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对HBsAg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130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45例,于孕20、24、28、32、36周肌肉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5次;治疗组B,45例,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3次;对照组(C组),40例,仅随访不用药。检测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及新生儿血清中HBsAg、HBVDNA阳性情况。结果孕期预防性应用HBIG被动免疫组孕妇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3.3%、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HBIG治疗可以减低孕妇血清HBVDNA含量,但A、B两组HBVDNA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母体HBVDNA含量分为5×103~4,5×105~6,5×107~8copies/ml三组,各组胎儿宫内感染率为2.2%、13.7%、52.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应用HBIG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孕妇血清中高HBVDNA含量是胎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预防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 )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在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自孕 7个月起多次肌注HBIG的HBsAg( )孕妇 30例 (A组 ) ,及未经注射的 2 4例HBsAg( )孕妇 (B组 ) ,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 ,HBVDNA及新生儿血HBsAg ,抗HBs,HBVDNA。结果 :A组 30例新生儿中 2 8例血清抗HBs( )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A组新生儿血HBsAg ,HBVDNA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选择2004~2006年血检HBV阳性30例孕期用HBIG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HbsAg阳性阻断组17人,合并HheAg阳性13人。自孕28周起注射HBIG 2001U,每4周1次,共3次,新生儿静脉血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单一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1.1%,合并HbeAg阳性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为46.6%,两组比较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孕妇于孕晚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阻断部分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但HbeAg阳性产妇阻断困难。  相似文献   

4.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宫内感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晓英  皮红  黄进  于立  赵玲玲 《重庆医学》2006,35(16):1491-1493
目的 观察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9月~2005年11月血检HBV阳性36例孕期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作为A组,2004年9月~2005年11月血检HBV阳性23例孕期未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作为B组.A组自孕28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每4周1次,共3次;B组仅定期产检;分娩时抽脐静脉血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 A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 )率13.9%,明显低于对照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5),A组中大三阳脐血HBsAg( )检出率明显高于乙肝携带者和小三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B组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孕妇于孕晚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HBeAg( )阻断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血及胃液HBeAg,HBsAg等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母亲外周血标本和新生儿外周血及胃液标本,ELISA检测HBeAg,HBsAg,PCR方法检测HBV DNA;以ABBOTT试剂检测新生儿HBsAg.采用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33例母亲、新生儿血标本和胃液标本.58例胃液HBsAg阳性,9例胃液HBeAg阳性.HBV DNA均阴性,其中发生宫内感染5例.统计学检验显示新生儿外周血HBeAg、胃液HBsAg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有关系,而胃液HBeAg阳性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没有关系 (P=0.415).结论:新生儿外周血HBeAg与胃液HBsAg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有关;但是由于所有标本HBV DNA均阴性,尚不支持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胃液途径.  相似文献   

6.
乙肝病毒宫内传播与胎盘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永平  王文亮 《医学争鸣》1998,19(2):125-128
目的:母亲乙肝病毒(HBV)感染在宫内即可造成其胎儿感染,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作者试图了解胎盘细胞中HBV的感染情况,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和母胎传播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流行区,乙肝携带者高达10%-15%,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宫内感染。为阻断这一传播途径,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们对56例HBV阳性孕妇于孕晚期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高危因素及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48例HBsAg阳性孕妇,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时间及合并HBeAg阳性分组,分析其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率。结果348例HBsAg阳性孕妇占同期住院孕妇的12.1%;在孕28、32、及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其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4.24%,明显低于孕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9.78%)(P〈0.05)及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17.39%)(P〈0.01);HBeAg阳性组其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25.76%,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9.72%)(P〈0.01)。结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较高,HBeAg阳性是高危因素,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经母体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②方法 对自孕 2 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的HBsAg(+)孕妇 52例 (A组 )及未注射的 32例HBsAg(+)孕妇 (B组 ) ,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HBV -DNA及新生儿血HBsAg、抗HBs、HBV -DNA。③结果 A组 52例新生儿中 48例血清抗HBs(+) ,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A组新生儿血HBsAg、HBV -DNA检出率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 -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④结论 经母体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的预防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计拉米夫丁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78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的人群进行检测,并应用拉米夫丁对其中33例病人治疗6月,观察其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HBV-DNA、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1178例共检出65例携带乙肝病毒者,总体阳性率5.52%;男22例,女43例.肝功能异常率43.08%.拉米夫丁应用1月HBV-DNA转阴率96.97%,应用6月可改善治疗组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拉米夫丁可以迅速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的滴度,改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宋坤  侯振江 《世界感染杂志》2005,5(3):257-258,26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感染率为7.63%。HBV可通过唾液、血液、乳汁、母婴胎盘等途径传播。本文综述HBV宫内感染的诊断、传播途径、影响因素、转归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13.
