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病重要病因之一。为什么感染HP后可致不同的疾病 ?研究提示可能与感染的菌株不同或宿主对感染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其中HP毒素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很重要。1988年发现HP能产生一种使真核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的毒素 ,称为空泡毒素A (VacA) ,它是一种分子量为 87KD的蛋白质。后来在VacA阳性的HP菌株培养液上清中发现另一种 12 8KD的蛋白 ,而在无VacA活性的HP菌株培养液上清中无此种蛋白质 ,由此结果认为VacA活性与 12 8KD蛋白质密切相关 ,把 12 8KD蛋白质称之为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用Ca…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溃疡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 98例溃疡病患者进行血清CagA -Hp -IgG抗体检测 ,治疗后半年再次检测。结果  5 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阳性率为10 0 % ,4 8例胃溃疡 (GU)阳性率为 83.3% ;半年后复检DU阳性率为 10 % ,GU阳性率为 7.5 % ,治疗前后两者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结论 CagA与溃疡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之间的关系,探讨 Hp的致病性。方法 我们对经胃镜检查证实的245 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63 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胃镜取材做 Hp 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学检查及血清 Hp Ig G 抗体测定。结果 在56 例十二指肠溃疡中 Hp 感染率为83 .93 % ,7 例胃溃疡为28 .57 % ,224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为49 .11 % ,11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0 .01 % ,其中33 例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6 .97 % ,轻度胃炎为32 .70 % ,中度胃炎为83 .78 % ,而10 例正常胃粘膜者无1 例发现 Hp 。结论  Hp 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患者所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株毒力与上消化道病变关系,探讨柳州地区H.pylori的致病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经14 C-UBT检测证实为H.pylori感染后经胃镜证实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患者共125例,采集静脉血用蛋白芯片技术行H.pylori毒力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细胞毒素(VacA)、尿素酶(Ure)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IgG检测,钳取胃黏膜组织行H.pylori银盐染色及病理检查。结果 125例患者以青年和中年为主,分别占48.00%和45.60%,均检出H.pylori相关毒力IgG抗体,其中CagA、VacA、CagA+/VacA+、Hsp60、Ure阳性率分别为92.80%、20.00%、19.20%、27.20%及96.80%;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性溃疡CagA阳性率较胃溃疡高;所有病变中,消化性溃疡占86.40%(108/125);有123例患者完成病理检查,黏膜炎症程度表现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的分别为17.90%(22/123),75.61%(93/123)及6.50%(8/123);81.30%(100/123)患者H.pylori染色阳性,为(+)~(+++)。结论在广西柳州地区,上消化道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感染Hsp60及VacA阳性菌株低,发病主要以消化性溃疡为主,胃黏膜炎症程度以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蛋白A基因干扰细胞信息传导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an KD  Zhu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4):1217-121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诱因,Hp感染促进胃上皮的肠腺化生。但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Hp感染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尽管国内和日本及欧洲的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的Hp抗体和毒素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83年Warren和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普遍认为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近来更认为HP是致胃癌的强危险因子。在人群中约有一半的人受到HP感染,不少人发展为慢性胃炎。然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毕竟为少数,这除了与人类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外,还与HP感染的类型有关,即某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素。在HP诸多的致病因素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及细胞空泡毒素A(VacA)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多数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人胃癌的发生有关,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在胃癌、胃炎中有较高的检出率,然而单纯通过PCR方法检测CagA基因作为筛选高危人群是没有实际临  相似文献   

9.
10.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痘疣状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1-4] ,在从慢性胃炎 -胃粘膜萎缩 -肠化生 -异型增生 -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 ,CagA阳性Hp感染率及感染量均在增加 ,提示CagA阳性Hp感染可能促进胃粘膜组织的恶性化演变[5] 。本研究通过末稍血中CagA抗体的检测 ,以探讨CagA阳性Hp感染与痘疣状胃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为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胃镜检查证实为痘疣状胃炎共 80例 ,病变均在胃窦部 ,直径 4~ 8mm ,病变数量 1~ …  相似文献   

