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解毒通络”法治疗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肝损害(消渴肝病)、糖尿病肾病等,取得了较之传统方法(滋阴清热,补肾)无可比拟的疗效。“解毒通络”法方中常用的药物不外榛花、黄连、黄芪、大黄、黄芩、茵陈蒿、丹参、土茯苓,为进一步探讨该法  相似文献   

2.
龚胜仪  赵荣 《四川中医》2007,25(3):27-27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损害肝脏的疑难病证,我们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总结出以“气虚浊毒”为重要病理因素,从而确立了以“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化浊”为主要治疗法则,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杨栗山"升降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升降散源于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为治暑良方,后经杨栗山阐发,遂成治温名方。该方由大黄、姜黄、蝉蜕、僵蚕、米酒、蜂蜜等6味组成。方用僵蚕为君,取其轻浮而升,能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辟一切怫郁邪气,用之“以清化而升阳”;蝉蜕为清虚之品,涤热解毒,用之“以清虚而散火”为臣;二药相伍,清热散火解毒,又“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寒无毒,祛邪伐恶,行气散瘀而辟疫,用之为佐;大黄大寒无毒,上下通行,上抑亢盛之阳,下导蕴结之热邪,用之为使。此二药既伐恶逐秽辟疫,又“降阴中之浊阴”。四药之外,籍以米酒性热味辛之通达之力,使其诸药作用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周皮毛,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用之为引;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清热润燥,用之为导。六药合用,使疫邪之流毒顿清,三焦气机升降得复。因此,此方被杨氏视为疗温之总方,主要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症见憎寒壮热,头痛咽肿,烦渴引饮等,疗效确切,深受医家所推崇。近年来该方除运用于热病治疗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儿、皮肤、五官等科的临床,辨证用之,均获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是由子宫、输卵管、卵巢等位于骨盆腔内的生殖器官感染而引起的炎症,隶属于中医学“带下”、“痛经”、“癥瘕”等范畴。由于本病临床多见,并且治疗棘手,我们采用清热利湿化瘀法,以自拟“妇炎清”治疗本病9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广兰 《养生月刊》2007,28(3):217-219
历代皇帝都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中做着长生不老之梦,神仙方士们始终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而世人却在五彩缤纷的人生长河中,找到一个不老人生的“密码”,那就是“三心二意”。所谓的“三心”是:信心、善心、童心,“二意”即“无意”、“有意”。  相似文献   

6.
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最早提出“甘苦合化利小便”法,即甘寒养阴药配伍苦寒清热药治疗热灼阴伤之小便不利。本文对《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理,探讨其作用机制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针灸"八法"     
“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方药施治,笔者认为,此“八法”同样适用于针灸的临床运用,且能提高疗效。1汗法1·1发散风寒取大椎、风池、合谷,用平补平泻手法,后溪用烧山火手法,使其产生热感发汗。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  相似文献   

8.
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伤寒论》中反映外感病发展的病机、病势且具有辨证意义的原文入手,探讨“传”经、“经尽”、“再经”、“过经”的内涵及辨证意义。结论:(1)“传”经,提示邪气波及或递转他经。前者指部分邪气内传他经;后者指邪气离表而尽转他经。(2)“经尽”,寓示病势转归的两种形式。一是指邪离本经而转入下一经的趋势,即“再经”;二是指邪气尽离本经而转愈的趋势,即“经不传”。(3)“过经”有两种情形:一为由表入里而病进;二为由阴转阳而病退。前者泛指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的病性转变;后者指病由太阴转入阳明而转愈。  相似文献   

9.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永顺 《光明中医》2004,19(2):38-39
“中风”又名“卒中” ,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 ,病情急骤凶险 ,病后痊愈者很少 ,常遗留下严重的语言、智能、运动等功能障碍 ,其临床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特别高 ,古人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 ,对中风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 摄生保健 ,防患于未然1 1 调情志 ,和喜怒 :五志过极 ,精神创伤 ,暴怒、惊恐、大喜等 ,可使气机逆乱 ,气、火、痰、瘀裹挟上迫而发卒中。调和情志 ,泰然处世 ,则无中风之虞。1 2 节饮食 ,戒烟酒 :过食肥甘厚味 ,嗜烟酗酒 ,均可生痰化热 ,损伤脏腑 ,阻滞脉络 ,气血运行受阻而为中风。若能改变这…  相似文献   

