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放免法检测30例老年肺结核、20例健康老年人、30例中青年肺结核和30例健康中青年人血浆内皮素-1(ET-1),并对老年肺结核的不同病情、病程和性别进行分组。结果显示30例老年肺结核血浆ET-1水平较健康老年人显著增高(P<0.01),与中青年肺结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阳者ET-1升高明显,较菌阴及好转者显著增高(P<0.01);老年男性与女性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浆ET-1水平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心衰(HF)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sIL-2R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T-LS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检测40例老年HF及30例正常组血清sIL-2R及T-LS的变化。结果老年HF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T-LS在老年HF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血清sIL-2R水平及细胞免疫低下可影响老年HF的发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地观察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及正常人单个核细胞(PBMC)自分泌及体外诱生IL-6的动力学变化与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噻唑蓝)比色法。结果 (1)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在不同时期、时相及自分泌和体外诱导情况下,PBMC的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2)自分泌IL-6水平最高的是24h的急性期组,显示出高峰前移,它与本组24h的体外诱因和缓解期组的自分泌水平差异显  相似文献   

4.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低度分化者较中度分化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1);贲门癌患者sIL-2R水平较胃窦(体)癌者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别(P>0.05);胃癌根治术后一周血清sIL-2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二周血清sIL-2R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清sIL-2R测定可作为胃癌患者病情判断、观察疗效及估价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I-II期患者(P<0.05);低度分化者较中度分化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1);贲门癌患者SIL-2R水平较胃窦(体)癌者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别(P>0.05);胃癌  相似文献   

6.
老年女性血清白细胞介素6活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B9.9增殖反应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97例不同年龄组健康女性血清IL-6活性以及骨密度的水平。结果随年龄的增长,女性的IL-6活性逐渐升高(老年组、老年前期组分别为7.8±3.2及3.6±2.6U/ml,青中年组未达到2U/ml),骨密度值逐渐下降(3组分别为0.73±0.11、0.89±0.15及0.99±0.16g/cm2),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724,P<0.05);绝经后女性的IL-6活性较绝经前女性明显升高(分别为8.4±3.6及2.8±1.2U/ml,P<0.05),而骨密度值却明显降低(分别为0.69±0.18及1.02±0.16g/cm2,P<0.05)。结论IL-6活性的升高与绝经后女性的骨丢失有关,IL-6可能参与了OP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北冬虫夏草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多糖在10~50mg·L-1浓度时,刺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P<0.05)。在0.1~10mg·L-1浓度时,刺激单个核细胞生成sIL-2R(P<0.05,P<0.01),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NF-α及sIL-2R水平随北冬虫夏草多糖浓度增加而升高;北冬虫夏草多糖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L-2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炎和肝硬化(LC)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7例慢性肝炎(CH),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α水平。结果以CH患者IL-6、TNF-α水平最高(血清及PBMC的IL-6水平分别为72.1±32.94U/ml,140.7±33.5U/ml;血清及PBMC的TNF-α水平为3.97±1.38ng/ml,6.35±1.41ng/ml)。恢复期或稳定期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或活动期(P<0.01)。CH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与PBMC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分别为0.89,0.68;P<0.05)。提示IL-6和TNF-α是肝脏损害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9.
亚硝酸盐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亚硝酸钠作用于培养的心肌细胞,观察到心肌细胞发生了超微形态结构改变;细胞内α-羟丁酸脱氢酶漏出增加(P<0.05~0.01),3H—TdR掺入变化呈双向性:小剂量组(0.001~0.1×10-6mol/L)呈现促进作用(P<0.05~0.01);大剂量组(1.0×10-6mol/L)则表现为抑制效应(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小剂量组(0.01×10-6mol/L)G0G1期细胞减少4.13%,S期增长3.95%,G2+M期增长0.33%,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1、0×10-6mol/L)G0G1期细胞增加9.14%,S期减少12.46%,G2+M期增加4.06%,其中S期的改变达到显著差异(P<0.05);细胞及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P<0.01)。表明亚硝酸盐能引起培养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其机理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和T细胞亚群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王红 《山东医药》1998,38(9):22-23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39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和尿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其T细胞亚群;并与28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①结核病活动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明显高于康复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结核病康复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结核病活动期组尿液与血清SIL-2R浓度呈正相关(P<0.01)。③结核病活动期组CD+4T细胞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康复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提示结核病活动期患者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结核病活动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肺结核发病与IL-12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 IL - 12与老年人肺结核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新登记涂阳老年肺结核病人 ,34例青壮年肺结核及 2 7例健康老人及 5 0例健康青壮年的血浆 IL - 12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组及青壮肺结核组的血浆内 IL - 12水平较正常组降低 ,老年肺结核组降低更为明显 (P<0 .0 5 )。结论 监测老年肺结核病人体内 IL - 12水平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150在肺结核患者(TB)及健康人群(HD)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iRNA-150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1例TB患者为实验组(其中19例为涂阳患者,22例为凃阴患者),同时选择35例HD为对照组。