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12个病灶根据情况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激光治疗、电灼、氩气刀治疗、局部化疗等综合治疗,并随访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了13~179个月的随访,治愈4例5个病灶,治疗有效6例,除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外,其余9人至今仍然生存,最长已生存179个月.结论对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采取内镜下综合治疗是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张宏 《智慧健康》2023,(25):140-144
目的 对早期胃癌患者采用黏膜下剥离术进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方法 对于本院2020年1月进行早期胃癌治疗的30例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临床手术治疗,从术前、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发展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工作,探讨术后胃癌复发率,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对并发症情况、血清因子水平、TGFβ1蛋白及幽门螺杆菌-lg G水平、复发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其术后治疗情况及其早期胃癌的病情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 针对3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且血清CA19-9、CEA、CA12-5、miR-125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TGFβ1蛋白、幽门螺杆菌-lgG水平也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胃癌复发率的调查中,仅有2例患者于术后三年内复发胃癌,其复发率为6.67%,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 针对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症对病灶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进行长期治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实施超声内镜诊断以及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施内镜治疗的观察组及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病理结果证实,90例早期胃癌患者T0期10例、T1期45例、T2期25例、T3期10例,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中超声内镜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内镜治疗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季粉林 《中国保健》2006,14(16):81-81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率.方法全貌观察应采用近镜和远镜相结合的方法和多部位多次活检及细胞刷检,必要时应加做快速印片来指导活检部位,对其诊断及范围有困难时应喷洒美蓝等染色液以确定病变范围.结果本组850例癌症中检出40例早期胃癌,检出率达4.7%.结论增强内镜医生对各型早期胃癌镜下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内镜和腹腔镜微创治疗与传统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附属医院120例早期胃癌患者病史,从术中失血量、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五年生存率等方面探讨对比手术近期及远期疗效.该120例患者入院后按手术方式行分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内镜和腹腔镜微创治疗组72例,传统胃癌根治术对照组48例.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感、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等近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五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早期胃癌内镜和腹腔镜微创治疗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胃癌根治术,其五年存活率与传统手术治疗差别不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和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在临床上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68例常规胃镜检查下疑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其中38例予以色素内镜检查,30例予以单纯活检作为对照组,并与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黏膜染色后活检有31例病理结果为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81.6%(31/38),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28例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3.7%(28/38);对照组诊断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3%(13/30)和23.3%(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色素内镜诊断黏膜结构更清晰,对病变的定位以及目的性活检有利,可显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具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方涛涛 《现代保健》2009,(34):77-7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的不断改进及附件的不断开发,术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胃癌的深入研究,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逐步得到了推广应用,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早期胃癌经内镜外科的方法获得根治性的治疗已成可能。  相似文献   

10.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恶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1984年多田正弘等首先报道了所谓“粘膜剥脱术”是一种对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胃癌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较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应用于早期粘膜层胃癌的切除又称胃镜下粘膜切除术。我科应用内镜下胃粘膜切除术成功地治愈1例胃粘膜层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的淋巴结廓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按日本胃癌治疗规范进行手术的10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下部癌,总的转移率为15.8%,第1站(N1)及第2站(N2)分别为10.9%及4.9%。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病理类型有关。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7.9%,明显高于黏膜癌(6.9%,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0%,随着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1~2.0cm及>2.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增至14.8%及27.5%(P<0.05)。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及19.6%。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N1受累频率最高的是第3组淋巴结,受累频率为50.0%,其次为第6,4组及第5组淋巴结,分别为37.5%、31.3%及12.5%;在N2中,第7,8a组及第9组的受累频率依次递减为25.0%、12.5%及6.3%。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转移至N2的频率明显增高;微小癌无淋巴结受累,小胃癌仅累及到N1淋巴结;而最大径在1.1cm以上的病例,累及N2淋巴结的几率明显增加;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N2淋巴结受累的频率亦显著增加。结论早期胃癌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在淋巴结廓清效果上和标准D2根治术是一致的。因此,个体化术式的选择达到了根治、低侵袭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的淋巴结廓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按日本胃癌治疗规范进行手术的10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下部癌,总的转移率为15.8%,第1站(N1)及第2站(N2)分别为10.9%及4.9%。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病理类型有关。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7.9%,明显高于黏膜癌(6.9%,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0%,随着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1~2.0cm及〉2.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增至14.8%及27.5%(P〈0.05)。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及19.6%。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N1受累频率最高的是第3组淋巴结,受累频率为50.0%,其次为第6,4组及第5组淋巴结,分别为37.5%、31.3%及12.5%;在N2中,第7,8a组及第9组的受累频率依次递减为25.0%、12.5%及6.3%。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转移至N2的频率明显增高;微小癌无淋巴结受累,小胃癌仅累及到N1淋巴结;而最大径在1.1cm以上的病例,累及N2淋巴结的几率明显增加;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N2淋巴结受累的频率亦显著增加。结论早期胃癌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在淋巴结廓清效果上和标准D2根治术是一致的。因此。个体化术式的选择达到了根治、低侵袭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05年5月间61例65岁以上胃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高龄胃癌病人初次就诊时间晚,平均7.2个月,并存病多(73.4%),肿瘤切除率为88.5%,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3%。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胃癌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高龄胃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选择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分析老年晚期胃癌31例,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0mg/m2静脉滴注,d1~5;5-FU500 mg/m224小时持续泵入,d1~5。21天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1例患者CR1例,PR14例,有效率(CR+PR)48.4%(15/31),中位进展时间为4.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结论:DCF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2年10月~2005年9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紧急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7例,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结果:17例患者经注射后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高.结论:胃镜注射止血治疗简单有效,临床上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6.
肖本萍  雷雄  秦章禄  荣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96-4297,4300
目的 探讨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1月某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1.6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内,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居第二位的癌症死亡原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并常伴有转移,总体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仍然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很多,而我国目前早期胃癌诊断率严重低于韩日等发达国家,同时,目前早期胃癌的治疗也已经从传统的外科手术转向内镜局灶切除。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文献,对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免疫肠内营养在高龄胃癌病人术后免疫调节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高龄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龄胃癌病人(70岁)手术后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G、Ig 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较术前1 d有显著下降。术后7天EN+PN组血清TP、ALB、PA、Ig G、Ig A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EN+PN组和PN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改善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86例胃癌后,患者通过手术术中放置鼻空肠管,以肠内营养剂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术前、术后7天测定血浆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体重、淋巴细胞计数。临床观察营养支持期间,患者有无腹痛、付账、腹泻、呕吐、恶心等。结果胃癌术后7天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体重较术前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计数:术后第7天((1.63±0.42)×109/L)较术前((1.45±0.36)×109/L)有明显升高。个别患者出现腹泻、腹胀,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科明显改变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