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建芳  唐讯  王建玲 《现代医学》2007,35(4):309-3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以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43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的定量检测。结果 孕妇与其分娩新生儿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孕妇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HBeAg滴度有一定的伴随关系(P〈0.01)。结论 对HBsAg及HBV DNA阳性的孕妇产前给予多次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慧 《中国医疗前沿》2009,(1):19-19,43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1-2007年产检乙肝大三阳的120位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产后予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A组),未用乙肝免疫球蛋仅产后予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孕妇及其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B组)。A组于20周起每4周进行一次HBIG(200IU)肌内注射,两组均在产后立即抽脐血查乙肝五项及HBV-DNA,HBsAg、HBeAg及HBV-DNA阳性者于产后1年复查婴儿乙肝五项及HBV-DNA,,两组新生儿均行联合免疫。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大多为大三阳,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HBV-DNA均处于较低水平,而观察组均处于高水平。产后1年婴儿HBsAg、HBV-DNA阴性率观察组为93.34%,对照组为20%P〈0.005.结论大三阳孕妇多次小剂量注射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根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发现的早晚及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自愿的原则将观察对象分为组比较。结果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尤以在孕妇怀孕7、8、9个月时和新生儿产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效果最为显著,在孕妇怀孕9个月和新生儿产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孕妇未注射而新生儿产出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有较好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胆疾病专业委员会日前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有关进一步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问题,建议对如何进一步减少乙肝病毒(HBV)的宫内感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论证会上,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的朱启镕教授作了题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综合研究”的主题学术报告。他指出,我国自从普遍应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以来,已使乙肝的母婴传播率大幅度减少。但乙肝表面抗原(HBsAR)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仍有10%左右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免疫失败,其原因包括宫内感染。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不同研究报告的结果不同,据朱教授估计,我国每年可能有数十万名婴儿发生宫内感染。朱启镕教授等针对宫内感染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给HBsAg阳性妊娠妇女(103例,对照组101例)从妊娠第28周起注射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共3次,每次200IU,间隔4周,可使宫内感染率降低9%。专家们经讨论建议,对阻断HBV宫内感染,应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专家们认为,朱启镕等的初步研究表明,HBIG用于HBsAg阳性妊娠妇女是安全有效的。专家们还建议,应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将该产品用于HBsAg阳性妊娠妇女这一新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探讨孕母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作用。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10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6例),分别于孚8,32,36周时肌注(HBIG)200IU,B组不用药,并用固相放免法及套式PCR检测孕母血HBsAg,HBVDNA及新生儿HBsAg,HBVDNA,抗HBS,结果:A组新生儿中53例血清抗HBsAg( ),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新生儿血HBsAg,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孕母肌注HBIG能有效预防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孕妇分成3组,A组42例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治疗,B组40例给予乙肝疫苗治疗,C组38例,未给任何治疗.A组和B组均在孕20 wk时开始注射,用ELISA检测孕妇HBV血清标志物和新生儿的血清HBsAg.结果: 新生儿A组感染率为7%(3/42).B组感染率为30%(12/40).C组感染率为37%(14/38).A组HBV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1).结论: 携带乙肝病毒孕妇于孕晚期给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婴儿HBV感染率,表明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阻断HBV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配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宫内感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  曾义岚  胡蓉 《四川医学》2002,23(12):1295-1296
目的 观察前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孕期应用HBIG能否进一步降低宫内感染。方法 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的育龄期准备妊娠的妇女,予以拉米夫定100mg/d,连续口服3个月,停药3个月后妊娠成功者在孕中、晚期予以HBIG肌注;设立未服用拉米夫定,仅在孕中、晚期股注HBIG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股静脉血HBVM。结果 观察组孕中期HBI-DNA滴度都有下降,但下降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股静脉血中仅有7例抗HBe( )、抗HBc( ),而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HBsAg(+)、HBeAg( )、HBV-DNA(-),有12例(60%)新生儿抗HBc( )、抗HBe( )。结论 拉米夫定配合HBIG可降低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bsAg阳性孕妇晚期妊娠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产检及住院分娩的慢性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317例,根据荧光免疫定量和ELISA法检测结果分为4组:A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B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C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D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在妊娠第28、32、36周各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400IU,新生儿于生后24h常规注射HBIG100U,并与于出生后0、1、6个月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出生后6个月、1年外周血乙肝抗原抗体六项。结果妊娠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宫内感染发生率为7.07%。结论妊娠晚期应用HBIG可以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HBIG阻断乙肝病毒感染在HBV-DNA低水平组效果比HBV-DNA中高水平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