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文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6):421-422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5例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注意保护供区皮肤。术后护理采取合适体位,严密观察移植皮瓣的情况,以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做好呼吸道、口腔、负压引流及饮食的护理。结果:4例患者皮瓣成活,1例失败。结论:对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癌半舌切除术后局部缺损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半舌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8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全部成活,供皮区及取皮区均I期愈合,修复后,舌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前臂游离皮瓣解剖结构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是理想的舌再造修复皮瓣,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1年以来利用游离皮瓣修复加术前、术后放疗综合治疗肿瘤性皮肤缺损22例,术后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最长时间6年,最短2年,末发现病灶复发及转移灶,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为研究目的。对28例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手术的患者首先进行术前的心理安慰护理和准备护理工作,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从患肢安置、皮瓣观察、术后锻炼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28例患者皮瓣成活率比较高,伤口愈合良好,活动正常。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8年9月我科为1例左足背缺损并感染的患者,行左足背扩创加脐旁游离皮瓣转移修复术,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5岁,于1998年9月驾车时不慎翻车致使左足背开放性外伤,左足背软组织缺损18×15 cm,肌腱裸露,左足多发性跖骨骨折。在当地医院治疗12天,损伤处远端继发性坏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舌缺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皮瓣移植的成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肿瘤,经常会造成颌面部缺损。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不仅能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可以建立起患者较好的容貌、心态和树立起生活信心。我科自2001年3月~2004年12月共对36例患者施行了显微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提高前臂预成皮瓣整复术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供区的皮肤保护,口腔装备,术后环境准备和卧位,皮瓣观察,切口护理,饮食和口腔护理进行评价.结果:预成皮瓣正常成活,色泽红润如期修复腭部缺损.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前臂预成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分析运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某院42例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采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方法治疗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30例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结扎、单侧吻合的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从效果看,72例均进行0.3~1.5年的随访显示,对照组优良率36.7%;观察组优良率85.7%.从术后恢复看,对照组治疗1周后6例皮肤坏死,其中2例出现真菌感染,经过抗真菌感染后末端仍坏死,予以截指.有28例出现外形凹陷,色泽较深,8例出现感觉和屈伸功能障碍.观察组治疗1周后未出现皮肤坏死,有1例出现真菌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有30例色泽稍暗,外形均满意,1例出现感觉障碍.两组以上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0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30例小腿跟腱及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双蒂腓肠肌皮瓣组)16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法组)1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3±4.5)min、术后感染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及膝和髁关节正常活动率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次手术及出院后再次出现跟腱断裂的患者比例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手术方法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Abbe瓣、Estlaader瓣和Bernard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唇癌患者20例,根据患者缺损部位及缺损大小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分别采取Abbe瓣、Estlaader瓣和Bernard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总分41分,术后3个月总分57分,术后6个月总分70分,术后1个月总分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总分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be瓣、Estlaader瓣和Bernard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均有自身的优点,需根据患者缺损部位、缺损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适合的方法,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情况及其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9月在某院接受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术的257例患者进行SSI易感因素监测,项目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性质、ASA评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等。分别在术后1、3、6个月随访3次,跟踪调查不同时段SSI发生情况。结果257例患者发生SSI 46例(17.90%),均为深部切口感染;其中19例(41.30%)感染发生在住院期间,27例(58.70%)为出院后随访发现的感染,供区未发生感染。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5~34 d,中位数为11 d。易感因素监测中除骨组织皮瓣手术术中抗菌药物给药时间(术中≤110 min给药)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SSI发生率较高,且较多发生在出院后,临床应重视,加强术后随访;同时针对易感因素进行干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降低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宋巍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32-33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将2002~2004年某院所收住的57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分为两组,分别称为改进组和传统组.改进组21例采用了预防皮瓣坏死的综合方法,传统组36例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置管引流,胸带加压包扎.将两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传统组皮瓣坏死率为39%,改进组皮瓣坏死率为5%,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漏,腋下置管引流,将皮瓣缝合固定于胸壁.合适的压力胸带加压包扎.皮瓣缝合不带张力,合理的皮瓣厚度及术后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近节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应用近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0例(30指),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9 ~ 58岁,平均(36±12)岁。其中指腹缺损伴指骨外露12例,指尖皮肤软组织伴甲床远端及末节指骨远端少量缺损8例,指尖皮肤及甲床缺损5例,甲床大部分缺损伴末节指骨远端少量缺损5例。创面缺损范围为3.0 cm×1.5 cm ~ 2.0 cm×0.5 cm。按照指端缺损面积设计皮瓣大小,皮瓣蒂部为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筋膜组织,旋转点最远不超过远指间关节平面,旋转皮瓣及蒂部180°逆行修复指端缺损,供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术后对皮瓣外形、感觉和手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观察评价。
结果术后30例(30指)皮瓣25指顺利成活,5指术后起张力性水泡,拆线换药后表皮脱痂愈合。术后随访2~12个月,皮瓣修复外观及质地良好,患者对皮瓣及伤指外观满意,患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两点辨别率为4~12 mm。
结论近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明确,切取灵活方便,不牺牲指固有动脉,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