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门市是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063.7万m2,累计查出病入7753入。经过长期积极防治,于1990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现将血防监测实施《年来的结果分析如下。l方法和内容1.l钉螺监测1.1.l历史螺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按无螺年限划分为三类:普查对上年有螺村,用环境抽样加机械抽样法,全面普查历史螺区,每I000m’抽样不低于20框(每握O.tim’,下同)。b重点抽查对1年一5年来无螺村,用环境抽样法,对可疑环境和重点水系进行调查,每1000m’抽样不低于15框。轮换调查对5年以上无螺村,按水系划分为三大片,每年监测…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后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苏州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有 6个县(市、区 )、1 39个乡 (镇 )、2 32 7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4.1 3亿 m2 ,历史累计病人1 0 3万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晚血”) 2 5463人。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 ,至 1 995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 995~ 1 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方案1 .1 螺情监测 对 5年内查到钉螺的乡 (镇 ) ,在春季对 5年内有螺村进行普查 ,其余村查 1 /2的应查面积 ;对 5年以上未查到钉螺的乡 (镇 ) ,以村为单位查 1 /3的应查面积 ;对 2 0年未查到钉螺的…  相似文献   

3.
嘉兴市原属水网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所属7个县(市、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0100万m,历史累计病人127.3万人,晚血4.6万人,其中嘉善、嘉兴二县(区)曾是全国10个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于1995~1998年进行了监测。1监测内容和方法1.1螺情监测对3年内有螺的村,每年春季轮流普查1次;对3~9年无钉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3村或面积;对10年以上无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5村或面积。对未经彻底改造的钉螺孽生地、毗邻交界处、引进外来水生植物的地段、钉螺反复出现的环境进行…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消灭血吸虫病后远期监测试点研究实施方案》精神,我市于1992-1994年,在平原水网地区的西石桥镇进行了试点.1 内容1.l 螺情监测1.1.1设螺情监测点 根据历史螺情资料及近期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每年以村为单位设立5—10个流动点,每点50m~2左右,春季组织专业队采用全面细查方法查螺.定点依据:a目前尚未改变或部分改变的历史有螺环境;b有钉螺可能孽生的复杂环境;c有外来钉螺输入可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绩溪县原为山丘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40余年的综合防治,于1993年通过省组织的考核组考核,达到了部颁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巩固血防成果,于1994-1996年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与结果1螺情监测1.1以专业人员的主动监测为主,对连续无螺10年及10年以上的村,每隔4年作一次螺情调查,5年轮查一遍;连续无螺大于3年但不满10年的村,每隔2年作一次螺情调查,3车轮查一遍;近3年仍有钉螺分布的村,对其历史螺区每年普查一次。3年累计查螺20717017m2,查出有螺村5个,螺点5处,面积9979m2,其中4处螺点面积8064m2,是在4个无螺不满3年的…  相似文献   

6.
鄞县原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9个,流行村86个,属山丘型轻流行区。1956年首次发现钉螺,1972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末次查到钉螺为1983年,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开始监测工作。全县累计历史有螺点(条、块)1080个,有螺面积711863m~2。为掌握历史有螺环境的变动情况,我们于1989年9~11月,对全县的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制定历史有螺环境现状的三个标准: 1.1.1 未改变 指历史有螺环境虽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洱源县前甸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感染性钉螺分布状况,有效消灭感染性钉螺,减少人畜感染机会,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有关要求,我们于2005年6月对该村进行了全面的螺情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鹤庆县2006年钉螺和阳性钉螺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方法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村进行螺情监测,对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村进行全面螺情调查。结果全县流行区55个村(居)委会,开展查螺52个村,查出有螺村43个,查出螺点1565个,钉螺面积2181995 m^2,有螺面积率4.78%,有螺框出现率6.95%,活螺平均密度0.997只/框(每框=0.11m^2),活螺最高密度150只/框;阳性螺分布村9个,阳性螺村占有螺村20.93%,阳性螺点104个,阳性螺点占有螺点6.65%,阳性螺面积225631 m^2,阳性螺面积占钉螺面积10.34%,钉螺感染率1.15%,阳性螺平均密度0.008只/框。结论全县的钉螺和阳性螺在传播控制地区分布广泛,在传播阻断地区分布相对局限。今后应加大查灭螺力度,首先在全县消灭阳性钉螺,再消灭传播阻断地区的钉螺和压缩传播控制地区的钉螺。  相似文献   

