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抗病毒治疗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治疗思路从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逆转录酶到抑制蛋白酶,目前又开发出抑制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与受体结合的病毒包膜蛋白以及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核酸中所需要的整合酶药物。 相似文献
2.
文献报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肠结核很少,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不典型,易误诊.本文对1例手术证实为合并肠结核的AIDS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AIDS继发肠病的诊断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并收住肺结核病患者10 81人 ,其中 AIDS并肺结核者共有 15人 ,占 1.4% ,现将后者的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4例 ,女 1例 ,最大年龄 40岁 ,最小年龄2 1岁 ,平均 2 9岁 ;有吸毒史者 13例 ;性乱史 1例 ;病史最长达八月 ,最短二十余天。1.2 15例病人均有乏力、发热、消瘦 ,13例有咳嗽、咳痰。其中咯血 2例 ;四肢麻木 1例 ;腹泻 4例 ;右侧肢体偏瘫 1例 ;浅表淋巴结肿大 4例 ;口腔有霉菌菌落 2例 ;甲癣 1例 ;全身皮疹 1例 ;下肢水肿 2例 ;阴茎糜烂 1例 ;肺部可闻及罗音 8例 ;腹膜… 相似文献
4.
儿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 ,13岁。因发热、咳嗽 1月余 ,伴腹泻、皮疹半月余于 2 0 0 0年 2月 2 2日收入院。患儿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波动在 3 8~ 3 9.5°C之间 ,伴咳嗽、纳差、消瘦明显。在当地医院按“肺炎”、“肺结核”给予抗生素及抗痨药物治疗 1个月症状无改善。近半月余出现腹泻 ,大便呈黄色稀水样 ,无脓血。颈部及躯干部出现疱疹样丘疹 ,瘙痒明显 ,当地医院按“水痘”治疗后 ,皮疹逐渐结痂 ,但体温仍在 3 8.5°C以上 ,皮疹反复出现且逐渐增多。患儿 5年前曾因外伤行手术时在当地输血 2次。入院体检 :体温3 9°C ,体重 2 6kg。…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逐年增多,但其潜伏期长,临床症状及体征繁杂且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我院风湿免疫科今年收治2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误诊为白塞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8岁。主诉体重下降,进食困难。外院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见全食管粘膜凹凸不平,怀疑食管癌来我院。内镜检查时发现,患者口腔、咽喉部、声带及全食管粘膜均有严重的霉菌感染,未发现食管癌变迹象,见图1、图2。当即考虑如此严重的霉菌感染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细究病史,患者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状3月余,治疗无效,进食困难疼痛,体重明显下降1月余。结合临床表现,高度怀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的可能。嘱患者抽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接受联合抗病毒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蛋白酶、逆转录酶及蛋白酶切割位点的耐药基因变异。方法 利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7例接受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儿的血浆中扩增HIV的蛋白酶、逆转录酶、gag和部分pol基因,直接将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或克隆后测序,分析测序结果,确定耐药基因变异。结果 有6例患者发生了多位点蛋白酶和逆转录酶耐药基因变异,其中2例患者在发生多位点蛋白酶和逆转录酶耐药基因变异的基础上出现了gag蛋白酶切割位点的耐药基因变异。结论 大部分长时间(33~106个月)接受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儿体内HIV发生了蛋白酶和逆转录酶耐药基因变异,其中只有少数患儿的HIV发生了gag蛋白酶切割位点的耐药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例 1 患者男性 ,2 8岁 ,1999年 12月开始出现持续畏寒、发热 3个月余入院。承认有吸毒史。查体 :体温39 0℃ ,全身皮肤脓疱疹 ,头面部可见广泛密集分布的 0 3~ 0 5cm皮肤丘疹 ,颈部皮肤可见溃疡 ,口腔黏膜广泛溃疡 ,牙龈肿胀。胸片示 :双肺感染。血常规 :白细胞 3 0×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2 ,淋巴细胞 0 16 ,血红蛋白 4 6g/L ,痰培养为白色念珠菌 ,3次血培养均为马尔尼菲青霉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检测多次阳性 (广东省艾滋病监测检验中心确认 ) ,确诊后未治疗自动出院。例 2 患者男性 ,38岁 ,发热咳嗽 2 0天 ,活动后气…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卡波济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维吾尔族,于2 0 0 1年8月3日以“间歇性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伴乏力,胸痛1周”为主诉来诊。既往有吸毒史(1994年7月始口吸,1996年7月始静脉吸毒,已戒毒1年余) ,1年前患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治疗半个月,出院后服抗结核药4个月。体检:体温38.0℃,脉搏12 0次/min ,呼吸2 6次/min ,血压80 /5 0mmHg(1mmHg=0 .133kPa) ,体重4 4kg(1年前体重70kg) ,贫血貌,消瘦,全身皮肤散在斑丘疹,有抓痕,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睑皮肤见一0 .5cm×1.5cm形状不规则略隆起的青紫色斑块,质中等,无触痛,压之不褪色(自述1年前初发现时,色红,黄豆大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学特征。方法对278例AIDS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贫血、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的发生率依次是90.2%、84.5%、41.0%、38.4%、10.0%,贫血患者中正细胞性贫血和类型不明确的贫血分别占40.0%、32.6%。结论贫血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是AIDS患者外周血重要的细胞学特征,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性质以正细胞贫血多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结核感染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u HZ Zhang YX Zhou ZQ Ye HH Zhao QX Wang H Wang FX Jia WQ Sun HQ Jiang XY Ding LM Su Y He Y Maimaitiaili W Yibaguli A Sun XF Liu BR Hu YD Tang W Zhou BP Cao YZ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4):280-283
目的了解中国内地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概况,总结分析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格收集中国内地不同省份的9家医院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者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者241例,以男性(75.9%)青壮年为主。新疆和云南以静脉注射毒品感染为主,其他省市以输血及血制品(上海、河南、山西闻喜县)和性传播(福州、上海、深圳、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多。单纯肺结核占59.3%,肺外结核21.2%,肺内合并肺外结核19.5%。痰结核培养阳性率2.9%,痰抗酸染色阳性率9.5%,胸水或脑脊液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10.8%,PPD大多显示阴性或弱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有76.8%,〈100个/μl的有58.5%。80.5%的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69.7%的患者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存活203例(84.2%),死亡38例(15.8%)。结论9家医院的241例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者以肺结核为多,临床表现多样,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免疫功能差。结核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阳性率低,对诊断帮助不大。虽然大多数患者接受HAART和(或)抗结核治疗,但病死率达15.