11.
王兆荣 《河南中医》2006,26(5):59-59
“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有,如《伤寒论》:“……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又如《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从古至今,医者用之,无不见效。笔者据“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说,从反面提出“通大便所以实小便”的假说,这也是历代医家无人提及的观点。经本人十余年临床验证,运用此理论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遗尿、尿不禁、夜尿过多等小便清长症确有疗效,故认为该理论站得住脚。在此,笔者提出来,供医道同仁探讨。1理论根据相同“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和“通大便所以实小便”理…  相似文献   

12.
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皆归咎于“内虚邪中”。《灵枢》曰:“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曰:“经脉空虚,贼邪不泄……正气引邪,僻不遂。”治以侯氏黑散,补益气血,驱散外邪。名的《千金》大、小续命汤即循此方而演绎之。金元以后。诸医家渐倡内因立论。河间主“心火暴盛”.东垣倡“正气自虚”,丹溪言“湿痰生热”,张景岳论“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缪希雍称“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多,与外来风邪迥别”。治疗上,诸家俱从泻心火、滋肾水、益气化痰、养阴清热人手。  相似文献   

13.
文田 《养生月刊》2006,27(8):738-739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人们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从而保证身体健康。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不觅仙方觅睡方”,怎样才能“安睡入眠度良宵,一觉醒来是黎明”呢?我认为做到“六须”、“六忌”非常有必要。六须:1.睡前须梳头。最好梳到头皮发红、发热。梳头有助于头部血液流畅,促人早睡。2.睡前须洗脚。洗脚对大脑是个良好的刺激,用热水洗脚能使血液下行,起到促进入睡和消除疲劳的作用。3.睡前须刷牙。刷牙不仅可消除口腔积物,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  相似文献   

14.
说"魂"话"魄"     
“魂”与“魄”虽皆可用以表示精神、神志等,但就本义而言,有“阴”与“阳”之分。中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许多名词术语及理念,既发端于先民对“魂”、“魄”不同初始义的认识,又促进了其词义的外延。  相似文献   

15.
王微 《四川中医》2006,24(8):89-9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确立“通乳散”对促进产妇通乳下乳、减缓产后乳房胀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设试验组100例,使用“通乳散”;对照组60例为空白对照,观察两组在通乳时间、乳汁量、乳房胀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乳散”能显著提早产妇乳汁分泌时间、增加乳汁分泌量、减少乳房胀痛发生率及减轻疼痛程度。结论:“通乳散”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少和减轻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6.
周平方 《养生月刊》2007,28(5):416-417
也许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吧?自退休后乐而不疲的就是每天要“逛一圈、聊一阵”,夫人在家尊称我为“嚼咀鬼”。不可想象:在“夕阳红”的生活中,无“聊”的日子怎打发!夸张一点说,本人是“一天不聊问题多,两天不聊走下坡,三天不聊没法活。”也合该咱“聊  相似文献   

17.
自《内经》以来,历代在对有关喘证病机、证治的认识过程中,促进了“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肾主纳气”的形成发展脉络可分为4个阶段:(1)先秦秦汉时期——提出“喘出于肾”,并创用补肾法治喘;(2)宋金元时期——以 “肾虚不能收气归元”阐释喘证病机,并提出“肾纳气”说;(3)明清时期——确立喘证以肺实肾虚为纲的证治体系;(4)近代——阐发喘证肾虚冲气上逆之病机。“肾主纳气”理论的确立是历代医家治喘经验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从“察同”、“察异”的东西方科学认识事物的不同取向入手,对“肝肾同源”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肝肾同源”理论追求对事物的共性认识,对指导“肝肾同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察异”的不足也带来忽视肝、肾个性的弊端,尤其是“肝”之个性的忽视。  相似文献   

19.
"迎随补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笑菲 《河南中医》2004,24(11):11-12
迎随补泻之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 :“逆而夺之 ,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此外 ,《灵枢·小针解》 :“迎而夺之者 ,泻也 ;追而济之者 ,补也。”更进一步指出了“迎泻”、“随补”之意。但由于《内经》成书年代久远 ,而且文字简练 ,至于具体操作时如何“迎” ,如何“泻”却无从得知。后世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亲身实践体验 ,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认识 ,但究其所言“迎随补泻”之意 ,似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 候时补泻 视“迎随补泻”为一种候经脉气血盛衰…  相似文献   

20.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该文通过对芍药属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