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等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总的1年生存率为73.7%(115/156),3年生存率为47.4%(74/156),5年生存率为42.3%(66/15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Borrmann大体分型、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根治度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吐因素。结论胃癌的Borrmann大体分型、病理类型、TNM分期是影响其术后生存的生物学因素,手术是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初诊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确定初诊时胃癌中医辨证分型是否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①选择2000-01/2001-12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初诊胃腺癌患者79例,男48例,女31例。均自愿接受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西医治疗。生存期:≥3年者为30例,〈3年者为49例。胃癌中医辨证分型:脾胃气虚17例,气阴两虚10例,痰瘀互阻19例,虚实夹杂33例。治疗方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51例,单纯西医治疗27例。②胃癌中医分型与TNM分期之问的相关性分析用Kendall等级相关。预后因素统计学处理:各因素组问生存期差别,用单因素分析,随具体情况分别选用卡方检验或蒙特卡罗精确概率法。在单因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用逐步前进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胃腺癌患者7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胃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无关(Kendall’s tau_b为0.089,P=0.395)。(参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不同性别、年龄、胃癌分型患者3年生存期差异明显(x^2=5.133,9.642,16.201,P〈0.05-0.01)。不同的治疗方式、TNM分期、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病理类型、大体分型患者的3年生存期差异不明显(P〉0.05)。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不同的胃癌分型、TNM分期、治疗方式与3年生存期显著相关。在胃癌中医分型中,虚实夹杂型与脾胃气虚、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型患者3年生存期差异明显(OR=5A22,95%CI:1.455~20.204,P=0.012;OR=11.681。95%CI:1.459~93.526,P=0.02l:OR=16.387,95%CI=2.639-101.769,P=0.003),但脾胃气虚、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型患者间差异不明显。TNM2期与3期3年生存期差异不明显(P〉0.05)。TNM2期与1期患者3年生存期差异明显(OR=16.211,95%CI:1.636-160.594,P=0.017);TNM4期与3期患者3年生存期差异明显(OR=23.756.95%CI:2,9-194.624,P=0.003)。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OR=5A22,95%CI:1.455-20.204,P-0.012)。④预测准确率引入变量前为62%,引入变量后预测准确率上升到82.3%。结论:①性别、年龄、胃癌分型可影响胃癌患者3年生存期。②胃癌中医分型可能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胃癌中医分型为虚实夹杂型以及高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的不良因素。(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胃癌如何合理实施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病例的胃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除。方法 对46例胃癌施行根治术(D1~D3)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了清除术。分析不同部位(区域)有不同病期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与根治术的预后关系。结果 对46根治术后(D1~D3)5年生存率41.1%(20/46),其中Ⅰ期62.5%(5/8),Ⅱ期为58.3%(7/12),Ⅲ期为41.1%(7/17),淋巴结侵犯程度与根治术5年生存关系:无淋巴结转移为69.2%(9/13),有淋巴结转移者为36.3%(12/33),在转移病例中第一、二、三站淋巴结转移病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4/6)、50.0%(7/14)、38.4%(5/13)。区域淋巴结清除范围与预后关系中施行D2和扩大D2及D3术式5年生存期分别为55.17%(6/29)、29.41%(5/17)。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施行包括第一、二站及部门第三(N3)站淋巴结的清除。D2或D3术式有助于提高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胃癌术后复发原因是除术前有血性转移外,术中对淋巴结的清扫不够彻底及胃侵犯的组织切除范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弥漫浸润胃癌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3例弥漫浸润型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浸润型胃癌症状隐匿,胃镜确诊率为76.5%,胃肠钡餐确诊率为94.4%,术中见腹水及腹膜转移率为34.8%,浆膜侵透率为87.0%,(21/23),本组根治切除率为39.1%,姑息切除率为47.8%,根治切除者9例中5例生存期超过1年,另有2例超过3年,结论:弥漫浸润型胃癌恶性度,高梁这润范围大,预后差,胃肠钡餐检查比胃镜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治疗上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腹腔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1月间行胃癌手术治疗的年龄≤45岁的青年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以腹上区疼痛不适最常见,占72.1%,男女之比为1∶1.66,肿瘤部位以胃窦部常见,肿瘤分期Ⅲ~Ⅳ期120例,占88.2%;患者原发灶穿透浆膜(T3-4)114例,占全组的83.8%;Borrmann分型以浸润型(Ⅲ型+Ⅳ型)为主,共110例,占80.9%;全组平均生存期为28.81个月,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3%,25.7%和20.5%。结论:青年胃癌以女性和弥漫型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分期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TNM分期、手术性质及术后辅助化疗是评价其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比较采取不同肿瘤分期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对143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简单TNM分期及具体TNM分期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N分期)、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TNM分期与胃癌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采用TNM分期来表示肿瘤分期,简单TNM分期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而采用具体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具体TNM分期是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治疗前贫血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的住院胃癌患者资料,比较有贫血组在年龄、性别、胃基础疾病、TNM分期和病理组织类型与无贫血组的差异。结果342例胃癌患者确诊时有贫血者191例,占56.1%(191/342),其中NCIⅠ级83例(43.5%),Ⅱ级66例(34.6%),Ⅲ级24例(12.6%),Ⅳ级18例(9.4%)。贫血组与无贫血组在有无骨髓转移、TNM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有骨髓转移、较晚的TNM分期和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差者易发生贫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后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2.8,n=165)和高NLR组(≥2.8,n=6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高NLR组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清蛋白低(P0.05)。高NLR组1年、2年及5年OS低于低NLR组(75.8%、60.6%、48.5%vs 87.9%、77.6%、61.2%,P=0.039);高NLR组中位DFS短于低NLR组(16个月vs 49个月,P=0.000)。Cox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年龄大、低清蛋白是影响OS及D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TNM分期、NLR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P=0.024)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OS的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内镜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9例经胃镜活检修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EUS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0.3%,其中T181.8%,T270.4%,T388.9%,T471.4%。EUS鉴别粘膜和粘膜下癌的准确率为63.6%,而对粘膜和粘膜下癌的阳性预到值分别达90%和70.6%。EUS对胃癌淋巴结状况的判断准确率为81%,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和89.5%。而EUS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仅65.1%,其中N089.5%,N159.4%,N232.4%。EUS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5.4%和100.0%。EUS对胃癌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仅58.6%,而对Ia/Ib、Ⅱ/Ⅲa、Ⅲb/Ⅳ的总体判断准确率、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76.7%、5.3%和18%。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为更新确的判断TNM分期,EUS必需联合螺旋CT、腹腔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死亡率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1/5强。国内文献报道,胃癌患者存活5年以上者仅14.0%,Ⅳ期胃癌5年生存率1.8%[1]。胃癌有广泛转移者预后更差,多在较短时间内死亡。我院收治1例胃癌术后广泛转移生存10年以上患者,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病历简介女,43岁。自1984年以来,上腹规律性饥饿疼痛,服药效果不佳。1985年上消化道造影诊断溃疡病;1987年胃镜检查诊断胃窦部溃疡恶变。1987年6月行胃癌根治术(R2),术后病理结果;胃低分化腺癌,侵及全层,第3、4、5、6组淋巴结转移。术后口服前氟陡片0.29,3/…  相似文献   

11.
