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型克山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9-11月,依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在山东省克山病病区邹城市、泗水县、沂水县、五莲县、莒县和平邑县选择64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济南市地方病研究所选择3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克山病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未期内径、右室内径、主动脉内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左室重量[(35.38±6.89)、(61.57±8.61)、(45.39±10.29)、(17.22±3.79)、(28.69±2.81)、(38.00±6.05)、(42.68±8.65)mm、(283.22±103.12)g]均高于对照组[(26.70±3.27)、(45.41±4.93)、(26.91±4.35)、(13.76±2.27)、(24.09±2.89)、(31.50±3.32)、(35.82±3.14)mm、(156.03±39.86)g,t值分别为6.93、10.09、9.98、4.87、7.64、5.81、4.46、6.90,P均<0.05].克山病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49.25±14.33)%、(26.11±9.17)%]均低于对照组[(73.88±4.04)%、(42.88±3.62)%,t值分别为-9.79、-10.23,P均<0.05].95%(61/64)克山病患者室壁呈弥漫性运动减弱,5%(3/64)患者室壁节段性运动不良.克山病组二尖瓣返流检出率达75%(48/64),三尖瓣返流检出率达39%(26/64),对照组未发现有意义瓣膜返流.结论 慢型克山病房室腔径增大、心脏增重、室壁呈弥漫性运动减弱,并节段性运动不良,心功能降低,二尖瓣返流较三尖瓣严重.超声心动图对慢型克山病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评价慢型克山病左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山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心肌病 [1 ] ,经过多年的防治 ,目前急型克山病已很少见 ,临床上以慢型克山病(CKD)多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 CKD的心脏结构 ,评价左室功能 ,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CKD组 :CKD患者 13例 (男 5例 ,女 8例 ) ,年龄为 30~ 5 8岁 ,为1993— 1999年我所门诊及住院病人 ,诊断依据克山病的诊断标准 [4]其中心功能 级 3人 ,心功 级 6人 ,心功 级 4人。1.1.2 对照组 :为健康体检者 ,共 15人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40~ 6 0岁 …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克山病诊断》(WS/T 210-2011)为指南,对41例慢型克山病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与原有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比对,探讨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必要性,进一步丰富诊断内涵,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覆盖范围.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四川省"克山病病情调查"项目确诊的41例慢型克山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与X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慢型克山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0例慢型克山病人进行检查。结果:慢型克山病的超声特点是:(1)各心腔普遍增大,以左心腔为主;(2)室壁运动乐漫性减弱;(2)多瓣口返流;(4)心室收缩和舒适功能均降低。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简便,准确地为慢型克山病提高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慢型克山病诊断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型2-DE及多普勒超声对30例经临床确诊的慢型克山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克山病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下列特征性改变:1.各房室腔普遍扩大,并以左侧心腔为甚;2.室壁活动多呈弥漫性减弱(占93%);3.多瓣膜返流;4.收缩功能的各项参数指标明显降低,而舒张功能的指标在无MR病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从充盈期血流改变来看提示快速流入血流亦受阻,证明慢型克山病的心脏舒张功能亦异常。表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反映克山病患者心脏的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克山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黄陵县慢型克山病底数 ,探讨当前病情特点并做好防治工作 ,1997年 11月~ 1998年 6月 ,对该县 12个乡 (镇 )农业人口数及慢型克山病罹病现状进行了调查 ,对 3 9例慢型病例进行了简要分析。1 材料与方法 1997年 11月 ,西安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室对各乡镇医院防疫和内科医师及县医院、防疫站、县卫校部分医师共 3 2人举办了克山病训练班。由县医院、防疫站、县卫校抽调 4名医师组成技术指导组 ,对各乡镇医院调查出的克山病可疑病例通过听诊、心电图、X线胸透进行初步筛查。西安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室对历年长期动态观察的潜在型和慢… 相似文献
7.
604例慢型克山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型克山病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604例慢型克山病描记12导联心电图, 从异位心律、传导阻滞、房室肥大、心肌损伤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282例Χ线胸部摄片检查.结果慢型克山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增大,以中、重度增大多见,依次为44.7%,51%.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1%, 90.4%, 异常心电图中以ST-T改变、左室肥大、室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检出率依次为15.2%, 10.4%, 9.11%, 5.63%.结论慢型克山病患者均有心脏增大,90.4%的患者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已无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急性发作新病例出现[1 ] 。现将我们在全国克山病重点监测地区陕西省黄龙县克山病普查中发现的 3 3例慢性克山病患者的心电图整理分析。结合文献评价心电图在慢型克山病普查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 本组 3 3例均生活在克山病重点监测地区黄龙县农村 ,其中男 11例 ,女 2 2例 ,年龄 45 .5 (3 0~ 65 )岁。 3 3例均发病隐匿 ,缓慢加重。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 级1例 , 级 2 5例 , 级 7例 ,胸部 X线检查 ,心胸比例 5 4%~71% ,平均 62 .3 %。超声心动图检查 3 3例均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 :心脏四腔均增大而… 相似文献
10.