9.
松江区属历史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 ,经过 3 0余年的积极防治 ,于 198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85年起血防工作进入巩固监测阶段。为实现全区 2 0 0 0年达到螺情基本见底的目标 ,按照上海市血防监测巩固工作“九五”规划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河大港钉螺监测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查螺 在新浜、五厍、叶榭 3个镇 8条大河大港 68块河滩开展全线查螺 ,选择低潮位查螺 ,以船查方式进行 ,发现有螺环境 ,采取系统抽样加环境抽查设框查螺。对查到钉螺的环境采土取样淘洗 ,镜检观察土层成螺、幼螺、螺卵。1.2 投放漂浮物诱螺 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太湖县于1985年11月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转入监测巩固阶段。1995年7月下旬,在该县徐桥镇的南庄村、桥东村和大石乡的双桥村粪检查出血吸虫病人,继之在附近发现了钉螺。县血防站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螺、病情调查。 调查内容及方法 1 查螺 按病人提供接触疫水的范围为线索,沿花凉亭水库的姑塘支渠,从上游至下游采用环境抽样法调查钉螺;并对该支渠的上游取长500m、渠底(干涸)及两侧以5m机械设框调查钉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钉螺自然感染率及感染性钉螺密度等。 2 查病 选择原流行村(南庄村)中的11个自然村及原非流行村(桥东村)中的5个自然村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在云南省高原平坝地区的防治效果。方法2006-2011年选择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孝廉村和康福村,实施健康教育、查治病、粪水管理、禁牧、查灭螺等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沟渠硬化、水产养殖等项目,实施环境改造消灭钉螺。结果2008年以来孝廉村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和病畜;2006年后康福村未发现血吸虫病人,2008年后未发现病畜。2011年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查出钉螺只数、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最高密度与2006年比较,孝廉村分别下降了69.99%、81.86%、88.86%、89.71%、57.95%;康福村分别下降了27.65%、1.11%、94.71%、92.16%、88.00%。2006、2007年阳性钉螺面积占有螺面积比例,孝廉村分别为68.91%、69.13%;康福村分别为61.73%、43.24%。2008年后2村均未发现阳性钉螺。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云南省高原平坝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秀山乡司马村属丘陵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30多年的防治,累计消灭钉螺784 601m~2,治病784人,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近年来由于该村出现晚期血吸虫病例,我们于1999年4月对该村的螺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法采用环境抽样法调查历史有螺环境以及毗邻地带。发现钉螺后,按不同环境类型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框距5米,用压碎法鉴定钉螺死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于1987年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在此基础上又经过近10年反复防治,使全省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现将1987-1995年螺情、病情消长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1987-1995年全省逐年疫情分析报告。1.2方法1.2.1查螺方法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螺范围:在近3年内查出钉螺的村,每年查一遍;在近4一6年查出钉螺的村,每3年查一遍;在7-9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4年查一遍;10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则每5年查一遍。1.2.2查治病采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皮内试验、COPT、IHA、ELISA等综合性查病方法。查病范…  相似文献   

15.
江阴市历史上系血吸虫病水网型流行区,全市有16个乡(镇)105个村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有螺面积203.4万m2,病人1.1万人。通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1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2年进入监测阶段。现将17年来的监测结果及有关对策报道如下。1螺情监测方法及结果1.1重点查螺对16个流行乡(镇)以轮变为主,每4年查1次,采用村自查、市专业队复查及联防互查等形式,对历史有螺环境、可疑复杂环境、县市交界地区进行查螺。1982~1998年共投入696141日,调查面积1748.6万m2,结果1991年在石庄镇大坎村查到…  相似文献   

16.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 ,辖 9个县 (市、区 ) ,其中天台、黄岩、临海 3个县 (市、区 )的 16个乡 (镇 ) 2 2 8个村流行血吸虫病 ,属山丘型轻、中度流行区。经过反复防治 ,于 1972年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1994年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995年起按《浙江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监测巩固技术方案 (试行 )》开展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螺情监测 以原流行乡 (镇 )为单位 ,组织查螺 ,每年春秋季 ,普查 1/3流行村或部分毗邻的非流行村的应查环境。方法为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 ,查到钉螺 ,扩大查螺范围 ,检查钉…  相似文献   

17.
百色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于平果、德保、靖西3个县18个乡(镇)71个行政村,疫区人口91564人,全地区历史有螺面积4436658m2,累计历史病人12520人,病牛155头。经过近30年的积极防治,平果县于1982年、德保和靖西县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尔后全面转入监测巩固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螺情监测血防监测巩固工作按照《广西消灭血吸虫病监测试行方案》要求实施,根据疫区县原来流行程度、螺区环境的复杂性、钉螺孳生环境改变情况及近年来发现残存钉螺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类排队,重点监测原有螺区比较复杂且尚未改造的钉螺孳生环境的地段,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辖团风、黄州、涕水、蕲春、武穴、黄梅等6个县(市、区),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疫区。建国后,通过积极防治,于1970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0年全市实现了无螺。但从1983年开始,烷外螺情逐年回升,为此,我们对1984年一1995年以来江洲滩钉螺增长和螺情变化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1螺情监测全市选择监测点29个,对境外江洲滩及烷内可疑环境进行螺情监测,每隔一年,由市里统一考核监测效果。2普查钉螺每年春、秋两季采取系统抽样方法,进行全面的螺情调查,确定钉螺面积,并将捕获的钉螺全部解…  相似文献   

20.
池州地区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之一,1998年发生了特大洪水,为确定洪水对螺情的影响,全区各县(市)对曾经报告消灭钉螺的历史有爆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部分地区有较大面积螺情回升,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普查灾区历史有螺环境均列为调查对象,由各县(市)组织自查,查螺方法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查螺要求进行,查螺结束后,对回升的有螺环境,由各县(市)按地区统一设计表册上报。1.2重点抽查范围以回升的有螺环境为单位,内陆和三滩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样,内陆抽查面积,为回升面积的15.0%,环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