对67例胃癌患者做了术前B超检查,并与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进行对照.本组中胃镜诊断正确61例(91.0%),钡餐诊断正确59例(88.06%),B超诊断正确62例(92.54%),三种方法结合准确率达97.01%.结果表明:B超作为胃镜和钡餐的辅助和补充手段,能弥补二者的不足,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对于估计手术可切除性,制定手术方案,以及评估预后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HPV感染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3、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96例胃癌和癌前病变及腺癌组织中HPV-1/18DNA、P53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HPV-16亚型和18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4.38%和8.33%;P53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88%和43.75%.HPV-16亚型、P53和p16蛋白在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腺癌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HPV-16和P16蛋白、P53蛋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PV-16亚型感染、P53及p16蛋白的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呈正相关,p16蛋白的低表达率是肿瘤预后差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30例正常人,动态测定了110例食管、贲门癌和75例非癌胸疾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发现:食管、贲门癌病人CEA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病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等,有密切关系。本实验证明:食管、贲门癌病人切除肿瘤后,血清CEA从术后7天起逐渐降低,术后14天可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术后14天CEA能达正常者,提示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良。术后发生肿瘤转移时,血清CEA较术前成倍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层粘连蛋白受体(laminin receptor,laminin-R)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82例胃腺癌组织中MMP-2和laminin-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MMP-2和laminin-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和52.44%;MMP-2和laminin-R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分级均不相关(P0.05);MMP-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相关(P0.01,P0.01);laminin-R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1,P0.05,P0.01);MMP-2和laminin-R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2)。结论胃癌组织中MMP-2与laminin-R表达参与胃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5.
胰头癌与壶腹癌的超声鉴别诊断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头癌与壶腹癌的不同声像特征以提高二者的超声鉴别诊断率。方法 :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9例胰头癌与 42例壶腹癌声像图进行对比 ,行 2组肿瘤的超声测量最大径、胆总管下段肿瘤突入率与手术切除率比较。结果 :胰头癌肿瘤最大径 >3.0 cm的占 82 .0 5% (32 / 39) ,而壶腹癌肿瘤最大径≤ 3.0 cm的占80 .95% (34/ 4 2 ) ;胰头癌组胆总管下段实体突入率为 1 7.95% (7/ 39) ,而壶腹癌组为 66.67% (2 8/ 4 2 ) ;2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1 7.95% (7/ 39)与 78.57% (33/ 4 2 ) ;二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 P<0 .0 1 )。结论 :研究胰头癌与壶腹癌的声像特点能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率 ,对患者术前制定手术方案与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胃腺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36例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形态特征及病理特征。结果:根据形态病理特征,提出胃腺瘤癌变的判定标准。结论:胃腺瘤癌变率高,内镜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5月185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7例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4例经胸腔内注射红霉素,治愈11例,手术治疗6例,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胸腔引流量每日不多于1500ml,可试用红霉素胸腔内注入,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的诊治迄今无重大突破,其早诊率低、切除率低、存活率低,而发病率却呈增高趋势。胰体尾癌较胰头癌诊治更难。本文通过对我院26年65例胰体尾癌的回顾,复习文献,进而对本病的误诊原因、提高早诊率的途径、胰体尾癌切除手术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556例胰腺癌外科治疗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总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收治的556例胰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情况,探讨如何逐步提高胰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普外科收治的胰腺恶性肿瘤556例,其中胰头癌.403例,胰体尾部癌153例,将本组病例分成1990年1月~1995年12月及1996年1月~2000年12月两个阶段来对比分析。结果:行手术治疗367例,胰头癌与胰体尾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14.6%与14.4%,总手术切除率为14.6%。根治性手术死亡率分别为5%与4.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与22.7%。根治性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胰瘘、胆瘘、出血、腹腔积液、感染、吻合口梗阻等。90年代后期,胰头癌组在手术切除率有了提高。同时根治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也降低。胰体尾部癌组,手术切除率虽无提高,但根治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均较前阶段明显降低。结论: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长期生存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建立一支专业手术组医师梯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