体力活动后出现喘息气短,休息后逐渐缓解,无胸闷、胸痛等症状,未予重视。之后上述症状间断出现,1个月前症状加重,少量活动即出现气短,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遂入我院诊治。患者自发病以来偶有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样,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腹痛,无头晕、头痛等,夜间睡眠可,饮食较差,近期体重增加约3 kg。既往史:发现血压升高6年余,未规律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37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乏力十余年 ,加剧 2个月入院。患者十余年前感冒后出现明显心悸、胸闷、乏力并伴有双下肢水肿 ,但无气喘、咳嗽、胸痛、晕厥等表现。在他院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之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尤其在劳累后更加明显。近 2个月来自觉症状明显加剧 ,但尚能胜任中度体力劳动。体检 :T 36 .8℃ ,P75次 /min ,BP12 1/ 71mmHg (1mmHg =0 .133kPa) ,R 2 0次 /min ,一般情况可 ,生长发育良好 ,口唇无发绀 ,两侧颈动脉搏动正常 ,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前区无膨隆…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4岁,主诉因间断胸闷9年,胸痛伴出汗1小时入院。9年前活动时发作胸闷,伴出汗、乏力,无明显胸痛及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持续约10分钟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此后间断发作胸闷,与活动、情绪激动有关,发作部位及性质相似,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4年前曾于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2岁。因胸闷、气短4个月,加重1个月,于1995年8月25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就诊于北京某医院,心电图示ST-T段改变,诊断“冠心病”,给予扩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胸闷、气短逐渐加重。入院前3个月胸片发现右侧胸腔积液。B超检查示:胸腔、腹腔及心包均有积液。诊断:“多发生性浆液膜炎”,给予SHRE+OFLX及糖皮质激素并抽液治疗。入院前1个月胸闷、气短加重。B超示:心包、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消失。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8岁。阵发性胸闷胸痛4年再发半个月入院。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痛,以胸骨后明显,呈压榨性,每次持续3~5min可自行缓解,症状间断发作,一直服用尼莫地平、倍他乐克治疗,近半个月来症状发作加重,伴头昏、乏力,无心悸气促遂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现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体检:T36.4℃,R16次/min,P52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无音,心律齐,无杂音,心率52次/min,心界无扩大,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Ⅱ、Ⅲ、aVF、V2~6T波倒置,V5、V6ST段压低0.1mV。入院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3岁,以"劳力性心前区闷痛2年,加重1周"入院。2年前患者在散步后出现胸骨后闷痛,可放射至后背,持续约10 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以"冠心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胸闷、胸痛症状显著改善。1周前患者因生气后胸闷、胸痛症状加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未缓解,遂由门诊入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绝经3年,因发作性心慌、胸闷、胸痛10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心慌、胸闷及胸痛,多于劳累和受凉感冒后出现,每次持续时间不定,口服"速效救心丸"可以缓解。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汉族。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1个月于2010-1-7入院。1月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伴阵发性咳嗽,咳少许黄粘痰,每日5~10口,无畏寒、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于外院就诊,考虑间质性肺炎,静滴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齐霉素治疗1周,疗效欠佳。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1岁。胸闷、气短4个月,加重1周入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偶有头晕、咳嗽,无咳痰、胸痛、发热,胸闷、气短进行性加重,休息状态下也有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干咳1个月,咯血1 d"于2015年1月2日就诊。患者自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气短,伴阵发性干咳,无明显胸痛及呼吸困难,无咯痰、咯血,否认晕厥史,未诊治,自行服用"感冒药物"(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呈渐进性加重。20 d前开始出现脚踝部水肿,右侧为重,右侧下肢屈曲时有明显疼痛感,仍未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4岁,因"急性下壁心梗PCI术后2月,反复胸闷1个月"入院.患者于2月前突发胸痛,外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右冠远段100%闭塞,左前降支近中段长病变,最狭窄处80%,左回旋支中远段狭窄40%,于右冠植入1枚药物支架(Endeavor直径3.0mm×18mm).术后患者胸痛缓解,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氯吡格雷75mg1次/日抗血小板聚集,硝酸盐类扩冠等对症治疗,因1个月来出现胸闷不适于2009年5月9日入住中山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冠心病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66岁。因"间断胸闷2年,加重伴头晕2个月"于2013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2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闷,无胸痛、气短,无肩背部不适,经休息后可好转,曾就诊当地医院考虑为"冠心病",给予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未正规诊治。2个月前患者出现活动时胸闷,伴头晕、四肢无力,无明显胸痛,曾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例心肌桥患者都有胸闷症状及发作性心电图的缺血性ST 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血管均于前降支 ,心脏收缩时血管狭窄 75 %~ 90 % ,2例舒张期血管完全正常 ,2例舒张期血管仍分别有 2 5 %~ 40 %的狭窄 ,病变长度为 10~ 18mm。患者均于心肌桥处直接置入支架 ,1例为Crossflex支架 ,3例为Nir支架。结果 支架置入后即刻造影示心肌桥压迫影像消失 ,术后患者无胸闷发作 ,随访 6~ 18个月症状未复发 ,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 12个月及 1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结论 对药物治疗无效、受压血管节段不长的心肌桥患者支架置入治疗是一可选的治疗方法 ,尤其对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桥患者更为适用。其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的病例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肌桥松解术治疗冠状动脉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的手术方法及中短期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1月间,我们对11例MB患者施行了小切口肌桥松解术,其中10例为孤立MB,1例合并前降支—肺动脉瘘。11例患者均有胸痛或胸闷病史,并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症状仍间断发作。术前均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长度为2~4cm,收缩期狭窄均60%。结果:11例患者均行胸骨中下段小切口,10例孤立MB患者顺利在非体外下行肌桥松解术,1例行松解时损伤冠状动脉,改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前降支—肺动脉瘘的患者在非体外下行肌桥松解术同时行瘘修补术。无患者死亡,也无心室破裂、肺部感染、肾衰竭等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均顺利出院。术后11例患者均被随访,随访时间2~51个月,10例行肌桥松解术患者中有1例患者术后再次发作胸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收缩期狭窄,给予药物可控制症状。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个月后再发胸痛症状,内科行支架置入治疗。结论:小切口肌桥松解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可作为药物控制不佳MB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防治冠心病无心肌梗死患者的电风暴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针对冠心病无心肌梗死者的电风暴,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以电风暴为主要表现的冠心病患者,按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术后定期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9.5±9.1)岁。1例运动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2例晨起反复晕厥,动态心电图示多形室速/室颤,3例胸痛、胸闷,反复心脏骤停急诊入院,心电图示ST抬高和反复室颤,电击除颤后ST段恢复正常。6例患者术前晕厥/室颤发作,平均(16.5±5.3)次,共置入8枚冠状动脉支架,5枚为金属裸支架,3枚为药物洗脱支架,全部患者残余狭窄均≤10%,靶血管血流达TIMI3级。置入支架解除狭窄后,电风暴与STT改变消失,症状缓解。最长随访6.5年,最短随访4个月,平均(47.7±30.7)个月,4例均无不适和心律失常,1例2年后胸闷,动态心电图示心动过缓,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1例出院后6年内无特殊不适,间断服药,置入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仅有1次剧烈运动窦性心动过速触发的不恰当电击。结论对于冠心病无心肌梗死者,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解除狭窄,可消除缺血性电风暴的病理基础,有效防治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