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于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普遍开展溶栓治疗尚有争议。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0年7月对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在6h以内的AMI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老年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5岁,平均(71.2±4.2)岁。非老年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4岁,平均(55.2~4.8)岁。两组患者除年龄差异有显  相似文献   

2.
急 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 ,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 2 0 %~ 35 % ,住院病死率降低 2 0 %~ 5 0 % ,因此尽早溶栓已成为临床上治疗AMI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了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为住院病人 ,共 3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6 .7± 10 .4岁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等诊断为AMI,其中前间壁梗死 11例 ,广泛前壁梗死 9例 ,下壁梗死 14例 ,后壁梗死2例 ,发病时间为 4 .2± 1.4h ,符合溶栓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70岁)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高龄AMI患者29例(高龄组) ,并与≤70岁年龄组AMI52例(对照组)对比。结果高龄组再通率69 % ,对照组再通率75 %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溶栓并发症(出血、低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相对较高 ,但大多为皮肤穿刺部位瘀斑 ,无颅内及消化道出血。结论高龄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D的开展,尤其是涂层支架的应用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更进一步下降。但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由于技术与设备原因还不能行PCI,溶栓疗法仍是其治疗AMI的主要手段。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溶栓疗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目前国内AMI溶栓疗法方案采用尿激酶150万U,30min静脉给药方法,遵照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在一般不增加总量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加速的静脉给药方法,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我们于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的78例AMI行尿激酶加速溶栓疗法治疗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3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30例AMI病人男20例、女10例,年龄33~75岁,平均63岁,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人选病例及再通标准,年龄无上限及发病≤12小时(但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并伴胸疼者虽〉12小时也进行了溶栓),均参见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3期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多中心临床试验1406例总结和2005年出版的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吴忠  杨红莉  贺聪 《医学信息》2002,15(8):519-520
目的 :探讨急救中心实施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前溶栓治疗可行性。方法 :西安急救中心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联合设计了 12 0 -CCU模式 ,由急救医生在现场对诊断为可疑 AMI无溶栓禁忌症患者 ,按患者意愿实施现场溶栓治疗后送至西京医院 CCU,记录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病到溶栓时间 ,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 :1998.12-2 0 0 1.0 5对 3 0例 AMI患者实施院前溶栓 ,现场诊断 AMI的总体准确率为 90 %。转运途中并发症 (室速、室颤、 °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率为 18% ,就诊到溶栓时间为 42± 3 0 min,发病到溶栓时间 198± 177min。院前无 1例死亡 ,住院期间死亡率为 11%。结论 :对 AMI采用 12 0 -CCU模式实施院前溶栓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社区医院的地位,进一步规范AMI的内科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救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规范静脉溶栓组的急性期死亡率、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下降50%所需时间、心功能、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内科传统治疗组(P<0.01).结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快速发展及医疗费用巨增的时代,县级医院内科医生进一步掌握和推广静脉溶栓治疗AMI,对低收入人群是十分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50例为实验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AMI组及对照组的D-二聚体基础水平;AMI组根据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及非溶栓组,根据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h、12h、24h的D-二聚体水平,对各组数据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状态AMI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后6h、12h、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TEMI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NSTE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与NSTEMI组治疗后6h、12h、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能显示AMI溶栓治疗的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的病例,在复苏同时进行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既往有相关病史,高度怀疑AMI的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的同时进行溶栓.结果 5例AMI猝死患者复苏成功,并发脑出血1例,血气胸1例.结论 复苏的同时溶栓在AMI猝死患者复苏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120-CCU模式对可疑急性心肌梗塞急救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模式。对象:2002.01月-2002.12月间西安市内拔打“120”呼救的胸痛患者。方法:西安急救中心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联合设计了120—CCU模式,由急救医生在现场对诊断为可疑AMI无溶栓禁忌症反预计进入CCU时间>30min者,按患者意愿实施现场溶栓治疗后送至西京医院CCU;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结果高度提示AMI者如有溶栓禁忌症或预计进入CCU时间小于30min者予以对症治疗,在严密监护下送入西京医院CCU,记录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病到再灌注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66例患者中有60例确诊AMI(90.9%),对56例AMI患者进行了再灌注治疗(93.3%),院前溶栓14例,院内溶栓23例,急诊PTCAl9例。院前无1例死亡,住院期间死亡率为6.7%。结论:采用120—CCU模式对AMI进行急救可以有效提高AMI的再灌注治疗率。  相似文献   

