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4年收治的手术治疗失败的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病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颈胸椎3例,胸椎19例,胸腰椎10例。累及椎体数1-8个,平均4.5个;第一次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0-9个月不等;由前路开胸减压手术17例。肋骨横突切除侧后方减压15例:术后22例给予抗结核治疗。其中术后16例病人截瘫有所改善(短期改善9例,3个月改善3例,6个月改善4例)。17例截瘫没有改善;2例损伤脊髓截瘫加重;另术后合并瘘管形成6例,继发肺结核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脊髓本身结核1例。全身结核瘫状明显伴有高热4例。结果23例选择前路开胸病清减压手术。同时给予植骨,其中9侧行钛板内固定:5例行侧后方经胸廓胸膜外减压术,2例行单纯瘘管搔刮病灶清除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其中22倒截瘫完全恢复,6例部分恢复;另脊柱结核完全治愈。结论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治疗失败的原因为:抗结核治疗不合理;合并它处结核:多椎体结核;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不合理;手术减压范围不够以及脊髓神经结核和脊髓受压变性等情况。成功的关键是: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彻底地减除病灶对脊髓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脊柱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刘汉凤,陈慧,牟淑玲我院于1986~1994年6月共收治脊术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39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26例。我们对不同年龄组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一般心理反应与心...  相似文献   

3.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应用经胸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入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 4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取同期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 8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术前临床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术前临床情  相似文献   

4.
脊柱结核发病率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胸椎结核仅次于腰椎结核,但较颈椎结核发病率高,达39.6%左右。胸椎结核常导致椎体破坏,造成脊柱后凸畸形、椎管受压,影响脊柱稳定性。经过多年的探索,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胸椎骨质破坏可导致胸椎畸形和截瘫,胸椎结核较腰椎结核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植骨融合、矫正后凸畸形。为降低胸椎结核致残率,构建脊柱稳定性,开展植骨内固定术和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工作成为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环节,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5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肋横突病灶清除、前侧方减压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肋横突病灶清除、前侧方减压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40例。36例接受一期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无脊髓、大血管、气管、支气管等损伤。术后胸背痛症状缓解,截瘫症状改善。38例术后神经功能立即有恢复,2周后36例基本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33例基本达到骨性融合,,3例植骨吸收明显。未出现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结论 经肋横突病灶清除、前侧方减压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效果好。术中椎间植骨融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是脊柱结核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干酪、坏死组织、死骨压迫脊髓,导致机体某一平面以下的功能丧失,出现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2003年12月~2005年12月的137名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经过采用心理护理、皮肤评估、褥疮预防和褥疮护理等措施,入院时皮肤完整的113人在住院期间未发生褥疮,有不同程度褥疮的24人中,褥疮治愈21人,褥疮好转3人,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9月1日进入柳州市工人医院的脊髓损伤截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截瘫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加强康复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对改善护患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脊柱外科手术对胸椎/胸腰椎结核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如何防止手术引发椎体移位或脱位的事件发生。方法 本组共8例,女5例,男3例,年龄13-60岁,病变分别位于T3(1case),T4-5(1),T11-12(1),T10-12(1),T8-9(1),T7-8,10-11(1),T7-8(1),T5-6(1),其中5例并发截瘫,手术方式如下:椎板切除减压1例,前外侧减压2例,双侧肋骨横突切除术4例和双侧经胸病灶清除1例。结果 胸椎/胸腰椎结核病人特别是截瘫患者椎体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破坏,有潜在脊柱不稳定,所以椎板切除、后外侧椎管切除减压等,按生物力学分析必将进一步导致脊柱不稳定,招致功能性节段(FSU)移位5例,脱位3例,从而出现脊髓神经症状或截瘫加重。结论 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术、后外侧椎管减压和先后进行双侧肋骨横突切除术或双侧椎管减压术,在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患者都不可取。必要时应同期进行椎间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微创剖胸行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胸椎结核椎体破坏并椎旁脓肿、胸椎原发和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9月1日进入柳州市工人医院的脊髓损伤截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截瘫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加强康复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对改善护患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脊柱结核是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情迁延难愈,可致使椎体发生进行性破坏,对脊髓、神经造成压迫,导致截瘫。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被忽视,往往在就诊时疾病已在中晚期,需接受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治疗会产生较多不良负面情绪,而长期的不良情绪会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力,影响治疗效果。舒适护理主要以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为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次研究在我院行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上胸椎结核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67岁,中位年龄49岁;累及椎体38个,平均2.2个;术前选择异烟肼(H)、利福平(R)或利福喷丁(Rft)、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Lfx)组成四联或五联抗结核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时间2~96周,平均10.3周;术后继续行HR(Rft) EZ或HR(Rft) EZLfx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时间12~18个月.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165~300 min,平均(224.11±41.35) min.术中失血量300~1500 ml,平均(752.94±435.70)ml.术后并发症:切口积液4例,褥疮1例.Cobb角术前(23.96±6.67)°,术后(19.21±5.97)°.随访12~30个月,平均14个月,截至末次随访胸椎结核均获得治愈,植骨融合100.00%.结核无复发.10例截瘫患者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均达D级以上.结论 上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可导致骨质破坏、脊柱后凸畸形、脊髓神经受压损伤、甚至截瘫等。目前,微创手术作为针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各种影像学技术实时监控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内镜辅助下治疗、微创切口下治疗脊柱结核等一系列微创手术。作者就脊柱结核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 5 0 % ,其中颈椎约占 5 %、胸椎占 2 5 %、腰骶椎占 2 0 %。脊柱结核较其他病变更易引起脊髓损伤 [1] ,因此有效治疗甚为重要。但目前对已有的治疗方法争议较大。有文献报道可采用 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 ,但该方法在颈椎结核的治疗中尚未见报道。自1 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院共收治 2 3例颈椎、胸椎、腰椎结核患者 ,全部采用 期脊柱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治疗。现分析其临床资料 ,以评价 期手术在不同脊柱节段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并探讨在脊柱结核创面 …  相似文献   

