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70年代,Babb等人提出“中分子量物质假说”,认为分子量300~1500dalton的物质能产生尿毒症毒性症状。我室从1984年起测定了16例慢性尿毒症患者血、尿、腹水中中分子量物质,观察了血中中分子量物质含量与神经病变的关系,并与肾功正常的肾病患者组及正常人组做了对比。我们认为测定中分子量物质对于观察尿毒症患者神经系统病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中分子量物质(MM)是指分子量在350—5000道尔顿间的混合物。Babb 等在观察不同血液透析条件下处理尿毒症患者过程中,认为该类物质能产生尿毒症毒性症状,从而提出了“中分子量物质”假说,目前认为,尿毒症患者中有心包炎,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出现和血浆中 MM 增高有关。由于采用一般血液透析对 MM 的清除不太理想,故有必要寻找其他治疗方法。近年来发  相似文献   

3.
中分子量物质(MMS;简称中分子)是指分子量在350~5000道尔顿之间的混合物。1970年Teckhoff等、1971年Babb等提出了MMS作为尿毒症中毒本源物质的假说已得到证实。近年来,国际上对MMS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尿毒症毒素的进展尿毒症毒素(uremic toxin),在尿毒症病人的体液和组织中的浓度高于非尿毒症者,其浓度增高与尿毒症发生的症状有联系,这种浓度可引起实验动物产生毒性效应。尿毒症毒素的分离、鉴定、确定其毒性,与阐明尿毒症的发生、提出新疗法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透析疗法的清除效率,可把尿毒症毒素分为:小分子量物质(分子量在300道尔顿以下),中分子量物质(300~5,000道尔顿),大分子量物质(5,000道尔顿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分子物质(MMS)是指分子量为300~5000 dalton的混合物。1972年Babb等人发现中分子物质的积聚可能是尿毒症毒性症状的本源物质,提出了尿毒症的“中分子物质”的假说。二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八十年代人们注意到MMS在一定波长(nm)条件下紫外线吸收强度的改变能反映其浓度的变化,故应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血浆MMS总量。本文应用酸沉淀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MMS总量,并初步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浆MMS  相似文献   

6.
蔡定邦  王铁丹 《广东医学》1994,15(5):297-298
近年来国际上对分子量在300~5000Daltons之间的所谓中等分子量物质(MMS,简称中分子物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1971年Babb等提出MMS作为尿毒症中毒本源性物质的假说已得到证实。本文特对儿科最常见的多发病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MMS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应用凝胶层析法检测尿毒症中分子物质的方法,与正常人比较,尿毒症病人血清中有异常的中分子量物质积聚,实验结果表明了解这些物质被清除的情况,有助于对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腹膜透析的效能作出评价,简化实验方法可推广用于临床,观察疗效。中分子物质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仍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8.
陈斌  李艳华  刘杨 《吉林医学》2013,34(22):4513-4515
<正>尿毒症毒素指所有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体内潴留并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尿毒症毒素依据其生化性质以及清除方式可分为三类:①水溶性、不与蛋白质结合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通常小于500Da,如尿素和肌酐,此类物质容易被血液透析清除;②中分子物质:分子量通常大于500Da,如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此类物质常规血液透析效果不理想,只能被采用大孔径透析膜的血液净化方式清除;③蛋白结合物质,如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硫酸对甲酚(p-cresylsulfate)。  相似文献   

9.
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s,MMS)是分子量在300-5000Dalton的一类多肽,在尿毒症患者血中明显升高。我们对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MMS总量水平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分子物质临床观察意义任长宝(浙江省萧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邮编311241)中分子物质(MMS),近年来,国际上对分子量在500~5000d之间的所谓中分子物质,引起广泛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70年代初,首先由Babb提出了MMS作为尿毒症中毒本...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2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海南医学》2011,22(16):28-29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探讨其在治疗尿毒症脑病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将40例并发尿毒症脑病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等主要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BUN、Cr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清除β2-MG、PTH等大、中分子量物质方面疗效显著(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治疗在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各大、中分子量毒素方面疗效优于单纯HD治疗,其能更有效改善病情,可作为治疗尿毒症脑病的常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1972年 Babb 等在研究透析疗法的基础上,提出尿毒症患者某些症状与体液内中分子质(MMS)积聚有关,继而提出 MMS 与尿毒症症状关系的假说。MMS 是指存在于体液内分子量在300(或500)~115000dalton(1dalton=0.9921u)的各种物质的混合物(非均一成份)。体内 MMS 的来源迄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毒尿症患者细胞代谢紊乱和排泄阻滞所引起的代谢产物积聚是 MMS 在体液内增  相似文献   

