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73例,按照患者的认知功能分为正常组(n=62)、轻度组(n=71)和痴呆组(n=40)。比较三组血浆中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及其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分析UA、Hcy及hs-CRP之间的相关性,并筛选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血浆UA、Hcy、hs-CRP表达水平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组和轻度组血浆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痴呆组,而MoCA评分显著高于痴呆组(P0. 05);与轻度组相比,正常组血浆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MoCA评分显著升高(P0. 05);血浆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 712、-0. 722、-0. 701,均P0. 05);血浆UA表达水平与Hcy及hs-CRP呈正相关(r=0. 734、0. 697,均P0. 05),血浆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 709,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浆UA、Hcy及hs-CRP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UA、Hcy及hs-CRP水平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各指标之间联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浆Hcy、CysC水平,并根据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将观察组分为认知功能轻度障碍组(20分≤MoCA评分<26分)16例、认知功能中度障碍组(15分≤MoCA评分<20分)9例、认知功能重度障碍组(MoCA评分<15分)7例。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Hcy、CysC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不断增加,其血浆Hcy、CysC水平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CysC与认知功能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2,0.593,P=0.015,0.022)。结论血浆Hcy、CysC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且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9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0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66例;根据入院2个月时Mo CA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将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改善组40例和认知功能恶化组26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血清IL-6、IL-8水平及Mo CA量表评分,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改善组和认知功能恶化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Mo CA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改善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恶化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8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458、0.386,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且二者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MoCA对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对量表中的8个认知领域11个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5);其中研究组中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CI)发生44例,发生率为84.61%,对照组中MCI发生24例,发生率为48.00%,研究组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38,P<0.05)。研究组患者在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思维、定向力及注意力和集中等方面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2、4.72、3.31、3.29、2.92,均P<0.05)。结论 MoCA可以作为对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和筛查的良好工具,以便较早发现MCI患者,从而在早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防止其延缓发展为痴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清miR-29c-3p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确诊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155例。根据认知功能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6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37例)、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30例)和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组(26例)。检测4组血清中miR-29c-3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因子3(STAT3)mRNA,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iR-29c-3p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年龄、饮酒和吸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各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中miR-29c-3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增加,血清中miR-29c-3p相对表达量降低和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iR-29c-3p为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OR=0.678,P0.001),高STAT3和年龄大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8,P0.001;OR=1.226,P0.001)。结论血清中miR-29c-3p水平降低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LICI)患者的头颅MRI特征。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1例和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20例。按照临床表现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组(LICI组)、腔隙性脑梗死非认知功能障碍组(非LICI组),分析3组间头颅MRI影像学差异。结果与非LICI患者比较,LICI患者的病灶数目更多,病灶体积明显增大(P0.05);病灶位于侧脑室旁白质、丘脑、额叶及左侧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0.05)。LICI组哈氏值较其他2组明显增大,前角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小。LICI组脑白质疏松程度0级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LICI组脑白质疏松程度为4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及非LICI组(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目、体积、部位都会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的存在会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HB)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经认知功能评估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 MCI)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组。测定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高HB组,中HB组,低HB组。记录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B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B、Cys-C、hsCRP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低HB水平较高、中HB组的MOCA得分更低。HB、MOCA在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越低,认知损害越重。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HB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 HB偏低或贫血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认知功能障碍脑小血管病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尼膜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采用蒙特利尔(Mo CA)评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Mo CA评分、血清hsCRP及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 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膜同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更佳,不仅能够降低患者hs-CRP与Hcy水平,且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11~2015-10该院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3例作为脑梗死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26例,IMT增厚组22例,斑块组45例三个亚组,另选择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cy、SUA水平及IMT值,并分析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SU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内各亚组之间血清Hcy、SUA水平及IM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T增厚组和斑块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而斑块组各指标则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IMT值与血清Hcy、SUA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UA水平明显增高,且血清Hcy、SUA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认知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住院脑梗死病人,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分为痴呆组(37例),正常认知组(22例)和轻度认知障碍组(MCI组21例)。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检测Hcy、叶酸、维生素B12。将Hcy分为3个水平:15μmol/L,16μmol/L~30μmol/L,30μmol/L。比较3组患病例数、MMSE及各亚组MMSE评分,分析Hcy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痴呆组与正常认知组Hcy、叶酸、维生素B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痴呆组与MCI组Hcy、叶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Hcy水平亚组MMSE评分记忆力、计算力与注意力、延时回忆、语言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y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15,P 0.05)。痴呆组Hcy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912,P 0.05);MCI组Hcy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35,P 0.05)。Hcy与叶酸呈负相关(r=-0.501,P 0.05),Hcy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463,P 0.05)。结论高Hcy与认知障碍相关,叶酸与维生素B12降低是高Hcy水平的原因,高Hcy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记忆、计算力、语言能力影响认知。  相似文献   

11.