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对1000例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进行问诊、体检及理化检查,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筛选出CD4+T淋巴细胞<400/μl、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400拷贝/ml并有消化系统损害的72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 AIDS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为1.4%-98.6%不等,其中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变71例(98.6%),肝胆胰病变59例(81.9%).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进行性消瘦、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机会性感染、恶性病变、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结论 AIDS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HIV直接损害、机会性感染、肿瘤及免疫病理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30余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其发病已从早期认知的心肌、心包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到近年出现的外周血管炎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药物相关的感染、炎症、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后者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病因和危险因素HIV感染和抗病毒治疗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肺部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常不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为了解其特点,特将近些年来确诊的10例AIDS的肺部感染作回顾性临床分析。1.一般资料:1991年2月~2000年5月经作血清学抗艾滋病抗体阳性而确诊的AIDS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1-70岁(平均43.8岁),详见表1。2.肺部发病情况:(1)症状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其中3例发生呼吸衰竭(2例死亡),以肺部感染为首发表现者9例(9/10),(2)胸部X线(或CT)表现:全部病例均有渗出、浸润、空洞、…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10例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110例患者中机会性感染49例(44.5%),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BV/HCV)感染26例(23.6%),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ITP)20例(18.2%),药物相关骨髓抑制7例(6.4%),AIDS相关肿瘤及其他疾病8例(7.3%)。以血小板减少为HIV/AIDS首发临床表现者10例。82.7%(91/110)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68.2%)或白细胞减少(58.2%)。81.3%的HIV-ITP患者对激素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敏感,治疗无效或复发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缓慢上升。结论:HIV/AIDS患者血小板减少常见病因有机会性感染、合并HBV/HCV感染、HIV-ITP、药物相关骨髓抑制等。HIV-ITP可为HIV/AIDS患者首要临床表现,其根本治疗措施为抗病毒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同时合并贫血和(或)白细胞减少,多重血液学异常预示病情严重,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广泛推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已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传染病,目前AIDS患者生存期延长,预期寿命已接近一般人群。目前中国面临着一个庞大的AIDS群体,AIDS的疾病谱已由机会性感染逐渐转变为非AIDS相关性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AIDS人群中常见的肺部疾病[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趋于老龄化,我国老年AIDS患者数量更是急剧上升,AIDS患者易患COPD,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研究AIDS与COPD之间作用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就AIDS合并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胃黏膜组织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分布、数量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伴有消化道症状的AIDS患者35例,对照组为HIV-1阴性者10例,均进行胃镜检查.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HIV-1 LTR、gag基因的双链cDNA探针,对胃黏膜组织冰冻切片采取核酸原位杂交法观察HIV感染情况,并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涂片对比.结果 ①AIDS患者胃镜下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AIDS患者临床消化道症状、胃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未见明显特征性.②AIDS患者胃黏膜组织内HIV阳性显色多见于单个核细胞(MMC)中,胃黏膜上皮、腺上皮细胞和问质细胞中亦有阳性杂交信号.③胃窦黏膜组织与胃体黏膜组织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IDS患者胃黏膜HIV阳性率为(1.97±3.25)%,AIDS未治疗组与HAART治疗组各组间胃窦和胃体部HIV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BMC中HIV总阳性细胞率为(12.38±9.17)%;AIDS未治疗组PBMC中HIV阳性细胞率为(19.37±9.23)%,AIDS治疗1~4年组为(4.25±3.4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是HIV感染的靶部位之一,HAART治疗对AIDS患者胃黏膜感染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心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5):209-210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的心脏损伤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2 0 0 0年间收治的 2 5例 A I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 5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Q- T间期延长及 ST- T改变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增大 ,射血分数降低 ,临床上多死于循环、呼吸衰竭。结论 :心脏损伤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相关心肌病变 ,也是 AIDS致死的主要原因 ,尽早地对A IDS患者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监测 ,对治疗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以提高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确诊率和疗效,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62例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AIDS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人院患者占同期入院患者的9.8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呕吐、肢体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和头晕等。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32.26%);神经梅毒和结核性脑膜炎各8例(12.90%);HIV脑病/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5例(8.06%);弓形体脑病4例(6.45%);巨细胞病毒脑炎并神经根炎2例(3.23%);4例经脑活体组织检查,3例分别诊断为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伯基特淋巴瘤和组织胞浆菌病(各占1.61%),1例病原仍不明;脊髓炎、疱疹病毒脑炎和颅内占位病变各1例(各占1.61%);原因不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14.52%)。经治疗,43例(69.35%)病情好转,10例(16.13%)放弃治疗,5例(8.06%)死亡,无变化4例(6.45%)。结论 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原因复杂,临床确诊困难。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呕吐、肢体障碍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和神经梅毒。尽可能查找病原学依据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