13.
中分子物质(MMS)主要是指血液中分子量在350~5000道尔顿范围的以寡肽形式存在的多种物质的混合物。MMS作为蛋白质分解产物以一定浓度存在于血液中,对机体无直接损害。但当一些属于中分子量范围的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时,对肌体的免疫和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损伤神经,影响糖、氨基酸以及能量代谢,加快老化进程。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MMS除作为尿毒症中毒本源物质外,还参与其它疾病的发病机制。因此,测定血浆MMS含量很有意义。 80年代初,苏联学者Габризпян等人报道了测定血浆中MMS的方法。作者根据第一军医大学王铁丹等人的改进方法,对158只不同日龄Wistar系健康大鼠进行了测定,探索MMS含量与实验动物日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存在于血中的分子量在350~5000道尔顿之间的中分子量物质(下称中分子)已引起广泛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70年代初期,有人提示中分子作为尿毒症中毒本源性物质的假说已得到证实。又有人证明,中分子除参与尿毒症发病外,还参与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关于糖尿病患者血中中分子含量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导。为此,本文的目的旨在观察不同重度糖尿病患者血中中分子含量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一、观察对象和方法观察了45例住院及门诊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5~73岁。根据血糖浓度和临床表现,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按规定时间同步测定患者空腹静脉血中中分子、血糖、尿素氮、肌酐含量等生化指标以及尿常规检查。除一般表现外,临床主要观察慢性并发症:白内障、眼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尿毒症仍有许多并发症.如皮肤瘙痒等症状不能缓解。有学者认为,是尿毒症另一种主要致病物质即中分子物质所致,而HD对其清除很少。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与HD联合,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灌流装置.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以清除患者体内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及代谢产物等中分子致病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我院于2004年8月~2004年12月.应用此项技术,对30例慢性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的病人进行HP与HD串联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em odiafiltration,HDF)对尿毒症患者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患者耐受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伴有血透并发症及不适症状的尿毒症患者行后稀释法HDF240例次并与22例仍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780例次进行比较,观察Kt/V,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β2-微球蛋白下降率及治疗中患者血透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对HDF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显著优于HD,透析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HD(P<0.01),HDF治疗后血清Scr,BUN,UA,β2-M水平显著降低,KT/V明显增高。结论后稀释HDF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中大、中、小分子物质,透析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该法治疗的耐受性明显提高。适用于易出现血透并发症及不适症状的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已成为影响生存时间及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多年的研究发现,许多尿毒症毒素往往有较大的分子量(如中分子物质),或与蛋白质相结合,而难以通过常规的透析治疗清除。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使用高通量透析可以大量清除多种中分子物质,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病死率。本文就高通量透析的定义,意义,实施要求及临床护理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的重要替代治疗,适用于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浆其他成分结合的物质,且对分子量较大的毒物无效,血液透析患者串联血液灌流的治疗模式能有效清除血中大、中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改善顽固性瘙痒,减少淀粉样的发生率,缓解心包炎。也可用于急性中毒,药物过量,急性肺水肿和严重水肿。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使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而且有可能重返工作。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边缘技术取得新的进展,迎来了血液净化技术多样化时代。下面谈谈近年来研究现状与未来的展望。限于篇幅着重于血液透析方面,其它有关内容只能介绍很少部分。 1 血液透析 1.1 透析膜决定透析效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透析膜的性能。铜仿膜薄,其安全性、透析清除小分子毒物和脱水效率等方面尚能满足要求,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72年Babb等提出“中分子量物质学说”后,为了提高对中、大分子量毒素物质的清除,出现了各种高分子膜,如丙烯腈(AN 69)膜,聚丙烯腈(PAN)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膜,聚乙烯乙烯醇(EVAL)膜,聚砜(PS)膜,聚酰胺(PA)膜及醋酸纤维  相似文献   

20.
贾云秀  王铁丹 《吉林医学》1992,13(5):290-290
<正> 中分子物质(MMS)早在1971年Babb等提出做为尿毒症中毒本源性物质已得到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对血浆MMS含量及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MMS除与尿毒症的关系外,还与肝硬化、肝昏迷、急性烧伤毒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关。但MMS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的报导尚少。为了探索外源性哮喘(变应性哮喘)患者血浆中MMS含量与其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我们从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