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注药法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硬膜外后腔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治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X^2=4.06,P&;lt;0.05;t=7.2,P&;lt;0.01)。  相似文献   

2.
了解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选取3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168例和对照组165例。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12%,对照组为73.9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4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腰椎旁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克服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空注药和经骶管硬膜外腔注药操作复杂、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缺点,作者研究了腰椎旁垂直穿刺经椎间孔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X光造影证实。造影剂不仅聚集在腰椎旁组织,还可通过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并与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对两组病例的疼痛进行评估,应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腰椎改善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腰椎改善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三步针罐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无创性方法,配合恰当的护理,可实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34-1735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对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CT引导下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磊  吴云松  巨辉  白国强 《华西医学》2006,21(1):101-102
目的:探讨在CT定位下经椎板间孔穿刺行腰椎间盘化学溶解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00例腰椎平片及CT的影像学研究,观察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与相应椎间盘的位置关系,测量椎板间孔最大横径、硬膜囊及硬膜外侧腔的宽度,设计椎板间孔穿刺的途径。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治疗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L5-S1所有病例和L4-5的男48、女47例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与相应椎间盘在同一横截面上,其余5例腰椎椎间盘均位于相应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上方。硬膜外侧腔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宽,L2-3、L3-4、L4-5、L5-S1硬膜外侧腔宽度,分别为:男-0·28±1·58、1·73±1·80、4·64±2·00、7·31±1·69,女-0·85±1·49、0·88±1·47、3·70±1·65、6·28±1·42。经椎板间孔穿刺时,穿刺针可直接通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椎间盘内,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可将药物注射到椎间盘或突出物内。穿刺成功率达99%,治疗优良率达9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位于侧隐窝外侧、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侧。1995-08/2002-10共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间孔阻滞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椎间孔型者4例,椎间孔外型者16例,椎间孔内外型者6例,分别行病变间隙的椎间孔注入消炎镇痛液10 mL.每周1次,连续3次.结果:治疗后随访1~2.5年,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优14例,良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到92.3%.结论:经椎间孔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问盘突出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治疗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孔突出型14例,椎间孔外侧突出型9例,分别经椎板间入路及经小关节外侧入路,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75mL。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远期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侧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一种病变.本组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20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DSA下胶原酶盘内、外联合注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硬膜外隙注药与腰椎定点牵压疗法及其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①选择2004-01/2006-01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男125例,女55例,年龄20~65岁。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硬膜外隙注药组、腰椎定点牵压疗法组、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硬膜外隙注药组:骶管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混合液,每5d注射1次,共4次。腰椎定点牵压疗法组:采用胸带与下肢固定带牵引,待牵引床启动逐渐使患者腰脊柱拉伸时,术者双手拇指关节突关节连线,由上腰段向腰骶段滑行推压,当拇指推压到病变间隙时,牵引力须达到患者体质量1.5倍左右,迅速向脊柱前方施压。共2次。联合治疗组为两种疗法联合应用。每2次硬膜外隙注药后施行腰椎定点牵压疗法疗法1次,共2次。②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采用疼痛强度评分评估疼痛程度(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临床体征和评估疗效,疗效评估依据胡有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③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疼痛强度变化:治疗后3个月3组疼痛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联合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χ2=2.13,P<0.01)。治疗后6个月,各组病例的疼痛症状大多数获得控制,其中联合治疗组疼痛强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χ2=4.03,P<0.01),联合治疗组和硬膜外隙注药组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腰椎定点牵压疗法组(χ2=5.62,6.16,P<0.05)。②临床体征变化:各组治疗后3个月4项体征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数明显少于硬膜外隙注药组和腰椎定点牵压疗法组(7,19,14例,χ2=9.24,9.14,P<0.01)。③疗效: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硬膜外隙注药组和腰椎定点牵压疗法组[100%(60/60),88%(53/60),92%(55/60),χ2=6.26,6.04,P<0.01],而其他2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χ2=8.63,P>0.05)。结论:硬脊膜外注药及腰椎定点牵压疗法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联合应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目前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报道不一。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行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治疗的1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目测类比评分标准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后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方法评估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3年。所有患者治疗后即有下肢及腰部疼痛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为(7.3±1.3)分,治疗后为(2.1±0.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Macnab评价标准,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及松动现象,所有椎间融合器均达到融合,未发生继发性腰椎管狭窄。提示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快,内固定牢固,可获得良好的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29-530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及治疗前、后功能障碍。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有效的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28-2430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进行比较,并于术后2年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神经根或硬膜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63~102(平均73.6)min;住院时间4~7(平均5.1d)。术后即时和不同随访时间,腰、腿痛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随访2年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中26例、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8.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机)引导下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L4/L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在DSA机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经造影剂伊索显(isovist)和局部药证实穿刺针进行L4/L5硬膜外间隙或L5/S1硬膜外侧隐窝后注药。结果:DSA机能清晰显示腰椎棘突、横突、椎体、椎板、椎间孔、上下关节突和侧隐窝解剖结构,硬膜外腔显影清晰。三周及一年优良率分别为57%和73%,有效率为92%。结论:DSA机引导硬膜外腔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具有定位和注射部位准确可靠,无明显并发症的特点,提高了溶盘术的安全性;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干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20例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PELD治疗,研究组60例联合应用PELD和臭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进一步促进髓核的固化,减少复发,提高椎间盘内压的下降效果,促进神经根水肿粘连的改善,进而明显减轻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8例,根据入院先后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椎间盘内、椎间孔注射臭氧组;试验组64例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椎间孔注射臭氧组.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天、5天,电话随访6个月疗效.结果:术后1天、5天的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92.19%,90.63%;试验组:93.75%,90.6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为对照组:70.31%,试验组:92.1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6个月疗效高于单纯臭氧盘内外注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与椎间孔外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L3~4、L4~5间隙的椎间孔内型及L5S1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病例采用经单侧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28例(2例为再手术),对于L3~4及L4~5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突出采用经椎板侧方入路摘除髓核6例(1例为再手术)。结果:本组共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临床症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针对不同的突出类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便于操作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结合放松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患者麻醉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麻醉前实施放松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VR,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遵医行为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心脏指数及平均动脉压均好于对照组(t=3.213,P=0.002;t=3.053,P=0.003;t=2.404,P=0.018);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Z=-2.661,P=0.008)。结论 椎间孔镜手术麻醉前实施VR结合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其遵医行为,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