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耐炎  周绍贤 《广西医学》1998,20(4):565-566
本文分析三种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其中单纯改良Heller术16例,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术3例,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例,20例经随访6个月至17年,总有效率100%,发生返流性食管炎9例,占45%,术后切穿粘膜5例,占25%,本文对改Heller术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是否需要附加抗反流术,切穿食管粘膜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食管肌层切开加贲门BeLsey形成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病人26例,男8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2;年龄32~70岁,平均48岁;病史3~40年,平均12年。主要症状以吞咽困难为主,同时伴呕吐者21例,伴反酸者6例,吞咽困难呈间断性,且与食物温度,病人情绪有关。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后确诊。病变程度:1级15例,2级7例,3级4例。其中合并肺炎者2例。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在1984年-1993年间采用经胸食管资门肌层切开加胃底悬吊覆盖法治疗15例。术后随访8个月-6年,进食正常,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及梗阻,体重增加,上消化道造影未见反流.特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8例,女7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23岁。病史最长20年,最短6个月。2.症状:15例均有明显的进食受阻,5例伴呕吐,与精神因素有关6例,所有患者发病后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X线食管钡剂检查,均有明显的食管扩张,直径最大者5.scm,责门部呈鼠尾状改变13例;责门狭窄及钡剂充盈…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又名贲门痉挛,为最常见的食管功能紊乱,病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有如下原因:(1)脑干迷走神经背运动神经核的细胞数量与结构异常;(2)食管迷走神经分支受损,食管壁内神经丛细胞变性、缺少、消失,胆碱功能减退,使食管壁蠕动和张力消失,吞咽时LES松弛障碍,食管中下段缺乏推进性蠕动,静息时LES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85年6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52例,均行食管贲门肌层切开术(Heller手术),其中经胸手术50例,经腹手术2例。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采用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或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例.经随诊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胸外科自1964年~1986年1月共收治儿童贲门失弛缓症1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岁~14岁。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7个月。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开始为间歇性,后为持续性,6例有呕吐,呕吐物为当日或隔  相似文献   

8.
1980年—1988年经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0例,男4例,女6例。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13岁。单纯行Heller's手术2例,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例;其余8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在Heller's手术(贲门肌层切开)的基础上附加幽门成形,术后吞咽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8年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认为幽门成形术作为抗反流措施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以术前辅助检查为依据,23例患者中经腹行手术治疗共16例,经胸行手术治疗共7例。其中共有8例行DOR术式,3例行幽门成形术。术后禁食为1~5d,全组病例随访3个月~10年。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均改善,3例单纯行肥厚肌层切开术患者出现食管反流,1例经胸行手术治疗患者出现膈疝。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须行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术式的选择以术前辅助检查为依据。经腹手术损伤小,术后肺部并发症少、恢复快,避免术后肌纤维瘢痕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DOR术式能有效预防反流的发生,术后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的目标为采用各种治疗方式,不同程度地解除LES松弛功能障碍,从而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纠正营养状态和防治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下扩张术、LES肉毒素注射和肌切开术.目前以内镜下扩张术和肌切开术较为肯定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以解除括约肌痉挛、缓解症状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市于洪区医院内科(110141)姜若兰孙鲁梅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指下食管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失调,导致食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出现吞咽困难、返食、胸...  相似文献   

13.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红梅  谢鹏雁 《中国医刊》2003,38(10):17-18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目的是降低LES压力 ,缓解吞咽困难和预防不可逆的食管损伤。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气囊扩张和外科手术。2 0 0 1年美国学者Richter比较了贲门失弛缓症的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费用 ,推荐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经济实用方案 :适宜行手术的有症状患者可根据医师的建议和经验 ,选择分级气囊扩张或腹腔镜Heller术 ;气囊扩张治疗无效者应行肌切开术 ;对于不宜行手术者 ,开始可注射肉毒毒素 ,无效者用硝苯地平和硝酸异山梨酯可能有效 ;巨食管 (乙状食管 ,直径大于 8cm)或LES压力低而有持续症状的患者可…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晓玮  谢鹏雁 《中国医刊》2003,38(10):15-16
贲门失弛缓症 (achalasia)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引起的动力障碍疾病。本病的发病率约为 1 .0 /1 0万 ,占食管疾病的 4%~ 7% ,发病年龄为 1 3~ 77岁 ,其中 2 0~ 50岁占 77.5%。国内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80年代同济医科大学曾报道本病占该院食管疾病的 6.56%。1 临床特征1 .1 吞咽困难和反食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和反食。吞咽困难占 80 %~ 95 %以上 ,症状多呈间歇性发作 ,因情绪激动、忧虑、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初起时轻时重 ,干食吞咽后出现胸…  相似文献   

15.
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术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方法 外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2例,其中改良Helle,手术12例,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4例,Heller手术加转移膈肌瓣手术4例,胸腔镜手术1例,食管胃弓上吻合1例。结果 随访1个月至8年,疗效满意,5例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结论 附加抗反流术式疗效确切,转移膈肌瓣手术优于胃底折叠术。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荐,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6.
赵作成 《医学综述》2013,19(13):2403-2405
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食管运动功能失调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食管体部蠕动障碍和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障碍。该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症状是在进食液体食物或固体食物时出现胃食管反流和吞咽困难。该病在目前尚无法治愈,治疗目的仅是改善食管排空、防止食管扩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球囊扩张和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针对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均行经中上腹部正中切口食管下段前壁肌层切开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结果:症状完全缓解18例,明显好转2例.结论:经腹入路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老年体弱病人经腹途径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方法:外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2例,其中改良Heller手术12例,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4例,Heller手术加转移膈肌瓣手术4例,胸腔镜手术1例,食管胃弓上吻合1例;结果:随访1月至8年,疗效满意,5例有返流性食管炎的症状;结论:作者认为附加抗返流术式疗效确切,转移膈肌瓣手术优于胃底折叠术,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荐,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食管扩张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内镜或X线图像监视下,用探条或气囊/水囊对15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扩张治疗后症状均获显著改善,能进普食或半流质饮食,近期有效率达100%。结论贲门失弛缓症的食管扩张术以其微创、痛苦小、见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廉而优于外科手术,可适合于各级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食管扩张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内镜或X线图像监视下,用探条或气囊,水囊对15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扩张治疗后症状均获显著改善,能进普食或半流质饮食,近期有效率达100%。结论贲门失弛缓症的食管扩张术以其微创、痛苦小、见效陕、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廉而优于外科手术,可适合于各级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