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下冲击波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内脏损伤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水下冲击波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内脏的损伤效应,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1000g TNT分别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的物理参数,包括峰值压力、正向持续时间和冲量。取成年杂种犬26只,其中水下爆炸20只,空气中爆炸6只,分别用1000g TNT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观察伤后6h动物存活情况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明显高于空气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尽管正向持续时间比空气冲击波短,但冲量仍明显大于空气冲击波。生物效应的测定结果表明,水下冲击波引起的死亡率高(50%),致死边界远(距爆心12.5m),肺和腹腔脏器损伤的发生率高,且伤情严重,而空气冲击波引起的损伤轻微,仅个别动物有轻微肺损伤,未见动物死亡。结论同质量TNT水下和空气中爆炸,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和冲量明显高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的杀伤效应也明显强于空气冲击波,肺和腹腔脏器的损伤是早期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水下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相比,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冲击效应更加明显。目前模拟水下冲击波致伤的模型主要采用雷管引爆炸药和水下激波管两种方式。低频水下冲击波相比高频波更易引起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致伤机制与胸腹腔压力升高经血管传递,以及爆炸瞬间的加速性损伤等有关。水下冲击波致颅脑损伤的伤情特点为严重的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后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成年杂种犬29只,布放于离爆心10.36~15.25m处,分别用968、1 019、1 020g TNT水下3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肺损伤的发生率达93.1%,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淤血和肺水肿;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电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与髓鞘样结构,常可见脱落的变性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特点.结论 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可能为动物水下冲击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兔肺部载荷特性,为冲击波毁伤评估及其防护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兔胸部二维平面模型,利用ANSYS Autodyn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90 g TNT装药爆炸,0.5 m爆炸距离处兔胸部的动态响应。结果在冲击波与兔胸部接触的局部区域,肺部压力首先由壁面压力波经肌肉、骨骼透射进入肺部产生;肺部其他区域的压力首先由骨骼中传播的应力波透射进入肺部产生。结论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兔肺部载荷由壁面压力波的直接作用和骨骼变形运动、骨骼-肺界面反射及空穴效应的间接作用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的伤情特点及其相关发生机制.方法 水下引爆模拟舰船舱室外的点爆源,制作固体冲击波致舱内大鼠脑损伤模型.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致伤1组(6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致伤2组(8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各致伤组随机分为3、6、24、72h共4个亚组(n=8),测量隔板整体及8只动物头部的固体冲击波峰值、上升时间及持续作用时间,观察伤前伤后动物生理变化,留取血浆样本行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测定,处死动物后取脑组织右半部,烘烤称重,计算脑含水量.留取24h组动物脑组织左半部行病理检查,对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致伤1组隔板上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369.74±91.70g,上升时间0.317±0.037ms,持续时间24.85±2.53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26.83±3.09g,上升时间0.901±0.077ms,持续时间104.21±6.26ms;致伤2组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850.11±83.86g,上升时间0.184±0.031ms,持续时间35.61±2.66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39.75±3.14g,上升时间0.607±0.069ms,持续时间132.44±7.17ms;两组数据对应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动物脑组织解剖大体观未见异常,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伤后均增高,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脑含水量增多,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光镜观察伤后24h大鼠脑组织存在神经元急性损伤改变,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可引起舱内大鼠脑水肿、脑神经元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造成大鼠轻度创伤性脑损伤,需加强防护与救治.  相似文献   

6.
随着常规武器不断改进和一些新型爆炸性武器的应用,冲击伤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常见伤类,水下冲击伤则是岛礁作战和登陆作战时的常见战伤。由于水的物理特性以及水下环境压力与常压空气明显不同,水下冲击波的致伤效应与伤情特点也明显不同于常压条件下的空气冲击波致伤。3年来,我们已分别在水下冲击波致伤特点、量效关系、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水下冲击伤诊断、救治以及防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几种动态空气消毒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5种市售动态空气消毒器在手术室工作状态下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五个条件基本匹配的手术间,按手术室空间大小配置相应型号的动态空气消毒器,用平板暴露法,在工作时间分别在开机前、开机消毒30分钟、开机消毒60分钟连续现场采样。结果开机前5个手术间菌落数均超标。开机30分钟后,5个手术间菌落数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0cfu/m^3。开机60分钟后,有2个手术间空气菌落数≤200cfu/m^3,另外3个手术间空气菌落数仍〉200cfu/m^3。结论手术室空气染菌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动态条件下现场连续性空气采样监测较为科学合理。5种动态空气消毒器在动态条件下现场消毒效果差别明显,提示应重视动态条件下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早期心室内充盈减射及左室舒张期血流传播速度 (FPV)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连续观察 92例受检者 ,其中正常者 19例 ,高血压患者 2 6例 ,冠心病 4 7例 (其中A/E >1,32例 ;A/E <1,10例 ;房颤 5例 )。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及离瓣口 1、2、3cm分别记录心室内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及离瓣口 1、2、3cm舒张期血流速度频谱 ,测量En(n =1、2、3)峰值速度计箅En与E0 比值及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Ao/E0 比值 ;将M 型取样线置于二尖瓣口左室流入道至心尖获取彩色左室舒张期血流传播图测量FPV。结果显示 ,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高血压和冠心病组从二尖瓣口至心尖逐渐减低 ,高血压和冠心病 (A/E >1,A/E <1,Af)组舒张期心室内充盈减射E3 及E3 /E0 比值与E0 及E1/E0 比值存在差异 (P <0 0 5 )。同时E3 /E0 、PFV舒张功能参数与传统二尖瓣口Ao/E0 比值存在线性相关 (r=- 0 83;r=- 0 81;P <0 0 1)。研究表明 ,上述二种超声心动图指标方法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舒张早期心室内充盈减射E3 /E0 和彩色M 型血流传播速度参数可用于传统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受限制A/E <1“假正常”及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9.
