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行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的28例术前诊断为成人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5~185(165±12)min,术中出血量50~250 ml,无一例术中输血.术后病理诊断示:19例符合HD,9例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术后直肠肌鞘感染2例,肛门口轻度污粪3例,平均住院时间(17.5±1.0)d.术后随访无排粪失禁及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H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31例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患儿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作者改进这种技术,在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左半结肠或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 结果 本组3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16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15例次全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7 ±13) min,切除肠段35 ~ 80 cm,术中估计出血5~20 ml,1例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随访无吻合口狭窄和便秘复发,仅1例出现小肠结肠炎.结论 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同类性疾病安全、有效,手术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巨结肠术后排便及其它并发症情况。方法:自2001年9月~2003年9月对24例年龄20天~6个月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肛门Soave根治术,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粘连性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等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并发症有小肠结肠炎5例(21.8%),便秘1例(4%),污粪2例(8%)。结论:经肛门Soave根治术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术治疗小儿结肠冗长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0年应用腹腔镜辅助 Soave术治疗106例结肠冗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8例发生小肠结肠炎,5例肛门污粪,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6 ~65个月,疗效满意,随患儿年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远期大...  相似文献   

5.
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肛门改良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效果。方法 17例经组织学确诊为短段型及部分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1cm、直肠前壁齿状线上2~3 cm呈斜面切开直肠黏膜,向近端游离直肠黏膜管进入腹腔,切除腹膜外直肠肌鞘达肛提肌水平,残留肌鞘后壁做“V”形切除,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行吻合。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45)min,术中平均出血(45±35)ml, 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未发现小肠结肠炎、吻合口漏、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 3年,所有患儿排便成形,无便秘、无污粪。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术后10例出现吻合口裂开, 2例经保守治疗获愈, 另外8例行免造瘘一期缝合术。术中清除直肠周围脓肿, 腹腔镜下腹腔及直肠周围彻底冲洗, 松解腹腔粘连, 切除吻合口缘坏死组织后, 用4号可吸收线一期缝合裂口, 在直肠后及腹腔置管引流。10例吻合口裂开患儿的平均年龄为42.4个月, 大于无吻合口渗漏患儿的20.6个月。直肠检查示:吻合口裂开位于5点4例, 6点3例, 7点1例, 0点2例, 其中8例并发腹膜炎。平均术后(8.8±4.3)d行吻合口缝合, 一期缝合8例均未行回肠造口术。缝合后3~5 d停腹腔及直肠后引流。8例均经一期缝合后治愈。术后3周开始扩肛4~6个月。随访时间6~68个月, 患儿每日排便2~3次, 无污粪。彻底冲洗腹腔及直肠周围间隙, 行免造瘘一期缝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Soave术后吻合口裂开是一个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部小切口在婴儿长段型巨结肠根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颜性分析我院行脐部小切口辅助Soave手术治疗患儿长段型巨结肠11例。结果:切除结肠长度30—50cm,平均37。6cm;术中失血5—20mL,平均8mL;手术时间90—140min,平均110.5min。术后3例出现肛周轻度糜烂,无直肠回缩、吻合口瘘,脐部切口无感染、裂开,肠蠕动恢复时间16~24h,平均18.7h,术后7—14d出院。全部病例随访3.5—12个月,每日排便3—7次,其中轻度污粪1例,小肠结肠炎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肛门狭5窄及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婴儿长段型巨结肠根治术单纯性肛门拖出结肠困难,可辅加脐部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症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术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腹内不断结肠经直肠内套出结肠,直肠肛管纵切,结肠直肠前高后低心形吻合不用夹具的手术方法。患儿平均住院30d,吻合口狭窄1例,1月后作狭窄部切开;1例发生尿潴留,3个月后恢复,2例肛门污粪,全组钡灌肠复查结肠无狭窄及扩张,肛门排便功能正常,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症,不造成腹腔感染,不用夹具,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访调查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2月行改良Soave根治术87例,年龄为17d至5岁。术后定期随访49例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38·4个月。评价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有无污粪及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的临床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38例,良(4~3分)9例,劣(2~0分)2例,3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3例患儿曾患小肠结肠炎。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腹腔镜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的初步经验。方法 应用腹腔镜行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患儿10例,手术年龄13~70天。体重2.5~4.2公斤。