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II)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初诊糖尿病组(N组)和糖尿病组(T组),均给于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泵(CSII)治疗1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情况、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提示短期CSII治疗后,N组和T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能良好控制,两组的均有较高血糖达标率、但N组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T组(P0.05)。结论短期CSII治疗能够迅速控制各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血糖的达标率,缩减治疗时间,但N组患者安全性及血糖达标率更高(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胰岛素泵治疗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该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诊的50例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各2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比组患者使用较为常规的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胰岛素用量的调整、血糖达标天数、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血糖都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的天数、糖化血红蛋白要比对比组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既安全又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种不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对2列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评价常规人胰岛素和胰岛素Aspart应用于胰岛素泵的特点.方法对108例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MSII组)、胰岛素泵持续人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组(CSII-R组)和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Aspart输注强化治疗组(CSII-A组),比较血糖治疗达标所需天数、日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频率、泵应用的餐前大剂量和基础量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CSII-R组和CSII-A组血糖达标天数分别为4.7±1.6,4.8±1.2)比MSII组缩短13.8天(P<0.0001),胰岛素用量比MSII组显著减少(均P<0.05),CSII-R组和CSII-A组未发生低血糖,MSII组低血糖发生19人次.血糖治疗达标后至停止泵治疗时,CSII-A组胰岛素基础剂量比CSII-R组显著增多(均数增加14.2%,P<0.05),餐前大剂量显著减少(均数减小17.4%,P<0.05);CSII-A组餐后血糖较CSII-R组显著降低(均数降低1.3mmol/L,P<0.01),前者发生低血糖1人次,后者6人次.结论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快速、稳定、理想地控制血糖的作用,胰岛素Aspart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对重症糖尿病患者行以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择取150例重症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75例)患者行以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行以胰岛素泵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早,胰岛素使用剂量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早,达标率比对照组高,酮体转阴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重症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促进血糖水平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参考组(甘精胰岛素)各为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缩短患者病程,使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其中口服药物治疗18例为A组,预混胰岛素分次注射治疗18例为B组,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0例为C组,对三组病例不同时段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血糖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及单位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组间在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血糖达标率、单位住院费用上差异显著(P0.01);C组在上述参数上明显区别于另外两组(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血糖状态,缩短控糖周期,基层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管理运作程序,提高胰岛素泵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4例磺脲类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2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44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变化及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16周时,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2 h PG、HbAlC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8.
杨瑞平  杨冬莲  李素兰 《内科》2014,(5):529-530
目的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9例,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1例,MS1I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所需胰岛素剂量,平均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和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 CSⅡ组患者胰岛素所需剂量、平均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明显低于MSII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短期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5 8例 ,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 ,泵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加餐前大剂量 ;注射治疗组 3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和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泵治疗组治疗 1个月后换用多次皮下注射方法继续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 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 结果 在第 1个月内 ,泵治疗组和注射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 7 3±3 6 )d和 ( 12 1± 5 8)d〕、血糖波动值〔( 4 4± 1 6 )mmol/L和 ( 6 9± 2 7)mmol/L、胰岛素用量〔( 33 7± 6 3)U/d和 ( 4 2 8± 7 9)U/d〕、低血糖发生率 ( 2次和 14次 )均有明显差别 (P <0 0 1及P <0 0 5 ) ;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差异仍有显著性。 结论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快、更有效、更安全的控制血糖 ,并且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该院100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的相关指标;低血糖事件。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100.00%、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4.11±1.21)d、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4.17±1.41)d、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5.13±0.24)d、治疗后观察组FBG(7.27±1.82)mmol/L、2 hPBG(9.18±2.21)mmol/L、HbA1c(6.21±2.11)%等血糖的相关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后无反复,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其临床效果优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期间给予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运用期间护理模式;比照组(98例):选择基础护理模式展开;实验组(98例):选择基础护理模式+针对性护理模式展开;就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为(5.46±2.19)d,低血糖发生次数为(3.55±1.37)次;比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8.39±2.39)d,低血糖发生次数为(5.19±1.92)次;最终发现,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比照组明显,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比照组明显(P<0.05);护理前,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79±1.39)%;比照组为(8.95±1.42)%;比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22±0.85)%;比照组为(6.21±0.99)%;最终发现,护理前,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于临床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血糖达标时间缩短,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效果显著,最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状态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门诊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眉山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静息心率分为A组(静息心率85次/min,n=50)和B组(静息心率≥85次/min,n=48)。两组患者均在门诊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达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F)评分。结果 A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QOF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降低静息心率有利于提高门诊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南京市社区T2DM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及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56例T2DM患者,评估血糖、血压、血脂达标及DK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现况。结果纳入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分别为42.2%、31.4%、39.4%,三者均达标的为5.7%,合并DKD、DPN的为44.1%、50.4%。糖尿病病程≥5年、BMI≥24 kg/m^2和腹型肥胖患者血糖达标率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型肥胖(OR 1.340,95%CI 1.050~1.710,P=0.018)、糖尿病病程5~10年(OR1.970,95%CI 1.540~2.510,P<0.01)、糖尿病病程≥10年(OR 3.110,95%CI 2.430~3.990,P<0.01)是血糖不达标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65岁、BMI≥28 kg/m^2、糖尿病病程≥10年、血压、血糖不达标是DKD的危险因素;年龄≥65岁是DPN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社区T2DM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综合控制达标率有待提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接诊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和皮下注入胰岛素两种给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03);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t=9.469,P=0.000)、餐后2 h血糖(t=19.555、P=0.000)、糖化血红蛋白(t=14.627,P=0.00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0.00%(8/8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25%(1/80),观察组明显更低(χ~2=5.769,P=0.013)。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胰岛素泵连续给药具有注入有规律、速度均匀等特点,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适应胰岛素,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探讨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意义。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C治疗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arelink糖尿病综合管理软件),双C治疗组(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联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10 d后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达标时间、低血糖情况和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3C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达标天数均优于双C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更好、更安全地调控血糖,提升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减少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7.
将52例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胰岛素泵联合监测治疗模式(CGM+CSII),II组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该组患者监测其指端血糖;比较2组治疗3d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l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3d后CGMS+CSII和CSII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3餐后血糖、晚23:0血糖及凌晨3:00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糖达标率分别为79%和64%,胰岛素泵治疗3d后患者的MBG和MAGE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CGMS十CSII组患者的MBG、MAGE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胰岛素治疗前CGM+CSII组患者1 d发现低血糖次数多于CSII组(P<0.05);治疗3d后CGM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而CSII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能全面提供血糖水平的信息,及时发现和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泵在临床上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血糖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该院门诊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情况以及血糖波动情况,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FPG、2 h PBG、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糖波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波动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灵N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有利于降糖过程中控制血糖平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市水果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6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7.0%或≥7.0%为标准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并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达标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 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患者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 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受到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结合相关因素积极做好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服务要点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40例分两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平均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达标率、护理满意度、降糖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综合组血糖达标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综合组降糖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平均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服务要点及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血糖达标,减少副作用发生,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