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指标变化。3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1d后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缺氧、二氧化碳滞留得以纠正。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上机后的动脉血pH、PaO2、SaO2均有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与上机前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撤机前与撤机后的血pH、PaO2、SaO2、PaCO2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成功者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控制感染、及时撤机可提高治疗成功的效率,对临床重症呼吸衰竭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后pH值、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证、调节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尽早撤机拔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40例,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后,pH、PaO2升高,PaCO2降低,临床疗效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76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经BiPAP呼吸机治疗无创呼吸机通气3 d后66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H、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通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与护理。方法将38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容量控制的辅助/控制通气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1、2、4小时观察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记录两组通气治疗4小时内每小时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间,试验组pH、PaO2、PaCO2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4小时内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初始采用PRVC模式的临床疗效不及容量控制(VC)模式,故初始采用PRVC模式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 6 2例COPD患者中随机选择了 31例进行规律性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每日上机两次 ,每次 2h ,2周为一疗程。比较上机前、上机后 2h、2 4h、1周 ,2周后动脉血气中 pH值 ,PaO2值 ,PaCO2 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 2h、2 4h ,1周 ,2周后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 值逐步上升 ,PaCO2 值逐步下降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率为 83.87%。对照组动脉血气中pH值 ,PaO2 ,PaCO2 值及临床表现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12例COPD病人并发呼衰时行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爱芝  蒋红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174-1174
机械通气是COPD呼衰病人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护理质量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减少并发症,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本文总结2004年10月-2005年3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12例COPD呼衰患者的机械通气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例COPD呼衰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给予细致的护理,9例患者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75%,出院时血气:pH:7.35-7. 43;PaCO2:5.06-6.13 kPa;PaO2:8.67-11.47 kPa;SaO9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入住ICU的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经常规治疗后病情不能缓解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并观察呼吸机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动脉血PaO2、PaCO2、SaO2、pH值。结果: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16例,抢救成功率88.9%。机械通气治疗6h后心衰症状明显缓解,动脉血PaO2、SaO2明显升高,心率减慢(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时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可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纠正低氧血症及酸中毒。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因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后的神志,血气分析,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1例患者治疗无效而改为有创机械通气,3例患者最终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提高PaO2,降低PaCO2,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4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4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h后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开始改善,6h后改善更为明显,72h后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上机后各时间段与治疗前比较pH、PaO2和PaCO2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掌握好适应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治疗.通气前和通气后第12、24、48小时分别查动脉血PaO2和PaCO2,比较两种通气方法的疗效.结果:有创通气能明显提高PaO2,降低PaCO2,总有效率为100%;而无创通气仅能轻度提高PaO2,无法降低PaCO2,总有效率仅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创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无创通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2例,均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6例因时间过长进行气管切开,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有创机械通气前后血pH值、PaO2和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脱机成功,好转后转科2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5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H值明显上升,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在对患者达到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有利于患者的治愈.  相似文献   

13.
人工机械通气在急性致死性肺水肿抢救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救治急性重症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重症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人工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呼吸机经鼻、口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以及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和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3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SaO2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顺利脱机。抢救成功率为92.1%,死亡3例,死亡率7.9%。结论: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肺水肿,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纸血症,是抢救急性重症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COPD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观察是否存在治疗过程中各项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治疗前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COPD病人机械通气时使用两种雾化器在呼吸力学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震动雾化疗效明显优于喷射雾化(P<0.05)。经配对t检验,在雾化过程中,通过比较呼吸机参数,观察病人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在呼吸力学方面优于B组;经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pH值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雾化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雾化治疗PaO2、PaCO2、Sa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病人机械通气使用雾化辅助治疗时,使用振动雾化器在病人舒适度、呼吸力学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喷射雾化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OPD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观察是否存在治疗过程中各项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治疗前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COPD病人机械通气时使用两种雾化器在呼吸力学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震动雾化疗效明显优于喷射雾化(P<0.05).经配对t检验,在雾化过程中,通过比较呼吸机参数,观察病人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在呼吸力学方面优于B组;经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pH值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雾化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雾化治疗PaO2、PaCO2、Sa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病人机械通气使用雾化辅助治疗时,使用振动雾化器在病人舒适度、呼吸力学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喷射雾化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 h、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应用剂量。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前患者HR(106.8±25.5)次/m in,RR(26.6±10.0)次/m in,pH(7.34±0.06),PaO2(56.3±19.0)mm Hg,PaCO2(58.8±7.8)mm Hg,无创机械通气2 h后患者HR、R、动脉血pH、PaO2、PaCO2等指标较无创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化吡啶斯的明平均用量为(456±251)mg。平均无创机械通气时间(6.0±4.6)d。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1.1±7.7)d。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物治疗以外再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在予无创通气后血气分析中,可见血气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5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常规药物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aO2上升更明显(P<0.01),PaCO2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48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的人数分别为22例和13例(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2±5)d和(18±6)d(P<0.01).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较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PaO2和降低PaCO2.  相似文献   

19.
耿芳  付莹  裴永菊  张俊梅 《临床医学》2009,29(9):119-1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至2009年住院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弱.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8h及脱机后2h,患者动脉血pH、PaO2、PaCO2及SaO2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需加强护理,指导患者有效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时的上机条件、呼吸机吸气压、呼气压(IPAP、EPAP)水平、给氧浓度(F iO2)、撤机方法及有效率。方法36例呼吸衰竭住院者,除治疗基础病、合并症、伴随疾病外,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 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40~59 mmHg者先给以鼻导管吸氧1~2 h,若SpO2仍<90%即行NIPPV治疗。对有意识障碍、PaCO2>60 mmHg、PaO2<40 mmHg者则立即行NIPPV治疗。69.4%(25/36)的患者IPAP选择10~18 cmH2O可满足需要,83.3%(30/36)的患者EPAP在4~6 cmH2O较合适。初始治疗F iO2为30%~50%者占80.6%(29/36),只有在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心病等导致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才选择在1~2 h内应用高IPAP(19~30 cmH2O)和高的F iO2(55%-80%)。撤机方法:急性呼吸衰竭者PaCO2正常、PaO2>80 mmHg、SpO2>95%连续3d即可直接撤机。COPD、肺心病等慢性呼吸衰竭在PaCO2<50 mmHg、PaO2>60 mmHg时则调低压力改为仅夜间NIPPV一段时间后再撤机。结果36例治疗后PaCO2为26.8~84mmHg,平均(45.8±3.9)mmHg,PaO2为42~132 mmHg,平均(73.5±5.4)mmHg,17例PaCO2<50 mmHg、PaO2>60mmHg,11例较前好转,有效率77.8%(28/36),有11例原有心功能不全也得到改善。8例死亡,死亡率22.2%。结论NIPPV在治疗呼吸衰竭时应及早应用,除改善呼吸衰竭还能改善心功能不全。IPAP、EPAP、F iO2目前尚无标准化水平,COPD、肺心病者应由持续NIPPV改为夜NIPPV后再撤机。当间质性肺病(ILD)导致ARDS或呼吸衰竭并各种原因休克时抢救成功率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