采集外周抗凝血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提取总RNA,利用Taq Man探针q PCR技术检测miRNA-150在各组人群中的相对表达量,以RNU6B作为内参基因。结果 miRNA-150在TB患者外周血PBMC中表达量为(8.74±1.3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44±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表明,miRNA-150诊断TB的敏感性为61%,特异性为82%。痰涂片阳性TB患者中miRNA-15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12.30±2.43Vs 5.66±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50在TB患者PBMC中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涂阳患者,可以作为诊断TB的分子标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中GLUT1表达水平及患者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和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入院的50例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50例单纯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红细胞中GLUT1 mRNA表达,通过与内参基因Ct值之间的相差来计算基因表达差异,并对患者进行耐药检测。结果研究组GLUT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随着血糖升高,GLUT1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耐药率68%,高于对照组耐药率5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3,P=0.3004)。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红细胞GLUT1 mRNA表达增加,并且患者空腹血糖越高,GLUT1 mRNA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血γ干扰素测定试验(TB-IGRA)在承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42例结核病患者、85例非活动性结核患者,均行全血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含量测定,同时与抗酸染色和血结核抗体检测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体内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高于非结核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γ干扰素测定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者的敏感性为88.73%(126/142),特异性为88.24%(75/85);142例结核病患者中,抗酸染色和血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1.55%(59/142)和65.49%(93/142),全血γ干扰素测定试验与抗酸染色、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全血γ干扰素测定试验可以快速、有效的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是一种适合本地区结核病诊断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廖明  刘琳  杨明炜 《临床肺科杂志》2014,(12):2249-2252
目的分析血T-SPOT.TB联合肺泡灌洗液(BALF)Tb DNA检测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3~11月8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确诊后分为肺结核组46例、肺炎组40例,均行T-SPOT.TB、BALF-Tb DNA、BALF涂片、痰涂片、PPD、结核抗体检测,对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行T-SPOT.TB与BALFTb DNA联合检测与单用检测、涂片法、PPD、结核抗体对比分析。结果血T-SPOT.TB、BALF-Tb DNA敏感性分别为84.8%、80.4%,特异性分别为80.0%、77.5%,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100.0%,与单用检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涂片法、PPD、结核抗体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T-SPOT.TB与BALF-Tb 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弥补对方不足,减少肺结核的漏诊、误诊,是一个有前途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糖尿病与结核病并存临床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与结核病并存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 1 8例老年糖尿病并存肺结核患者与 69例非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结果 先患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肺结核并存空洞者、重症肺结核、有并发症者例数和病死率 ,老年组分别为 85例 ( 72 %)、68例 ( 57.6%)、66例( 55.9%)、61例 ( 51 .7%)、1 3例 ( 1 1 %) ;非老年组分别为 3 5例 ( 50 .7%)、2 5例 ( 3 6.2 %)、2 7例( 3 9.2 %)、8例 ( 1 1 .6%)、3例 ( 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 P<0 .0 1和 P<0 .0 5)。 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并存结核病发病率高 ,易患空洞 ,病情严重且死亡率高 ;早期监测、预防与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与正常人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结核(PTB)患者39例,结核性胸膜炎(TP)患者22例为研究组,3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_4~+TT细胞和静息CD_4~+TT中及健康者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健康者和结核病人中的TLR2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在活化的CD_4~+TT细胞中TLR2阳性CD_4~+TCD+8T细胞,较静息CD_4~+TT细胞表达较高,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_4~+TT细胞和静息CD_4~+TT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健康者(P0.001,P0.05);在结核病人中TLR2 mRNA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结论对TLR2的测定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于结核的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解决无痰肺结核患者的痰结核菌检查,提高痰检率?方法 对362 例门诊无痰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1 ?2 ?3 组,分别应用3-6 % 盐水?0-1 % 薄荷水?10 % 盐水进行超声雾化引痰,荧光法查结核杆菌?结果 三组药物的排痰率第2 组明显较高( P< 0-01) ,第1 ?3 组间无差异?有效排痰率第2 组明显较低( P< 0-01) ,第1 ?3 组间无差异?排痰病人菌阳检出率第1 ?2 ?3 组分别为22-1 % ?6-8 % ?14-2 % ,第1 组明显高于第2 组( P< 0-01) ,但与第3 组相比无差异( P> 0-05) ?有效排痰病人痰菌检出率三组间无差异( P>0-05) ?结论 3-6 % 盐水超声雾化引痰可使73-1 % 的无痰病人引出痰,其中22-1 % 查到结核分枝杆菌,经济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建立全血细胞中CD+70CD+19的流式检测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70CD+19细胞的表达,比较其在肺结核患者(55例)、结核潜伏感染者(27例)及健康对照者(57例)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核患者全血中的CD+70CD+19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结核潜伏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分别绘制ROC曲线评价CD+70CD+19细胞的诊断效率,在分辨结核病人和健康者时,敏感性92.7%特异性89.5%;在分辨结核病人和潜伏感染者时,敏感性85.5%特异性79.2%。结论 CD+19B细胞CD+70的表达适用于肺结核的诊断及结核潜伏感染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