15.
腰椎结核34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部分地区甚至有回升趋势,形势严峻。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变,其原发病一般为肺结核。在脊柱结核中,腰椎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髓受压,导致截瘫等,对人体危害极大。该病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待结核症状控制后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此类病34例,本组34例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18—69岁,中位年龄32.6岁。入院时已有截瘫3例。主要症状是腰椎广泛压痛。X线示椎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68~1982年行手术治疗胸椎结核70例,效果较好。一般资料患者年龄4~67岁,合并截瘫者12例,截瘫时间10天至2个月。其中行单纯病灶清除58例(前路植骨8例),病灶清除及侧前方减压12例。术后随访61例(包括12例截瘫),随访时间为1~10年,其中脊柱病变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是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围术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永久性截瘫或下肢瘫痪。了解脊髓血供的解剖结构、脊髓损伤机制并进行积极预防及治疗可减少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围术期发生永久性截瘫或下肢瘫痪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椎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断为胸椎结核的653例患者病案首页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及实验室检查、手术方案选择等。结果 653例胸椎结核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大[49.0(30.0,62.0)岁]、病程较长[6.0(3.0,12.0)个月]、背痛者较多[78.1%(510/653)],主要依靠组织病理诊断[81.0%(417/515)]。外埠患者[65.7%(429/653)]多于本埠患者[34.3%(224/653)],且本埠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发病率[34.8%(78/224)]高于外埠患者[14.0%(60/429)](χ2=38.330,P<0.001)。中、下段胸椎受累达91.4%(597/653),累及2个椎体者最多[69.5%(454/653)],其次为3个及以上椎体者[28.2%(184/653)],截瘫患者达30.5%(199/653),接受手术治疗者达83.2%(543/653),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者99例(18.2%)。截瘫患者入院时血红细胞沉降率[35.0(16.0,66.3)mm/1h]、贫血[36.7%(73/199)]、接受手术时间[210.0(168.5,250.0)min]和术中出血量[600.0(400.0,1000.0)ml]均明显高于非截瘫组[27.0(11.0,55.5)mm/1h、24.7%(112/454)、201.0(150.0,240.0)min、500.0(400.0,800.0)ml](Z=-2.867,P=0.004;χ2=9.835,P=0.002;Z=-2.494,P=0.013;Z=-3.182,P<0.001)。最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经积极处理均痊愈,好转出院581例(89.0%),转往其他医疗机构继续康复或治疗基础疾病61例(9.3%),截瘫未愈8例(1.2%),死亡3例(0.5%)。结论 胸椎结核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中下胸椎受累及累及2个及以上椎体多见,病理是主要的确诊方式。手术是胸椎结核的重要治疗手段,截瘫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增加,但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截瘫与老年性骨质疏松血清炎症因子及激素水平的差异及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颈脊髓损伤后截瘫的患者30例,同时纳入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然后测定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和激素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脊髓损伤截瘫后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低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均P<0.05)。脊髓损伤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素(TNF)-α水平明显低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女性TNF-α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5)。脊髓损伤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脊髓损伤患者骨碱性磷酸酶(BLAP)水平显著高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男性与女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睾酮水平降低、25-OHD缺乏、脊髓损伤病程是影响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髓损伤截瘫与老年性骨质疏松血清炎症因子及激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睾酮水平降低、25-OHD缺乏、脊髓损伤病程是影响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为青少年,是因为突然急性外伤,各种事故,车祸、摔伤、坠落或其他意外脊髓损伤而导致.预后严重,一般可造成终身残疾.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精神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