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肠黑变病的临床及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进  沈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3):170-171
在纤维结肠镜检查1533例中,发现结肠黑变病7例。该病主要因服用蒽类泻药等,使脾性粘膜固有层内出现大量含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粘膜色素沉着而呈黑褐色。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据认为与肿瘤及息肉伴发率高,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便秘10年余”入院,有长期服泻药史。入院后,行肠镜示“结肠粘膜有黑褐色色素沉着,提示结肠黑变病。”遂在气管内麻下行全结肠切除术。术中见结肠壁变薄,张力减低,结肠粘膜呈黑褐色。术后病理诊断:结肠黑变病。术后出现腹泻,排黄色水样便,10~15次/天,经中西医收敛止泻治疗后,症状渐改善,排黄色成形便,4~6次/天,住院30天,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排便基本正常,2~4次/天,生活质量较好。 讨论 结肠黑变病以结肠固有膜吞噬细胞内棕黄色色素沉着为特征,长期使用蒽醌类泻剂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和病理确诊为MC的17例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有便秘症状者16例,服泻药15例,病变累及全结肠9例,合并腺瘤性息肉3例,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合并直肠癌1例。结论MC主要与便秘和长期服泻药有关;年龄与MC发病密切相关;有恶变倾向,临床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赵幼安1徐彩珍2靳大川1(山东医科大学1附属医院内科2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以结肠固有膜内色素沉着为特征,国内报道较少。我院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例1女,57岁。习惯性便泌10余年...  相似文献   

6.
结肠黑变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 ,病因不清 ,以结肠固有层色素沉着为主要特征。近日 ,我院发现 1例 ,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 ,63岁 ,习惯性便秘 1 0多年 ,1 989年始感排便困难 ,有排便不尽 ,便次频繁 ,难以解出的情况 ;解出的大便颜色稍黄 ,量少不干 ,同时伴有腹胀、腹泻。服多种中药治疗 ,含大黄、番泻叶等成分的蒽醌类泻药经常服用 ,有两次服药期超过 3个月 ,但效果不佳。 1 998年初 ,外院拟诊“直肠套叠”行“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切除 ,直肠上结肠悬吊术”,术中未见肠粘膜黑变现象 ,术后症状无缓解 ,体重下降。 1 999年7月 9日转入…  相似文献   

7.
例1女,63岁。便秘15年。长期口服泻剂,大便每周一次。纤维结肠镜见直肠至盲肠粘膜下广泛变黑呈虎皮状。肠镜诊断:结肠黑变病。病理报告:结肠粘膜固有层中有大量黑色素沉着。诊断为结肠黑变病。  相似文献   

8.
结肠黑变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关航  贾秋红  陆兆炯 《海南医学》2005,16(3):53-53,36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相关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本组32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0例,60岁以上22例,60岁以下10例,29例有口服果导、番泻叶、大黄苏打、牛黄解毒片、排毒养颜胶囊等蒽醌类泻药史,以上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镜检查。结果 结肠镜显示肠粘膜呈棕色,黑褐色的色素沉着,色素可呈颗粒状,呈现虎斑样或呈条纹状类似于槟榔切面或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其中累及全结肠10例,累及降、横、升结肠17例,累及降、横结肠2例,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3例。单纯MC24例,MC合并结肠腺瘤性息肉5例,MC合并结肠癌3例。病理组织学均为肠粘膜固有膜内有大量密集或散在分布的巨噬细胞,胞浆内充满黑色颗粒。结论 结肠黑变病发生率有逐渐升高趋势,多发生于老年人便秘或长期滥用蒽醌类药物者。32例MC中合并结肠腺瘤性息肉5例,合并结肠癌3例,表明MC与息肉、肿瘤的发生存在某种内在关系。因此,应对便秘及经常服用蒽醌类泻药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在发现MC的同时,须警惕息肉和肿瘤的存在,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10.
结肠黑变病及其临床转归的探讨-附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 coli,MC)是指大肠粘膜色素沉着[1 ] ,引起非炎症性良性的病变 ,临床少见 ,国内报道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 ,应引起重视。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 997年 6月~ 2 0 0 1年 8月在 5 3 1 5例肠镜检查中 ,结合病理切片共查出 MC5 1例 ,检出率为 0 .95 %。5 1例中男 2 1例 ,女 3 0例 ,男女之比为0 .7∶ 1 ,年龄 2 1~ 93岁 ,平均 5 6岁 ,3 0岁以下 4例。 45例有 6个月~ 2 0年的便秘史 ,经常服用牛黄解毒片、蕃泻叶、大黄苏打片、麻仁丸、排毒养颜胶丸等导泻保健剂。有慢性腹泻史 4例 ,均有下腹胀痛粘液血便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黑变病是一种少见病’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结、直肠黑变病患者中大肠癌、息肉等发生率高,并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低钠、低钙及某段肠管的水肿性肠腔狭窄(假性肠腔狭窄),故有因水肿性肠腔狭窄而误行剖腹手术的报道。近年来国外对该病研究增多【川,但国内报道较少。现主要讨论结、直肠黑变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等。至临床表现多数结、直肠黑变病患者有腹部隐痛、腹胀、排粪困难,少部分患者有低钾、低钠、低钙、低镁、碱中毒或血浆醒固酮增高。钡灌肠可见结肠袋消失,右半结肠或回肠末…  相似文献   