11.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慢型克山病与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0名慢型克山病(KD)患者,16名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以及20名正常人从心脏学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脏功能三个方面进行鉴别诊断探讨。结果表明:(1)KD组心脏均呈普大型,室壁活动多呈弥漫性减弱;ICM组心脏亦均扩大,但程度轻于KD组,多呈现为节段性室壁活动障碍。(2)KD组瓣膜返流发生率较ICM组高,返流程度较ICM组严重。(3)两组收缩与舒张功能均降低。(4)存在MR的病人不能单凭二尖瓣血流变化作为评价舒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当前克山病病情及流行特点。方法病例分析。结果统计分析2007~2012年5年间在门诊就医的106例慢型克山病(下称慢克)的病情,占门诊就医量的1.13%,以2009年慢克病情最重,占当年门诊量的1.40%。慢克男43人,女63人,心功能Ⅱ级占25.5%,Ⅲ级占46.2%,Ⅳ级占28.3%;年龄最小的自然慢克为13岁,病程1年,年龄最大的为42岁。共有37例病情重的慢克住院治疗,临床治愈33例,死亡4例。结论与历史相比,呼伦贝尔盟克山病病情已明显减轻,慢克病人的存活期明显延长;但是,在病区每年都有新发的潜、慢克患者,并在局部地区有自然慢克多发的现象,而且,患病的形式更加隐匿,临床表现也不典型,所以,今后应努力提高克山病的正确诊断率,防止漏诊、误诊。加强对局部自然慢克好发区病情的剖析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袁德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9,8(1):35-38
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56名各型克山病儿童和24名健康儿童的快速、缓慢和房性充盈期标准化左室后壁运动速度(R/ef/RFD,S/fa/SFD 和 A/ab/EDD)与标准化容积增加速度(RFV/ef/EDV,SFV/fa/EDV 和 AFV/ab/EDV)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结果是:各型克山病儿童的上述六项指标均较健康儿童显著降低,而各型克山病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各型克山病儿童的左室舒张功能均可发生异常。根据“标准化速度”的概念而设计的上述6项指标,似可作为评价克山病各充盈左室功能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慢型克山病(以下简称慢克)是严重危害农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些年来,急、亚急型克山病的患病率显著下降,而慢克患病率虽已减少,但仍不断发生,目前对其治疗效果仍未明显改善。晚期病人常因顽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各种并发症致使病情加重,造成死亡。现将我所1956至1983年经尸检的74例慢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慢型克山病是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基本临床表现的心肌病 ,中、晚期多表现为全心衰竭。 B超检查可见肝肿大、肝静脉淤血、下腔静脉增宽等征象。本资料选择用 B型超声测量慢型克山病下腔静脉的内径 ,探讨其在慢型克山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实用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自 1987— 1999年共收治慢型克山病 47例 ,男 2 5例 ,女 2 2例 ,年龄 38~ 75岁。其中心功能 级 (慢 组 ) 15例 ;心功能 级 (慢 组 ) 17例 ;心功能 级 (慢 组 ) 15例。健康人 (对照组 ) 4 0例 ,男、女各 2 0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年龄 2 8~ 73岁 ,克山病组与对照组年龄… 相似文献
16.
慢型克山病治疗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克山病专业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2):211-213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根据起病急缓、心功能状态分为急型、亚急型、慢型及潜在型克山病,并将慢型克山病心功能Ⅱ、Ⅲ、Ⅳ级简称为慢Ⅱ、Ⅲ、Ⅳ。随着克山病发病谱的变化,慢型已成为防治的重点。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克山病治疗原则》卫生行业标准,对于指导克山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山病考核达标后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病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我省重病区富县、旬邑县;中等病区永寿县、凤县;轻病区耀州区、陇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区)抽取能代表该县基本病情的重发病村和历史病情相对较轻或非发病村各一个村,进行临床、心电图检查,慢型及疑似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m距离X线胸片;并采集克山病人及健康人群粮、发、血样进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病区居民经济收入及膳食构成;调查点所在县克山病发病线索调查等项目。结果6县(区)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131例,检出率2.30%,慢型克山病8例,检出率0.14%。粮、发、血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硒水平已接近非病区居民硒水平。结论目前,陕西省克山病病区病情呈低发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当前克山病流行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为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分析了1993年至1997年5年间住院治疗的56例慢型克山病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物理及器械检查结果,并与80年代以前的病情做了比较。结果克山病的发病年龄推后,多以自然慢克的形式出现,1997年是住院慢克最多的一年。结论病区每年均有新发的潜在型克山病和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生,而且,发病的形式已不同于历史了 相似文献
20.
自幼患亚急型克山病,经及时治疗后,心功恢复正常,这类患者被视为不稳定潜在型克山病(简称不稳潜)。不稳潜患者的远期预后如何?目前对这一问题缺乏研究,本文对77例不稳潜转为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及病理生理分析,希望对不稳潜患者的管理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一、对象 77例患者系1981年1月~1989年7月收治的慢克患者,均来自克山病病区,有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