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留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TCD的变化。方法: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体针组。头针组41例采用头穴留针法,取穴百会、四神聪、玉枕、天柱、风池;体针组根据患者病情辨证选取肢体穴位进行针刺。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TCD变化。结果:头针组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87.8%;体针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有效率占63.4%。两组疗效及TCD改善情况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穴留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突出,可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予口服尼莫地平片.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柔肝补髓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收入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针刺结合柔肝补髓汤治疗,对照组用西比宁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总体疗效及平衡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体疗效、平衡功能改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柔肝补髓法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平衡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2组疗程均为lO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A、RVA、BA的血流速度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洁 《陕西中医》2009,30(6):675-675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红景天、黄芪、赤芍、丹参、葛根、川芎、白术、天麻、半夏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并设对照组采用眩晕停口服治疗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脑汤治疗4周。治疗后,评价两组的总体疗效、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Vm和PI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眩晕症状,亦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和血管搏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宏勋 《河南中医》2011,31(5):546-54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和TCD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眩晕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南京金陵制药)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37例子常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和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TCD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眩晕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条件的8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静脉注射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以改变血黏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林沛 《中医研究》2011,24(5):46-4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和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5.83%,对照组有效率占71.88%,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刺五加60mL、维脑路通0.6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天。治疗组33例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改善眩晕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80例椎基底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口服眩晕宁为治疗组,口服培他司啶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后眩晕程度评级及经颅多谱勒(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作用。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28例,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位;药物组27例,单纯口服尼麦角林片;针药组28例,以前2组方法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并做治疗前后TCD血流平均速度比较。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05);针药组治疗前后TCD血流平均速度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袁建平  王秀丽  李强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30-1230,1243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尼莫地理及阿司匹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它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均优于财照组.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4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20 mL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脑血流显著改善,TCD检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95.65%,与对照组82.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缓解其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选用强力定眩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TCD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眩晕程度、眩晕频率、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脑循环血流量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且临床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36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及灯盏细辛并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流速度(TCD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在BA、VA的Vd、Vm上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血流速度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予天丹通络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丁咯地尔注射液静滴,治疗14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9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