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每年有大量终末期肾病病人等待进行肾移植治疗,但是由于活体器官捐献受严格的法律限制和逐渐减少的尸体器官来源进一步加重了器官的短缺。每年完成的肾移植例数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等待移植治疗病人的需求。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现阶段解决器官来源问题的科学决策[1]。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以往也称无心跳捐献(non heart beating,NHBD)[2]。临床上通过双肾整块移植(即将儿童供者的两个肾脏整块移植给同一受者)来弥补单个肾脏肾单位的不足,提高移植近期及远期效果。2013年10月我科采用1例6月龄女婴 DCD 的整块双肾,为1例成年女性尿毒症病人进行了肾移植并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器官短缺是全球移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扩大供者来源,缓解日益紧张的器官短缺,回避因脑死亡立法及诊断标准缺位造成的困惑,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推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目的:探讨开展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例儿童心脏死亡肾脏捐献案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4岁男孩,心肺复苏后脑死亡,经过2次两组专家时隔24h按脑死亡判定标准(儿童)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以及阿托品试验结果独立作出判定。捐献者父母对捐献方案知情同意,书面表达捐献意愿,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逐步完成捐献申请、审批、转运、器官维护,以及生命支持治疗撤除、器官切取过程,热缺血时间13min。按年龄、体质量和组织配型结果选择受者,2只肾脏分别植入2例尿毒症受者体内,左肾接受者为13岁女性,右肾接受者为35岁女性,术后未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无移植肾血管栓塞、尿瘘、输尿管梗阻等并发症。术后1年内移植肾由术前7cm增大至10cm,尿蛋白阴性,血肌酐≤60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70-150mL/min。术后至今均未发生严重感染事件,血压正常,无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现生活自理,精神状态好,遵医行为佳。提示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过渡时期解决器官来源的方向之一。必须严格遵守患者救治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规范化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余佳菊 《全科护理》2016,(7):752-753
正近年来肾移植已成为尿毒症和慢性肾脏疾病末期挽救生命和延迟生命的成熟治疗手段,但目前肾源极度短缺,严重影响了肾移植术广泛的临床应用。近几年在国内推行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ac death,DCD)和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是中国移植器官捐献的发展方向[1]。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是早期常见的并发  相似文献   

4.
郭月  徐晶  江莉  陈红  赵体玉 《护理学报》2016,23(16):1-4
目的:探讨设立与实践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专科护士岗位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设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专科护士岗位,选取通过理论与临床实践考核的护士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专科护士。确立其工作目标及工作内容。观察比较设立专科护士岗位前后器官获取手术时间、术后护理时间及器官获取手术量。结果设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专科护士岗位后器官获取手术时间及术后护理时间均短于设立岗位前(P<0.05);器官获取手术量由2013年98例患者增长到2015年176例患者,肝脏捐献数由39个增长到102个,肾脏捐献数由76增长到291个。结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专科护士岗位的设立缩短了器官获取手术时间及术后护理时间,器官获取数量逐年增加,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压力理论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家属面临的伦理问题的指导性意义,缓解供者家属焦虑状态,争取可供移植器官的来源。方法收集我院54例潜在捐献者资料,分析捐献者家属心理压力的来源,探讨压力理论对缓解压力,加强供者家属对伦理问题应对的作用。结果54例潜在捐献者中同意捐献者35例,成功捐献22例。结论压力理论可应用于今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家属管理中,为争取更多可移植器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死亡患者作为器官捐献供体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8例因SAH脑死亡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拟行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回顾总结供体器官获取之前,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监测血压、心率、血气分析、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肌酐、尿素氮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的有效方法.结果 7例供体顺利完成可控性DCD,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常,1例患者因出现肾功能损害放弃捐献.结论 有效的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的脑死亡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器官捐献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也是世界敏感的社会问题[1]。目前临床上器官捐献有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BCD),但由于国情、习惯等,我国器官捐献量较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由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聘任、培训和管理。协调员由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为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发现潜在捐献者、组织协调登记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脑死亡后器官捐献供体的维护及护理。方法总结性分析12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工作的临床资料,制定DCD工作程序,并依据《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完成供体的维护及护理。结果 12例供体共产出器官35个,其中肾脏23个、肝脏11个、心脏1个及角膜8对。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正确及时的器官维护及护理是DCD工作的重要程序,在器官切取前将供体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可确保器官的顺利捐献。  相似文献   