11.
周卓东  唐秀革  谭宏儒 《医学信息》2010,23(13):2121-212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54.5岁,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溶栓疗法结合AMI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54.5岁,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 静脉溶栓疗法结合AMI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淑华 《医学信息》2008,21(8):1412-141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早期及时开通梗死血管,尽早溶栓,对恢复冠脉再灌流、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保存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院于2005年-2007年开展早期溶栓治疗AMI 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calInfarction,AMI)治疗的重要进展.我院1995年~1996年用链激酶(Strepto.Kinase,SK)静脉溶栓治疗31例AMI资料,以探讨SK在AMI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的选择 (1)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3)无禁忌症31例AMI患者中,年龄64.2±13.90,溶栓距发病时间5.6±1.6小时.1.2 给药方法 链激酶用streptokirsase-strepraseBEHRING 150万单位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加入100ml5%GS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用SK前口服阿司匹林0.3g,以后每日0.3g,3~5天改50mg qd,长期口服液注SK后12小时全血凝固时间恢复至治疗前1.5倍以内,即开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探讨在AMI患者溶栓治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AMI患者,测定在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1h、2h、4h、6h、8h、12h、24h、48h、72h、168h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及正常对照组30例D-二聚体含量.结果:再通组与未通和未溶栓组比较,溶栓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治疗后再通组与其它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于溶栓后6h达高峰.结论: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AMI溶栓治疗监测中,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指标,与溶栓治疗效果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正> 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是冠心病严重类型之一。近年来我国的AMI的相对发病率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发病年龄也有提早趋势,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AMI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AMI的溶栓治疗是近年来AMI治疗的一大进展;溶栓治疗国外早在七十年代已广为应用,而国内则近年来才开始应用。在八十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所以说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治疗AMI的一大进展。一般在发病后越早应用溶栓疗法越好。它可以使冠脉内血栓溶解,冠脉重新畅通以恢复心肌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近数年随着溶栓剂的生产逐年增多。质量纯度的提高及新溶剂的不断出现,而溶栓治疗又比较安全可靠,用药后冠脉再通率一般在50~80%不等,故可在一般医院应用。溶栓药物最早有链激酶(SK)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阜南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临床收治的3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45~85岁。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导管溶栓组16例,经外周静脉系统溶栓组1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消退情况(治疗前后膝上15 cm周径差)、溶栓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导管溶栓组膝上15 cm周径差为(1.78±0.59) cm,较系统溶栓组的(2.69±0.83) cm明显缓解;导管溶栓组溶栓治疗时间(145.78±14.36)h较系统溶栓组的(242.72±21.35) h缩短;导管溶栓组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16,较系统溶栓组的9/18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3~12个月,导管溶栓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为3/16,较系统溶栓组(10/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系统溶栓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并可维持良好的远期通畅率,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和不同时间溶栓对它的影响 .方法  5 5例AMI用尿激酶 15 0万u静脉溶栓 ,按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 6小时内A组 3 4例及 6~ 12小时B组 2 1例 ,对比两组再通率、4周死亡率及溶栓副作用 .结果 A组再通 2 7例 (79.4% ) ,B组再通 11例 (5 2 .4% ) ,A组再通率高于B组 (p <0 .0 5 ) ;4周死亡率和出血A组比B组低 (p >0 .0 5 ) .结论 静脉溶栓是有效、安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再灌注疗法  相似文献   

19.
有文献报道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与男性相比 ,存在不同之处〔1 ,2〕。现对我院收治的女性 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与有关资料相比较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3 67例 AMI患者是我院 1992 .0 3 - 1999.0 3收入院治疗者 ,均符合 WHO1979年修订的 AMI诊断标准 ,其中女 15 4例 ,男 2 13例 ,按性别分为 A、B两组 :A组为女性组 ,B组为男性组。1.2 方法A、B两组的发病年龄、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溶栓治疗效果及预测病死率的首要因素等各个项目 ,经专人复核后 ,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学处理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患者(AMI)溶栓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1例患者被分为两组溶栓再通组21例;常规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病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结果溶栓再通组病人在各时间点的HRV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组内比较,3月、6月时的HRV均高于2周时(P<0.05)。2周时再通者室性心律失常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溶栓后冠脉再通可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