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确评价和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诸骏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1-322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 ,已是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每天诊疗工作遇到必须处理的问题。近年来 ,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不少进展 ,主要在非药物治疗方面 ,包括除颤、起搏、消融、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可以解决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治疗 ,但是大部分心律失常还需用药物治疗。应该承认 ,近 2 0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品种发展甚少 ,不少新品种由于安全性的原因而开发受限制。近 5年来上市的新药仅有伊布利特、多非利特 ,以针对房性心律失常为主要用途。因此 ,抗心律失…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用于治疗心房纤维性颤动 (房颤 )已逾百年。 2 0世纪 2 0年代用奎尼丁治疗房颤有效 ,心电图示传导减慢 ,复极延长 ,但有 3%患者猝死。 2 0世纪50年代以后 ,由于心肌细胞电生理学和电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发现了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1 972年Singh和 Vaugham William根据药物对离子通道和受体的作用 ,将之分成 4类 : 类是钠通道阻滞剂 , 类是β-受体阻滞剂 , 类是钾通道阻滞剂 , 类是钙通道阻滞剂。 1 974年 Singh和 Hauswirth将 类分为 a, b 两个亚类。 1 985年 Harrison又根据Campbell的实验研究 ,再加入 c类。 VaughamWilliam… 相似文献
3.
4.
5.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某些患者中应用时,在特定病程中或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出现用药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更加恶化.有的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后果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机生命,增加病死率.因此,在抗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正确及时识别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采取相应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何安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3)
心律失常是引起各种心脏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病死率更高.因此欲使心血管疾病总的病死率下降,必须降低心律失常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9.
李霞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3):307-309
心律失常使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也不少见。其他原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相似文献
10.
近半个世纪以来,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新药研发整体进展缓慢,鲜有新药上市。但近几年来,AAD的新分类和新靶点不断涌现,促进了AAD的研发热度;同时,传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也更加明确,定位更加清晰,提升了临床医生对心律失常患者精准治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心律失常药物既能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同时又具有潜在的使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引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的作用,后者称之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文献报道几乎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促发致心律失常作用。1989年开始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是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眼用恩卡胺(encamide)或氟卡胺(flecainide)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疾病 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病 目的 比较胺碘酮、氟卡因、普罗帕酮在复杂心律失常并器质性心脏病患治疗中的长期效益风险比,并研究这些药物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复律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宁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4(1):46-49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一常见心律失常 ,且随年龄增加 ,至今缺少有效的处理措施 ,成为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社会课题。房颤发生后不同程度地损伤心脏。房颤使心房收缩力丧失 ,减低心室收缩后期流入心室的血流 ,也妨碍房室瓣的关闭和协调 ,这些都减低心排出量 ,在老年人或已有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可诱发心力衰竭。其次 ,房颤突发时心室率往往快速 ,>1 1 0次 /min,除产生症状外也影响血流动力学。长期心室率 >1 0 0次 /min可能是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的一个因素。在电生理学及组织学上 ,房颤必然引起心房重构 ,严重时成为不可逆性。扩大的心房内血流… 相似文献
15.
<正> 心律失常的治疗可概括为二方面,即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虽然近年来非药物治疗迅速发展,但绝大部分病人仍然是依赖药物治疗为主.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认识和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以前、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16.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总被引:481,自引:5,他引:48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36
199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制订了心律失常的临床对策 ,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3年第 1期[1] ,至今历时 8年。在此期间 ,心律失常治疗取得明显进展。不少新药面世 ,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重新评价了原有药物。结果表明 ,有无器质性疾病、心脏病的性质和心功能状态等 ,都能影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迅速发展 ,室上性和一些室性心律失常可被射频消融治愈。近年来 ,国内有关的专业学会制订了起搏治疗、消融治疗等指南或建议 ,至今仍有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反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新的治疗手段如肺静脉消融等已经有所进展,但是对于很多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治疗仍然很重要。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包括:(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常用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2)允许心房颤动存在,通过减慢房室结传导控制心室率,常用Ⅱ类、Ⅳ类和洋地黄类药物。本文回顾了传统的治疗心房颤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对近年来关注较多的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路音强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1996,5(3):70-71
抗心律失常药物效应的监测和评定是临床实践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药物效应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大多数搞心律失常药有效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为取得最佳效应,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监测手段,明确疗效标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临床难题,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内的联合治疗是现阶段减少复发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启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6):444-446
正1984年Vaughan Williams根据药物作用的电生理特征将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分为4类,一直沿用至今~([1]),该分类将AAD分为四大类:Ⅰ类为快钠通道(I_(Na))阻滞剂,根据药物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不同,又分为Ⅰa、Ⅰb及Ⅰc三个亚类;Ⅱ类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Ⅲ类药物主要为延迟整流K~+通道(IK)阻滞剂;Ⅳ类为L型Ca~(2+)通道(I_(CaL))阻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