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服安定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安定预防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作用及合适的治疗剂量。方法 77 例FC患儿随机分成安定预防用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小剂量组当患儿发热超过37-5 ℃时口服安定片0-2mg/kg,8 小时后热未退再服1 次;大剂量组将安定组用量加至0-5mg/kg,余同小剂量组;对照组仅予对症治疗。随访6 个月至5年。结果 大、小剂量组FC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 P< 0-05) 。小剂量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 0-01) ,大剂量组少于对照组( P<0-05)。大、小剂量组癫痫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 P< 0-05)。而大、小剂量组间FC复发率、复发次数、癫痫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组副作用发生率多于小剂量组( P< 0-05)。结论 安定预防小儿FC复发有效,是否能相应地减少FC 后癫痫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探讨。安定预防FC 的剂量一般以每次0-2mg/kg 为宜,用药应及时。  相似文献   

2.
安定栓剂预防发热惊厥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热性惊厥 (FC)易复发 ,部分患儿可于FC后发生癫及遗留后遗症。我院儿科应用苯巴比妥对FC患儿进行预防性治疗 ,并观察预防FC复发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 1994年 5月~ 1996年 5月收治FC患儿 10 8例 ,男 6 3例 ,女 4 5例 ;年龄 4个月~ 4岁 3个月。均符合FC诊断标准[1] ,其中单纯FC(SFC) 70例 ,复杂FC(CGC) 38例。原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 4 8例 ,支气管肺炎2 7例 ,腹泻病 19例 ,麻疹 8例 ,水痘 4例 ,流行性腮腺炎2例。将其分成预防用药组 (用药组 ) 4 8例 ,对照组 6 0例。两组性别、年龄、惊厥分型 ,…  相似文献   

4.
短程安定预防小儿复发性发热惊厥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反复热性惊厥患儿的惊厥性脑损伤,减少癫痫发病率,分析拉莫三嗪、安定、α-细辛脑、热毒宁等药物对预防小儿反复热性惊厥的疗效。文献综合结果表明拉莫三嗪、安定、α-细辛脑、热毒宁等药物对预防小儿反复热性惊厥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抗惊厥疗效。方法 先给负荷量咪唑安定0.2mg/kg静推,之后输液泵维持剂量0.1-0.2mg/(kg·d)。结果 咪唑安定持续静脉给药抗惊厥疗效与传统静推安定加肌注鲁米那抗惊厥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发作期间Ramsay镇静评分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咪唑安定持续静脉给药掌握好剂量,既能达到有效抗惊厥效果,又能达到镇静、镇痛、抗烦躁效果,还可期望快速清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地西泮灌肠剂预防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作用。方法:91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复方地西泮组(A组)、地西泮组(B组)和布洛芬组(C组),3组剂量均为地西泮每次 0.2 mg/kg,布洛芬每次5 mg/kg。体温>37.5℃时给药,8 h后体温未退可重复使用,直至体温<37.5℃,3组同时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结果:A组复发率均小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复方地西泮预防热性惊厥优于B组或C组。  相似文献   

8.
和平程安定预防高热惊厥(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热性惊厥与惊厥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热性惊厥(FC)是小儿常见的惊厥类型之一,其发生的免疫和遗传机制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多进展.FC尤其是复杂性FC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通过在未成熟海马结构中形成长时间的轴突重建,易化了癫癎的发生,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其对远期学习记忆造成的影响较小,所以大多数预后良好.是否预防用药决定于医生的经验和合理判断以及家属对该病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10.
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性惊厥(FC)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其最常见的诱因,接种疫苗后的发热反应是否会导致FC尚存在争议.FC后是否应积极行相关检查各家观点不同.多数学者肯定了FC与癫癎的相关性,近期发现单纯FC对儿童以后的行为认知能力无影响.各种预防FC复发的治疗方案效果不肯定,部分学者主张对单纯FC发作时进行短期止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热性惊厥与惊厥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性惊厥(FC)是小儿常见的惊厥类型之一,其发生的免疫和遗传机制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多进展。FC尤其是复杂性FC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通过在未成熟海马结构中形成长时间的轴突重建,易化了癫癎的发生,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其对远期学习记忆造成的影响较小,所以大多数预后良好。是否预防用药决定于医生的经验和合理判断以及家属对该病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12.
家系分析显示热性惊厥(FS)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性,部分呈多基因遗传。目前连锁基因标记研究显示,在多个家族中FS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上,定位于8号染色体仅在一个家族中发现,今后还可能在其他家族中发现FS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热性惊厥与颞叶癫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热性惊厥(FC)是否导致海马硬化和成年颞叶癫痫(TLE),其预后是否良好尚无定论。尽管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30%~50%的TLE患者在儿童期有长程FC史,但前瞻性研究没有发现FC与TLE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应用磁共振成像和膜片箝等先进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新发现更加倾向于表明FC的确能对发育期大脑造成急性和长期的损伤,并降低惊厥阈值,使脑功能处于惊厥的易感状态。相信随着对边缘系统易感神经元早期轻微损伤的探讨和控制神经元功能的某些神经活性物质基因表达的深入研究,不仅会对长程FC致发育期大鼠成年后出现惊厥易感状态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提供新的有意义的线索,而且可能会使我们对FC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热性惊厥家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方法 对1986~2002年记录较完整的64个多病例FC患者家系进行分析研究,绘制较详细的家系谱,对多病例家系和核心家系进行研究。结果 64个多病例FC家系中,发现1个家系有8个FC病例,1个家系有7个,3个家系有6个,4个家系有5个,7个家系有4个,19个家系有3个,30个家系有2个。其外显率为0.62。先证者同胞的患病率为26.5%;患儿父母之一受累为45.3%,其中母亲受累占28.O%;Ⅰ级亲属患病率为34.4%,Ⅱ、Ⅲ级亲属患病率分别为10.9%、4.2%。结论 FC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模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性。  相似文献   