冲击波对离体组织和器官致伤装置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击波对离体组织和器官致伤装置的研究及其应用李晓炎杨志焕张映雪为进一步研究冲击波是通过何种途径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常需要进行离体组织器官的冲击波致伤实验。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冲击波对离体组织器官的致伤装置,并应用该装置对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冲击波致...  相似文献   

10.
体外冲击波治疗结石用于临床已有近二十年了,是目前泌尿系结石公认的首先治疗方法。它较手术取石更安全、更简便、无需麻醉,对患者无机体损伤、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患者乐于接受。我院体外碎石中心对400多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对83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体外碎石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6 1只 ,用 2 0 0、5 0 0和 1 0 0 0gTNT水下爆炸致水下冲击伤 ,PCB水下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 ,观察伤后 6h动物存活情况 ,分析冲击波物理参数与伤情间的关系。结果  6 1只犬中 ,死亡 2 3只 ,死亡率为 3 7 70 % ,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肺出血和肺水肿、胃肠道穿孔及肝脾破裂。半数致死 ( 5 / 1 0 )冲量为 3 3 7 7± 1 4 3kPa·ms,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水下冲击伤的冲量分别为 1 4 0 6± 3 4 2、1 99 2± 2 5 2、2 4 7 8± 6 9 6和 4 78 7±1 83 8kPa·ms。结论 冲击波物理参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早期救治的重点是积极有效地处理严重肺损伤、胃肠道穿孔和肝脾破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的伤情特点.方法 成年杂种犬19只,布放于离爆心10.36、12.79、15.25m,1.019kg和1.020kg TNT水下3m爆炸,PCB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现场至伤后20~28小时动物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 犬死亡率为31.58%(6/19).形态学观察发现肺损伤发生率最高(100%),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其次为肠道损伤(26.32%),主要表现为浆膜下出血,浆肌层撕裂和浆膜下血肿;部分可见肝脾轻微的包膜下出血和血肿.1例出现膀胱浆膜和黏膜下出血,体表未见损伤.结论 水下冲击伤具有死亡率高,肺损伤发生率高、肠道损伤发生率较高、肝脾等实质脏器损伤轻微,胆囊、膀胱等含液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水下冲击伤后肺与血气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水下冲击伤后肺损伤程度及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与动物伤情的关系。方法 38只成年犬,用TNT炸药致不同程度的水下冲击伤,现场死亡动物和存活动物分别于死后即刻和伤后6h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利用便携式手持血气分析仪测定伤前、伤后30min和6h的动脉血气。结果 水下冲击伤肺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肺水肿;冲击波正向冲量与肺损伤程度和动物死亡密切相关;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可反映肺损伤程度。结论 严重的肺损伤导致的低氧血症可能是水下冲击伤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水下冲击波的正向冲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爆炸性武器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伤发生情况和损伤特点。方法 山羊34只,用装药量2k和30k的战斗部进行静爆,观察现场至伤后24小时动物存活情况,形态学改变和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伤的发生率。结果 现场死亡15只,伤后24小时内死亡3只,死亡率为18/34(52.94%)。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软组织挫伤或缺损,体腔破裂,肢体断离缺失,肢体骨折,心、肺、胃肠道、肝、肾等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甚至发生肺破裂,胃肠道穿孔和肝、肾破裂。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伤的发生率为16/34(47.06%)。结论 爆炸性武器所致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伤具有发生率高、伤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早期救治的重点是及时有效地处理肺损伤和内脏器官破裂与穿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冲击波复合四氧化二氮 (N2 O4)染毒致大鼠冲毒复合伤肺组织损伤特点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复制冲击伤、N2 O4染毒及复合效应动物模型 ,于伤后 3,6 ,12 ,2 4 ,4 8及 72小时活杀动物 ,进行主要器官病理形态学检查 ,血气分析并采用H&E及SP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肺组织损伤病变特点及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和肥大细胞的数量。结果 三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均在伤后 2~ 6小时内显著下降 ,以冲击伤 +N2 O4组动物下降最为显著 ,重者死于呼衰。三组动物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击伤 +N2 O4组动物最甚 ;免疫组化显示 ,冲击伤组和N2 O4组动物c fo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而冲击伤 +N2 O4组动物c fos表达持续呈强阳性 ,其阳性部位以支气管上皮、血管内皮和单核细胞为主。另外 ,大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结论 单纯冲击伤和单纯N2 O4中毒组动物早期血气均有显著变化 ;N2 O4冲毒复合伤对大鼠血气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 ,三组动物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击伤 +N2 O4组动物最甚 ;实验结果表明 ,c fos蛋白表达及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参与了冲毒复合伤对大鼠肺损伤的加重过程。提示对冲毒复合伤进行早期救治 (在染毒致伤后 2~ 6小时内 )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室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实验犬病理生理及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犬24只,按照炸药质量及爆炸源距实验犬距离随机分为A、B、C致伤组和无致伤对照组(n=6).爆轰塔内致伤后按1、3、5、12小时4个时相点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脏病理改变.结果 伤后呼吸、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变化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WBV)、红细胞聚集指数(IEA)及血细胞比容(Hc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TK)则低于对照组.心肌损伤随超压增加而加重.结论 密闭空间内冲击波致伤后能在短时间内对犬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及血液流变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