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15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按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不良反应、药品类型、给药途径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病例数为1.21∶1;诱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主要为抗菌药物和心脑血管用药,其中抗菌药物占35.03%,心脑血管用药占37.58%;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占91.08%。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做好药物不良反应宣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书芬  李震 《中国医药科学》2013,(2):151-152,154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所有门诊、住院患者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5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比例较高(24.76%),其次是头孢菌素类(23.81%);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胃肠道系统;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减少ADR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2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6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有11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的55.6%。结论:上报的ADR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谨慎用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2年某三甲医院收集并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信息,为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或减少以及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412例ADR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定性定量描述。结果 412例案例中,西药365例,中成药47例;男性151(36.65%)例,女性261(63.35%)例;报告类型为严重和新的不良反应分别是41和15例;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为抗感染以及抗肿瘤药;累及最多的器官是皮肤系统及其相关附件,共229例;51.46%和33.98%的ADR上报人为药师和医师。结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人群主要为中老年患者;建议医师遵循可口服则不注射的用药基本原则,输液时控制给药速度,密切关注用药者的反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医疗机构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医生和护士的上报意识,提高上报率。  相似文献   

5.
6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69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692例报告中涉及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分类,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92例ADR中涉及儿童(1~10岁)占21.68%(150/692),抗菌药物占80.35%(556/692),中成药占5.64%(39/69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占77.31%(535/6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49%(384/692。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季佳兴 《云南医药》2011,(2):243-245
目前,抗感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正确合理地应用抗感染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基本药物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上报的73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菌药物6大类15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比例最高,静脉给药方式为引发ADR的最主要途径,ADR临床表现多为各种皮疹、瘙痒、消化系统症状。结论基层医院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集的252例ADR报告。结果 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4.92%(214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2.70%(158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17%(134例)。结论上报的ADR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14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归纳总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结果 1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52.8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92.86%);头孢菌素类药物(30.00%)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25.00%);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1.43%),其次是消化系统(17.14%)及神经系统(12.86%)损害。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内蒙古中蒙医院2001-2005年间收集到的12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占53.9%);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5%);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1 12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分析,探讨我院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采用调查研究和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药物的种类、剂型与ADR的相关性,用药途径与ADR的发生频率,ADR发生的临床表现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 125例ADR中,女性620例,男性505例,女性高于男性;注射剂(92.27%)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数量最多(84.80%);发生的ADR累及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沈发英  尹寿祥 《安徽医药》2008,12(2):178-18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呈报的126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类别、累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ADR的产生主要与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广泛使用、静脉滴注,以及老年患者有关,ADR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ADR的重视,尤其是老年患者,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1月104例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原患疾病、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04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36名,女性68名,年龄在22012年11月104例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原患疾病、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04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36名,女性68名,年龄在280岁之间,平均48.18±18.92岁,有33例发生在1d内,有2例较重,其余较轻,但累及机体多个系统。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提高临床医师、药师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收集的2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频数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老年和婴幼儿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发人群,发生率占总人数的52.60%;静脉给药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7.04%;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52.9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道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1.38%和23.79%。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点关注老年及婴幼儿用药人群,合理使用药物,加强对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深入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上报的33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及其品种数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131个品种,发生人群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41.12%,以女性患者居多;静脉滴注给药占88.46%;涉及抗感染药物82例,占24.26%;中成药74例,占21.89%;单品种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多,共41例,占12.13%;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34.83%。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成药,加强对肠外营养药物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门诊和住院病房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上报的302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 302例ADR报告中,女性(54.6%)高于男性(45.4%)。抗感染药物ADR居多,占27.8%。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口服和静脉滴注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70.2%和24.8%。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1.6%)和消化系统(15.9%)。结论 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我院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912例ADR中,年龄大于60岁患者占31.91%,以抗菌药物诱发的ADR居多(32.02%),静脉滴注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74.12%),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18%),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55.92%)或者好转(42.76%)。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药品ADR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和反应,合理指导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上报的618例抗肿瘤药物ADR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1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为408例(66.02%),女性患者为210例(33.98%);40岁以上的有537例(86.89%),其中男性为296例,占该年龄段的49.53%,女性为241例,占该年龄段的44.87%,男性超过女性。细胞毒类药物ADR发生率占首位,占19.26%,ADR主要表现以消化道反应为主,骨髓抑制为辅。结论抗肿瘤药物ADR在静脉滴注中较多,且人群以40~60岁男性ADR居多。今后要高度重视40~60岁男性ADR,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3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我院近2年收集的304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97.04%);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58.8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2.52%,全身性损害占20.54%。结论医务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期更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0~2014年连续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采用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数量较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是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比例较低,抗感染药品的药品不良反应仍居首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提高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率;强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重视抗感染药品的不良反应;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