杨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02-4303
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CI)病人具有与其年龄不相符的轻度记忆认知损伤,但仍不满足痴呆诊断标准,目前将其归为过渡为痴呆前的认知功能障碍期〔1〕。临床上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LI)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MLI对于MCI进展为痴呆是否具有相关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报道显示MCI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动态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方法对照组(57例)为未发生脑梗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组(73例)则包括腔隙性脑梗死31例、小面积脑梗死19例、大面积脑梗死23例。空腹状态下检测对照组的血清Hcy、hs-CRP、NSE,动态监测脑梗死组发病后第2d、第4d、第6d、第13d的空腹血清Hcy、hs-CRP、NSE。结果 (1)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各亚组发病后第2d的血清Hcy、hs-CRP、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2d,脑梗死组各亚组之间血清Hcy、hsCRP、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血清Hcy、hs-CRP、NSE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P0.05),小面积脑梗死血清Hcy、hs-CRP、NSE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5)。(2)脑梗死组各亚组动态监测不同时间点之间血清Hcy、hs-CRP、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各亚组血清Hcy在发病后第6d达到峰值,hsCRP在发病后第2d即为峰值,NSE在发病后第4d达到峰值。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hs-CRP、NSE在发病初期即明显升高,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应用这些指标评估病情时应注意发病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时程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腔隙性脑梗死至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时间间隔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病程范围2~15(4.42±1.24)年,中位数4年。与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比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后至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时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接受正规治疗较未接受正规治疗明显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时程(P0.01)。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可以使腔隙性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时程缩短;经正规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较未接受正规治疗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时程延长。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后,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过程中具有累积效应,有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能够延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背景既往关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水平与大动脉脑梗死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二者与小穿通动脉闭塞所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Hcy、SUA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12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住院且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纤维蛋白原(FIB)、Hcy、SUA},Hcy、SUA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Hcy、SUA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1)试验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者所占比例及TC、LDL-C、Lp(a)、Hcy、SUA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有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及TG、Apo-A、Apo-B、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OR=0.941,95%CI(0.889,0.996)〕、SUA〔OR=0.992,95%CI(0.988,0.996)〕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Hcy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95%CI(0.642,0.769)〕,最佳截断值为8.93μmol/L,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39.8%,Youden指数为0.330;SUA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0.659,0.777)〕,最佳截断值为251μmol/L,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60.2%,Youden指数为0.349。结论 Hcy、SUA水平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二者对腔隙性脑梗死均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脑白质病变(WML)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1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IR指数;评估其认知功能,在MRI上判断WML级别,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中IR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WML级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痴呆组中IR指数、年龄、WML级别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且较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ML组与非WML组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总分以及除抽象以外的两量表各分项认知功能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与非IR组在MoCA总分、MMSE总分、语言、即刻记忆、语言和视空间能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象、注意力和计算力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IR、HbA1c、WML级别是MCI的危险因素;IR、年龄、WML级别是痴呆的危险因素。WML会明显损害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功能。IR会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即刻记忆、语言和视空间能力受损,并会明显损害其抽象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 CA)北京版筛查农村老人轻度认知损害(MCI)的应用价值,探讨Mo CA筛查农村MCI患者的分界值。方法随机选取泰安市2 150位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效调查人数为1 971例,分为正常组(1 185例)、MCI组(651例)、痴呆组(135例)。Mo CA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估后进行Mo CA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计算Mo CA筛查MCI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Kappa值、约登指数,并选取最佳分界值。结果 Mo CA总分和MMSE总分相关性很好(r=0.737,PO.001);经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o CA得分值≥15为正常,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0.986。结论 Mo CA得分与MMSE得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使用Mo CA量表筛查农村MCI患者,推荐15分为该类人群MCI的分界值,建议调整Mo CA量表部分条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HD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脑小血管病患者335例,根据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253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82例,检测Hcy及HDL水平,比较各项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I组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Hcy和HDL是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1)。血清Hcy与MoCA总分、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评分呈负相关(r=-0.237、-0.136、-0.174、-0.150、-0.201,P0.05,P0.01);HDL与MoCA总分、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命名及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呈正相关(r=0.424、0.286、0.130、0.338、0.151、0.265、0.176、0.263,P0.05,P0.01)。结论 Hcy和HDL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早期检测患者血清Hcy和HDL水平,可能有助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叠综合征(OS)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8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OS伴认知障碍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依达拉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BDNF水平及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和Mo 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1.240,P0.05),血清BDNF水平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62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与依达拉奉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及心脏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降低血清Hcy水平、升高BDNF水平而改善OS伴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血管闭塞性卒中(SAO)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53例,根据颅脑CT、MRI检查结果分为SAO组127例和非SAO组126例,并根据SAO分型将SAO组患者分为两个亚组,即缺血性脑白质疏松(ILA)组91例和单纯性腔隙性脑梗死(ILI)组36例。比较ILI组、ILA组、非SAO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并比较SAO组和非SAO组患者Mo CA各领域评分,分析Fazekas量表总分与MMSE评分、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ILA组患者MMSE评分和Mo CA评分低于ILI组、非SAO组(P0.05),而ILI组与非SA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O组患者Mo CA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延迟回忆能力及定向能力领域评分均低于非SAO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O组患者Fazekas量表总分与MMSE评分(r=-0.518,P=0.001)、Mo CA评分(r=-0.712,P=0.000)均呈负相关。结论 SAO患者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且ILA患者较ILI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SAO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6~2015-02在该院住院的VaD患者46例、同期收治的非痴呆性脑梗死患者50例以及同龄健康者40名。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VaD患者划分严重程度。观察各组血浆中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其与Va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VaD组及非痴呆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VaD组血浆Hcy水平高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P0.05),VaD组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和健康组(P0.05),痴呆程度轻、中、重组Hcy浓度逐次升高,叶酸及维生素B_(12)浓度逐次降低(P0.05)。结论血浆Hcy浓度和Va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高Hcy血症可能是导致VaD的危险因素之一,检测Hcy水平有助于VaD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