15.
热性惊厥小儿远期预后的随访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小儿的复发情况与远期预后。方法 对281例首次恨作的热怀惊厥患儿采用问卷调查、清醒脑电图描记及智力测定进行3 ̄10a的无期随访。结果 39.5%复发,45.05%有1次以上多次复发。62.16%再次发作发生在首发后1a内,92.79%在2a内。4.27%转为癫痫,2.14%后遗智力低下,无1例死亡。结论 热性惊厥预后良好,其复发与首发年龄、首次复发距道发的时间、阳性家族史有关,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最常见的儿童惊厥性疾病,也是全球儿科急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本研究即为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来预防FS的发生。方法共115例入组前6个月内有过至少2次或2次以上的FS发作患儿,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组及对照组。在发热初始,LEV组给予LEV片15~30 mg/(kg·d),口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1周,然后每2天减半量,直到第2周结束时停药;当体温>38.5℃时口服退热药,并根据当地儿科医生建议对症处理。主要效应指标是在随访的48周内与发热相关的惊厥频率以及FS再发率,次要指标是两组医疗费用比较。结果意向性分析显示LEV组78例经历了148次发热事件,其中11例经历了15次FS再发。对照组中37例经历了64次发热事件,19例经历了32次FS再发。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使用LEV预防FS再发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在48周的随访期间,仅一例发生比较严重的嗜睡,未发现其他的严重不良发应。结论口服LEV即刻预防儿童FS安全有效,并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小儿热性惊厥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异质性表现在遗传模式和基因位点上。有关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家系、同胞和连锁分析)是目前热性惊厥研究的热点,范围涉及家族性热性惊厥和散发性热性惊厥。其家系和基因的研究近年有了很多发现,对家族性热性惊厥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确定了一些基因位点并对某些可能基因进行了进一步鉴定,对散发性热性惊厥的几个相关基因提出了新的看法。热性惊厥家系和基因研究的发现可为热性惊厥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惊厥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再给予常规首剂苯巴比妥止惊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安定,分别观察治疗1、5、15 min止惊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迅速有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迅速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首剂联合应用安定和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惊厥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儿热性惊厥的家庭急救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急救指导对因家庭治疗不当造成热性惊厥患儿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利用移动电话对家属进行适时、恰当的急救指导,并对是否用简单电话实施家庭急救指导的138例小儿热性惊厥出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急救指导前,损害发生率21.73%。急救指导后,损害发生率8.6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4.6 P<0.05)。结论家庭急救指导在院前急救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保证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患儿能得到及时、安全、有效、正确的家庭救治。  相似文献   

20.
热性惊厥与颞叶癫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性惊厥 (FC)是否导致海马硬化和成年颞叶癫疒间(TLE) ,其预后是否良好尚无定论。尽管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 30 %~ 5 0 %的TLE患者在儿童期有长程FC史 ,但前瞻性研究没有发现FC与TLE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应用磁共振成像和膜片箝等先进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新发现更加倾向于表明FC的确能对发育期大脑造成急性和长期的损伤 ,并降低惊厥阈值 ,使脑功能处于惊厥的易感状态。相信随着对边缘系统易感神经元早期轻微损伤的探讨和控制神经元功能的某些神经活性物质基因表达的深入研究 ,不仅会对长程FC致发育期大鼠成年后出现惊厥易感状态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提供新的有意义的线索 ,而且可能会使我们对FC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