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错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术肿瘤化疗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为6.25%,对照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为1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有助于减少置管并发症,并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规范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采用传统 PICC 穿刺方法置管病人457例为对照组,2013年4月—2014年4月经 B 超引导下行肘上静脉 PICC 穿刺置管病人67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 PICC 穿刺和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通过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成员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与规范化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PICC 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进行规范化维护管理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从建立 PICC 管理小组、制订管理规范、加强技能培训、细化管理流程、加强监督考核等措施着手,将两个年度的 PICC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更换导管数、病人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进行 PICC 置管规范化维护管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PICC 置管后进行规范化维护管理,能显著提高成功率和使用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英芳  赵洪俊  杨荣雪 《护理研究》2012,26(22):2058-2059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用间歇期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门诊行PICC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62例次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在门诊行PICC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44例次为集束化组。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集束化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方法应用于门诊PICC间歇期导管维护,规范了PICC导管维护流程,减少了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老年脑血管病病人中应用的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对老年病人治疗的最安全途径.[方法]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共364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PICC 157例、锁骨下静脉置管98例和股静脉置管109例,分别比较安全性、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3种不同途径穿刺成功率结果比较,股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穿刺成功率(P<0.05);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经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于老年脑血管病病人各有所长,老年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易出现穿刺并发症,股静脉穿刺置管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虽然存在置管期间并发症,但置管操作过程最安全,留置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9.
邵春燕 《全科护理》2013,(25):2366-236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43例行PICC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出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PICC置管病人焦虑、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付本翠  张健  曹茂秋  王静  吴瑞 《全科护理》2016,(18):1843-1845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维护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放疗病区行PICC和CVC置管的3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放疗病区行PICC和CVC的462例病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后维护法,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置管后维护,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管道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栓、堵管、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内静脉CVC和PICC平均留置时间均短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进后的PICC和CVC置管维护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适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