11.
黄汉群  陈远能 《广西医学》1999,21(5):855-857
目的:初步探讨CagA^+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103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血清CagA-Hp-IgG抗体,了解含CagA基因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感染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CagA-Hp-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活动性胃炎组的抗体阳性率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结论:CagA^+Hp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惠儿胃窦黏膜炎症程度、H.pylori定植密度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9例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经HE及改良Giemsa染色后观察胃窦黏膜炎症程度及H.pylori定植密度,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儿血清CagA抗体.结果:63例胃窦黏膜中重度炎症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58例(占92.06%),而16例胃窦黏膜轻度炎症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9例(占56.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c2=10.076,P=0.002),而两组患儿胃窦黏膜H.pylori定植密度无明显差异(rs=0.097,P=0.394);胃窦黏膜不同H.pylori定植密度患儿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无明显差异(H=0.246,P=0.884).结论: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胃窦黏膜炎症程度与CagA有关,而与H.pylori在胃窦部的定植密度无相关,CagA阳性的H.pylori菌株能引起胃窦黏膜较重的炎症;H.pylori在胃窦部的定植密度与CagA无相关.  相似文献   

13.
凌江红  洪瑞香  韦宗平 《广西医学》2000,22(6):1180-1182
目的:为探讨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ILISA法定性检测170例胃镜受检者CagAHpIgG抗体。结果:170例受检查中,Hp感染者106例,其中CagA阳性69例,阳性率为65.09%,Hp感染的DU、GU、GCa患者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Hp感染的CG患者(P〈0.05),DU、GU、GCa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提示CagA与Hp相关的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组用药方案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396例经胃镜检查确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组: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po,bid;2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po,bid;3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po,bid。每组132例,均以7d为1个疗程,用药后,7d内分别做门诊和电话随访,记录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三组Hp根除率:1组为86.12%;2组为59.23%;3组为92.24%,1组和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0,P〉0.05);2组和1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9.51,P〈0.01),3组〉1组〉2组。结论:三联疗法有根除Hp作用,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两组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红  姚莉  杨善峰 《安徽医学》2004,25(2):107-108
目的 观察两组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组织学检查和1 4 C—UBT或血清抗体检测证实有HP感染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 2 3 6例 ,随机分为A、A1、B、B1四组 ,A组 :用丽珠胃三联 ;A1组 :奥美啦唑 +丽珠胃三联 ;B组 :丽珠得乐 +瑞贝克 +呋喃唑酮 ;B1组 :B组药物 +奥美啦唑 ;四组均常规剂量 ,每日 2次 ,疗程 1周。对A1组和B1组中的 11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在抗HP治疗 1周后继服奥美啦唑 3周。所有病人治疗结束 4周后 ,做胃镜、组织学检查和1 4 C—UBT观察HP根除率 ,了解溃疡愈合率。用药过程中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 A1组 ( 91.9%)和B1组 ( 94.4%)的HP根除率高于A组 ( 83 .9%)和B组 ( 80 .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1组和B1组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 73 .9%和 70 .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 93 .9%和 96.9%,两组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明显高于胃溃疡 (P <0 .0 5 ) ,HP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丽珠胃三联 +奥美啦唑四联和奥美啦唑 +丽珠得乐 +瑞贝克 +呋喃唑酮四联的 1周疗法是根除HP和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价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礼浩  邓芝禾 《河北医学》2008,14(5):523-525
目的:比较由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55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8例)方案为前5d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后5d潘托拉唑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对照组(27例)三联疗法为潘托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对照组Hp根除率为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之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单君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71-2172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方案为前5d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d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40例)三联疗法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86%,对照组Hp根除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较7d三联疗法有更高的根除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刘勇  谭瑞明 《吉林医学》2010,31(18):2779-2780
目的:比较10日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2例1月内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前5 d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 d予雷贝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加阿奠西林、克拉霉素治疗7 d。疗程结束1个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治疗组根除率95.00%,对照组根除率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的根治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