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60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仍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给予睡前中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A组瑞格列奈2mg,三餐时服,中效胰岛素每日睡前(22:00)皮下注射。B组二甲双胍0.53次/d口服,中效胰岛素每日睡前(22:00)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初始量,根据患者体质量按0.2u/(kg·d)计算。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空腹(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均P〈0.01)。结论睡前中效胰岛素(NPH)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确切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就是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为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7.8毫摩尔/升。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度频率的血糖监测,因此,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验血糖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那么,验血糖当天要停服降糖药吗?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药品评价》2013,(11):33-40
近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这可能与中国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更显著、饮食结构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有关。预混胰岛素能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同时兼顾整体血糖的控制。因此,多数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 相似文献
8.
朱阿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6-76
不久前举办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开的研究结果显示,口服胰岛素可能有益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评估了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口服胰岛素2次、用药10d给药方案的有效性。总计有16例患者参加此项研究,平均年龄60.2岁,体重指数(BMI)为28.3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7.5%。所有患者接受口服胰岛素150U,2次/d,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前约1h服用,用药10d,每日自行监测血糖5次。 相似文献
9.
10.
1922年Banting成功提纯胰岛素至今已八十多年。胰岛素挽救了众多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诸多大型临床试验也相继证实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益处,千百万糖尿病患者受益于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但不可否认,由于无法修复和重现机体生理状态下胰岛素介导的血糖平衡,胰岛素治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1.
王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多年来她坚持吃降糖药,坚持运动,合理饮食,血糖控制得还算平稳。但最近王阿姨感觉有点不对劲,看书的时候越来越费劲,带上老花镜也不管用,有时候看东西还出现重影。敏感的王阿姨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难道自己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2.
对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每天的“必修课”。胰岛素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对免疫力的增强、精神的改善、合并症的预防都有帮助。不过,注射胰岛素可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很多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总是草草了事,不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犯了错还不自知。 相似文献
13.
14.
这是内分泌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时。被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实际上。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希望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能改成口服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餐后2h血糖≥13.9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早餐前一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晚餐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32例,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口服,3次/d,观察治疗16周后一天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6周后血糖、HbAlc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7个时点血糖显示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后2 h、睡前血糖共6个时点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餐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一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且安全,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早餐前皮下注射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PCP)、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9.96±0.87)d短于对照组的(14.17±1.45)d,体质量指数(22.05±1.07)kg/m2小于对照组的(24.37±1.65)kg/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6.49±0.75)mmol/L、2 h PBG(8.53±1.28)mmol/L、HbA1c(5.89±0.42)%低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治疗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有效方法,并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预防、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胰岛素 相似文献
18.
注射胰岛素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胰岛素新剂型的出现和血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变得更加有效和安全,许多患者在家中进行胰岛素注射。因此,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说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救星,一点都不为过。不但1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现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界也主张早期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