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腹,腹部置3个套管至腹腔。在腹腔镜直视下分离病变的乙状结肠及近端直肠系膜至盆底。手术转至会阴部,牵引线牵开肛门,于齿状线上1cm环行切开直肠粘膜,下拖并向上分离直肠粘膜约4~5cm约达腹内直肠游离处,肛门处环行切开翻转脱出直肠肌鞘,将病变肠段经直肠肌鞘内拖出肛门切除,近端结肠切缘与直肠粘膜齿状线上切缘吻合。另选10例应用消化道吻合器常规开腹行改良Ikeda根治术的年龄匹配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与腹腔镜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别。腹腔镜组较对照组术后禁食时间短,开始进食时间早(1:4.5天)。应用抗生素时间及输液时间均短(分别为3:5天;3.5:6.3天)。平均术后出院时间:腹腔镜组为7.3天,对照组为10.6天。结论 腹腔镜Soave根治术较常规开腹根治术手术打击小,术后患儿恢复快。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采用此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也是可推荐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Soave术吻合器吻合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477医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Soave术经肛门直肠黏膜与近端肠管端端吻合器吻合治疗的26例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Soave术吻合器吻合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吻合口漏、直肠肌鞘感染及小肠结肠炎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分别于经口服收敛药物后15d及30d恢复正常。轻度污粪1例。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32个月,无排粪失禁及便秘发生。结论改良Soave术吻合器吻合,治疗年长儿童及成人H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传统经腹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经临床症状、钡剂灌肠、术后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1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腹腔镜Soave术(A组),49例行传统经腹Soave术(B组)。结果:A组中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平均(10.2±2.6)ml,术后平均住院(8.2±1.4)d,术后发生便秘1例、大便失禁1例、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2例(Hirschsprung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肠梗阻1例,无切口感染及肛门狭窄。B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5.1±3.4)ml,术后平均住院(12.8±2.7)d,术后发生便秘3例、肛门狭窄2例、大便失禁2例、HAEC 5例、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4例。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术具有患儿创伤小、康复快、术后进食早、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一定优越性,适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对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2003-2012年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予以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按简单单双号法将患儿分为部分切除组(77例)和单纯切开组(76例),分别于术中进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或仅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排粪控制功能的差异。结果部分切除组患儿较单纯切开组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1.3%(1/77)比11.8%(9/76),P〈0.05]、小肠结肠炎[2.6%(2/77)比13.2%(10/76),P〈0.05]、吻合口狭窄[3.9%(3/77)比22.4%(17/76),P〈0.01]及腹胀[10.4%(8/77)比25.0%(19/76),P〈0.05]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术后1年排粪控制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lly评分:5.1±0.5比5.2±0.6,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相比,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能明显降低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腹胀、吻合口狭窄和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术后远期排粪控制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小儿结肠脾曲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2年为52例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的临床资料。患儿均以反复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钡剂灌肠检查脾曲较肝曲升高>1.52012年为52例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的临床资料。患儿均以反复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钡剂灌肠检查脾曲较肝曲升高>1.52.0椎体,脾曲夹角<45度,横结肠扩张,降结肠冗长。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02.0椎体,脾曲夹角<45度,横结肠扩张,降结肠冗长。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095 min,平均(88±5.32)min;术中出血量295 min,平均(88±5.32)min;术中出血量25 ml,平均(3±0.78)ml;切除肠管225 ml,平均(3±0.78)ml;切除肠管2242 cm,平均(36±2.26)cm;术后24 h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恢复饮食时间142 cm,平均(36±2.26)cm;术后24 h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恢复饮食时间12 d。术后体温≤37.5℃。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肛周轻度污粪2例,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肠回缩、夹层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 d。术后体温≤37.5℃。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肛周轻度污粪2例,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肠回缩、夹层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85个月,平均(62±5.42)个月,效果满意;随小儿年龄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远期大便285个月,平均(62±5.42)个月,效果满意;随小儿年龄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远期大便24次/d。