12.
刘俊平 《新疆医学》2002,32(3):67-67
病例介绍例1:男性,56岁,团场干部,反复便秘多年,近1年加重,经常3~4天大便1次,且伴有腹痛。经中医治疗,自煎中药服用3个月后,大便每天1次,褐色成形,有时为轻度腹泻每天1~2次,无粘液、脓血,但仍有腹痛,为排除肿瘤性疾病而做结肠镜检查。肠镜检查:进镜120 cm至回盲部,回盲瓣呈花瓣状,开放佳,阑尾口半月状,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粘膜弥漫性分布褐色斑片状的色素沉着斑,粘膜菲薄,表面光滑,部分血管如蚯蚓状。直肠粘膜正常,肠蠕动  相似文献   

13.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可通过结肠镜检查进行诊断。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近5000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本病6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 肠 黑 变 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可逆性、非炎症性的肠病。以前国外报道较多。随着便秘发病率的增加和肠镜诊断水平的提高, MC的诊断率在国内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内自 1983年以来 18位作者报道的 MC患者共计 261例,其发生率约占同期肠镜检查的 0.06%~ 5.9%。本病以高龄男性多见,国内 261例患者中男性占 206例 (78.93% )、女性 55例 (21.07% ),年龄 >60岁 212例、 40~ 60岁者 30例、 60岁者有 13例。 1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国外在 1966年前就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现被多数作者所公认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16.
结肠黑变病24例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24例结肠黑变病(MC),对其病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进行MC的诊断。结果 24例MC中以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药者居多,也有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论 结肠黑变病与便秘、服用泻药及年龄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其与肿瘤、炎症性肠病之间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大肠黑变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黑变病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摄入不足,该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患者大肠粘膜的色素沉着可分为Ⅲ度:Ⅰ度浅褐色,类似豹皮;Ⅱ度暗黑褐色:Ⅲ度深黑褐色。组织学检查见粘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含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或散在的色素颗粒。电镜见巨噬细胞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胞质内含大量脂褐素,系次级溶酶体一类,形态及电子致密度不一。在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及肠壁神经丛的无髓神经纤维周围可见大量色素颗粒及巨噬细胞片断。患者多有腹痛、腹胀及排粪困难。并且结直肠黑变病患者大肠癌及息肉的发生率高,而息内及肿瘤无色素沉着。少数患者可出现低钾、低钙、低钠和假性肠狭窄而误行剖腹术。引起该病的病因与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有关。并且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等也是引起结、直肠黑变病的重要原因.祛除了致黑变病的因素.避免泻剂的长期滥用等,可使黑变病得以减轻甚至消逝,并有可能减少部分大肠新生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周旭军 《吉林医学》2014,(16):64-65
目的:研究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患者的性别、年龄特点、初步病因、发病特征以及与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MC确诊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是否合并便秘、泻药使用情况和种类等,同时收集MC患者性别、年龄、黑变部位、合并结肠息肉、癌变等资料,并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根据130例患者的病理学统计以及检查结果,统计显示便秘患者MC病变程度与服用泻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同时,MC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关联紧密。结论:结肠黑变病与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密切相关;MC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年龄特点,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时女性MC患者多于男性,MC息肉检出率高于非MC患者,但是MC并未增加结肠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