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每日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并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数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梗死半球内Bcl-2、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分析各指标mRNA含量。结果依达拉奉可改善MCAO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并减少海马区神经元凋亡;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缺血半球Bcl-2蛋白及Bcl-2 mRNA含量升高,Bax蛋白及Bax mRNA含量降低,VEGF蛋白及VEGF mRN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增加海马区神经元,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1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依达拉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15天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第15天时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吴开毅  刘南午 《山东医药》2011,51(43):95-9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纤溶酶溶栓、疗程7d,观察组同时应用依达拉奉治疗14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0.8%、总有效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对照组分别为53.8%、69.2%及26.9%,组间比较P〈0.01或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15 d和治疗后30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并监测心、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30 d治疗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乏力、易倦。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之勇  曾琦  邢柏 《山东医药》2009,49(24):78-79
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综合疗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和单用纤溶酶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对照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PT、APTT、Fig、D-D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除PT外的其余3项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PTT为35.44 s±2.37 s,Fig为3.25 g/L±0.37 g/L,D-D为583.1 ng/mL±103.5 ng/mL。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拟通过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颈动脉内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国内未见相同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血流动力学中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最低血流速率(Vd)、收缩期最高血流速率(Vs)与平均血流速率(Vm);炎症因子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AOPP、MDA、SOD、IL-8、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RI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PI、Vd、Vs、Vm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且GC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炎症与脑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解放军171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初发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依达拉奉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均治疗14d。比较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血清VEGF、Hcy、BDNF及NG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vs 71.4%,P0.05)。2组治疗后VEGF、BDNF及N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VEGF、BDNF及N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3例发病6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行r-tpA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静滴。术后行脑血管DSA检查评价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影像学疗效),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观察两组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再通率及E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有2例发生脑出血、1例死亡(P〉0.05)。结论 早期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周秋华 《山东医药》2011,51(45):82-8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静滴,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静滴,疗程均为14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和血清hs-CRP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缺血区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ACI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96例发病1h ̄72h内就诊,头颅CT证实,梗死灶体积≤10cm3,并排除脑梗死性出血。将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依达拉奉和针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和/或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并在治疗前、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的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尤其是依达拉奉和针刺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62±2.50)与对照组(20.07±2.87)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有关,加用针刺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年1—12月58例脑梗死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临床治疗前后疗效以欧洲卒中评分(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GCS及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促进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意识障碍改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于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选择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天,疗程为14d。治疗前和治疗第7d、第14d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和疗效评价。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7d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致残率及死亡率高。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肯定,已在较多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但由于患者就医时大多已错过溶栓机会,只能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我科在常规抗血小板、清除氧自由基等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男77例,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择醒脑静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疗效比较理想,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F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NSE、hs-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NSE、hs-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凝血功能,降低Hcy、NSE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2例符合纳入标准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照组给予rt-PA治疗.以欧洲脑梗死临床神经缺损评分标准(ESS)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后7、14、21 d的ESS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6%)明显优于对照组(61.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出凝血检查和不良反应比较,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就诊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脑卒中量表(ESS)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E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升高(P<0.05);且治疗4 d及14 d后治疗组的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AD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出现2例皮疹,未处理患者自行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发热、颅内出血或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依达拉奉相比,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