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后路手术治疗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年,下腰痛、神经根病症状、间歇性跛行、直腰困难等明显缓解,腰椎前凸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植骨生长满意。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伴马尾神经损伤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首先对马尾神经损伤和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发病、临床症状、常规治疗等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再结合2009年到2012年间患伴马尾神经损伤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6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研究伴马尾神经损伤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治疗.结果 6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治疗后3例患者感觉恢复正常,2例患者还有轻度的麻木感,1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但仍表现出轻度的尿失禁等症状.结论 通过对本组患者患病及治疗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伴马尾神经损伤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疾病早期的治疗效果最好,随着病情的加重,其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恢复效果也会逐渐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腰痛症状改善时间、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自2005牟10月至2011牟3月对1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椎管彻底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相应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分析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矫正率为40.3%.腰腿痛消失,下肢麻木症状减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7.5个月.植骨融合良好,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均无丢失.结论 对于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掌握合适的手术适应症,后路彻底减压,内固定矫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接受腰椎体间融合术后实行相应护理。结果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些部分发生横向弯曲的畸形.按病因学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和退变性脊柱侧凸等.脊柱侧凸多发生于胸椎和腰椎,涉及的脊柱节段可长可短.近年来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常会引起体态变化、腰背疼痛、跛行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公众大多对退变性脊柱侧凸缺乏基本认识,因而可能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截骨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意义.方法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将患者分型:A型,C7铅垂线偏距骶骨中垂线<3 cm;B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凹侧>3 cm;C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凸侧>3 cm.结果 A型10例,B型 20例,C型6例.A型和B型后路顶椎区凸侧入路截骨矫形术,C型后路截骨水平在主弯远端.随访无丢失.结论 截骨矫形后平衡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以及治疗现状.方法 选取75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其中男25例,女性50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对我院的腰椎退变性滑脱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性治疗,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结论 对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不稳的诊断,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17例,女2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术后40例临床患者完全复位,恢复椎间高度,骨融合。术后随访12~15个月,月平均14.3个月,优26例,良13例,可1例。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确切方法,植骨融合率高,术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腰椎机械活动与日常生活~([1])。随着腰椎融合术的发展,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已广泛应用于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2])。本研究通过比较TLIF与P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指导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文山 《现代保健》2012,(32):111-11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潜式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效果,优占67.9%,良占17.9%,尚可占10.7%,差占3.6%,优良率为85.7%。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好,但要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随机选择18例符合腰椎退变性测弯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9例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纳入研究组。剩余9例采取植入物置入内固定,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JOA评分效果较对照组好,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55.6%(P<0.05)。结论: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使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后能有效提高矫正率,有效提高JOA的评分效果,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析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策略.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行后路手术治疗的27例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其中18例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9例因存在腰椎滑脱采用360°融合.结果 27例患者随访12个月,主观满意度为88.9%(24/27),Oswestry评分为(21.54±1.95)%;22例患者随访24个月,主观满意度为86.4%(19/22),Oswestry评分为(24.26±2.32)%.术后12、24个月Oswestry评分较术前的(57.83±2.71)%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弯冠状位Cobb角矫正率为47.2%;腰椎前凸角度从术前的23.6°±8.3°改善至术后的43.8°±9.1°.围手术期1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1例术后3个月出现螺钉松动.结论 在充分减压、改善腰椎前凸角度情况下,采用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术腰椎复位且行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与椎体间自体髂骨融合术,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术后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JOA评分显效55例(88.71%)、有效4例(6.45%),总有效率为95.16%。滑脱复位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解剖复位55例(88.71%)、有效4例(6.45%),恢复各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融合疗效评价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疗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加关节突V型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应用后路椎管减压加关节突V型截骨术治疗的42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年龄(65±4.5)岁,病史(8.5±6.2)年,腰弯Cobb角32.4。±3.7°。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腰弯cobb角(°)、胸腰段后凸及腰椎前凸Cobb角(°)、腰3、腰4椎体倾斜度(°)、顶椎偏距(cm)、躯干偏移及经c7椎体中心的铅垂线距S1后上缘的距离(cm)。根据JOA评分标准判断随访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29±9.5)个月。术后早期:冠状面Cobb角较术前平均矫正17.9°±3.3°(矫正率55%),胸腰段后凸较术前矫正3.8°±1.6°(矫正率51%),腰椎前凸较术前平均增加13.4°±4.9°,顶椎偏距及腰3、腰4椎体倾斜度较术前分别矫正(1.9±0.7)cm、4.1°±1.3°、5.4°±2.6°,患者的冠、矢状面平衡较术前明显改善[(分别矫正(1.8±1.0)cm、(3.6±1.1)cm]。末次随访显示:冠状面Cobb角矫正丢失2.4°±0.5°,胸腰段后凸Cobb角矫正丢失2.6°±1.1°,矢状面矫正丢失(1.2±0.4)cm,无一例假关节形成,疗效优良率84%。结论对于腰弯Cobb角不超过70°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椎管减压加关节突V型截骨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矢状面平衡,总体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不稳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不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回访6~24个月,平均回访时间20个月。优:20例。良:15例。差: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对于腰椎退变性滑脱,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目前外科治疗痔病的微创方法,为临床外科痔病的手术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现代微创治疗方法,探讨各种微创方式的理论依据,总结不同微创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结果:现代医学治疗痔病已向保留肛垫的结构、复位肛垫的方向转变,各个阶段、不同症状的痔病适用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各种微创治疗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结论:痔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有其相应的适应证,不同阶段的痔病应根据症状来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或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男35例,女31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2.4岁。结果 62例获随访,时间8个月~38个月,平均18.3个月,治疗效果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治疗评分标准,本组术后优良率为87.1%。结论腰椎后路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曾心一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522-152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手术适应征及技巧。方法对本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后路椎间盘镜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NaKai标准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无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其它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7%。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较好方法,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和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