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轻、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切口美观等优点,是治疗小儿结肠脾曲综合征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结肠、直肠上段良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确定手术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结果25例患者中行结直肠部分切除术14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6例。22例患者成功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2例改为“四孔法”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位切口长度为3.8cm(3.5~4.5cm),手术时间为(192±32)min,术中出血量为(61±21)mL,肿瘤中位长径为2.7cm(1.0~5.0cm),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7枚(3~22枚),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d(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d(6~20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包括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漏1例。11例行根治手术的患者肿瘤环周切缘均为阴性。2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10个月发现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腔镜Soave改良根治术治疗3个月内婴儿巨结肠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为45例巨结肠患儿施行腹腔镜Soave改良根治术并对术后发生并发症的21例进行分析。结果:45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食欲及大小便正常,无污粪。结论:腹腔镜下巨结肠Soave改良根治术对婴儿打击小,创伤轻,手术风险低,安全系数高,手术效果好。在腹腔镜辅助下可将巨结肠患儿的手术年龄提前至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早期治愈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及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72例年龄为2.5~5.0月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家长意愿,其中33例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联合腹腔镜手术(FTS组),39例予以单纯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患儿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FTS组(42±9) d,对照组(46±8) d;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P=0.078),但FTS组要快于对照组。FTS组总住院时间为(10±2) d,住院费用(15316±2273)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 d和(18641±3082)元(P<0.01)。随访4周,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2年为62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6例,女119例;9天~8岁3个月,平均(41.13±4.85)个月;体重2.3~23.4 kg,平均(8.34±0.86)kg。常见型334例,长段型216例,全结肠型75例。结果:625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210 min,平均(102.76±16.43)min;术中出血量3~10 ml,平均(4.58±0.62)ml。术后近期大便4~15次/d,6~12个月后大便接近正常,大便2~5次/d。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56例(8.96%),肛周皮炎98例(15.68%),污粪35例(5.6%),便秘复发4例(0.64%),吻合口漏、结肠回缩3例(0.48%),结肠扭转4例(0.64%),肛门狭窄8例(1.28%),吻合口出血5例(0.8%)。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美观等优点;但也具有一些并发症,尤其长段型、全结肠型巨结肠。术前诊断及术中、术后规范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结肠肛门拖出术用于儿童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经脐腹腔镜肛门拖出手术的12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使用特制的弯曲手柄型加长器械进行操作,无一例患儿中转开腹或改行传统腹腔镜手术。术中无腹部血管、肠管、输尿管或输精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140min.平均术中失血量45ml,平均切除病变肠管长度40cm。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便秘、污粪、排粪失禁等并发症出现,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d。术后1个月复诊时均未见明显手术瘢痕。术后经10~22(中位时间16)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脐腹腔镜肛门拖出术治疗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简单、安全并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APPEA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施行APPEAR手术的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63.4±9.5)岁。术前检查见肿瘤距肛缘距离(4.6±0.7)cm。14例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26例患者均顺利保肛,手术时间(170±21)min,术中出血量(140±69)ml。术中发生直肠破损1例,术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4例。术后病理:高中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伴部分黏液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例,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直肠绒毛状腺瘤1例,标本未找到癌细胞6例。术后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5.6)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泌尿功能障碍和肿瘤复发。18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横结肠造口还纳术,术后wexner控粪功能评分平均为5.5分。肛门直肠功能测压显示,肛门括约肌最大主动收缩压为(224.0±59.3)mmHg,肛门括约肌最大静息压为(42.5±11.8)mmHg,直肠最大耐受量为(120.0±27.4)m1,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均存在。结论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适用于部分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手术.并能取得较为满意的肛门排粪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