9.
背景:心脏死亡捐献是国内现阶段解决器官来源的科学决策。国内外对移植器官受者及其家属的相关指标探讨较多,其次为捐献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和伦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基于心脏死亡捐献基础上的供者及家属情况分析探讨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自2011年被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指定为心脏死亡捐献工作第二批试点单位以来的工作经验,汇总供者及其家属的信息,及时审视工作进展并探讨需要改进的方面。方法:以单中心试点工作以来获得的组织经验为基础,结合所接触的供者及其家属的自然状况、社会属性、对心脏死亡捐献的认知等情况,予以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死亡捐献工作已逐步正规化,取得了一定成果,工作中总结了现存问题及普遍误区,以指导下一步工作。总结改进要点如下:①采取具体措施协助供者家属应对传统观念、心理压力及伦理问题。②大力发展与地方医院的交流与合作。③不能疏忽伦理评估与审批。④认真准确及时地上报供者信息,并随时更新受者信息库中的资料。⑤遇到特殊案例应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个案探讨成功或失败的经验。⑥培养心脏死亡捐献团队成员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0.
总结1例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单肾成人肾移植的护理。认为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单肾成人肾移植术后的护理有明显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展开肾移植围术期常规医疗护理外,还应加强对术后的血压、液体管理及潜在并发症、用药等观察与护理,结合供肾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从而保证肾移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肾脏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自2007年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以来,我国年肾移植数量已列全球第二位,每年施行肾移植超过8 000例。我国器官供体的来源是尸体供体和亲属活体供体。随着尸体供体和亲属活体供体的伦理学问题日趋严重,卫生部于2010年出台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相关条例[1],以缓解我国器官移植与供体短缺的矛  相似文献   

12.
张玲 《中国临床护理》2015,7(6):531-533
湖南省自2010年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定为心脏死亡捐献工作试点单位以来,心脏死亡捐献工作已逐步正规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问题及不足,如相关法律、法规、人道主义救助机制有待完善等。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器官捐献与获取模式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DCD器官捐献者家属访谈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的病因及影响家属捐献的心理因素。方法潜在捐献者符合Maas-tricht分类中第Ⅲ类标准或中国Ⅲ类标准。结果2010年3月~2011年12月访谈潜在捐献者67例,同意捐献者17例,成功捐献器官16例。结论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社会的认可,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和捐献意识的提高是基础,协调员的坚持与付出,有关部门的支持是器官捐献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肝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组因参与糖原分解或合成代谢的酶缺乏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有研究报道,肝移植是重症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在部分肝移植中心,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 ]。现儿童肝移植供体来源主要为亲属或成人活体肝移植[ ],但成人供体来源有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 ],因此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成为儿童肝移植供体来源的出路[ ]。当前在国内供肝大多是成人捐献,儿童DCD供肝避免了肝断面带来的技术难度和术后相关并发症,而且儿童间供受体肝移植更符合儿童生理生长发育需要,是儿童肝移植的理想供体来源[6]。  相似文献   

15.
李洁  谢轶  姚惠琴  陈美芳  唐正远 《护理研究》2014,(35):4434-4435
<正>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可有效增加移植供者的数量,在国际上倍受关注[1]。肾脏作为DCD的重要捐献器官,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20%~80%)以及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发生率为15%~25%)作为DCD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增加了移植肾急性排斥(AR)的发生率,并影响人/肾存活率。2011年9月—2011年11月,我科共施行8例DCD肾  相似文献   

16.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cardiacdeath,DCD)近年来发展迅速,数量不断增加,DCD供体评估方法不断完善,相应器官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化,其肝肾移植效果也逐渐与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braindeath,DBD)接近,本文就DCD供体评估及器官保护与其肝肾移植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肾联合获取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8例DCD肝肾联合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器官捐献者中,25例同时捐献肝脏和双侧肾脏,3例只捐献肾脏,共计获取25个肝脏用于移植,获取的56个肾脏一对在获取过程中未能灌洗弃用,其余54个均用于移植。移植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器官获取在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与普通的亲属活体和尸体器官获取有很大的差别,整个手术过程时时处处体现对DCD供者的敬意是手术实施的前提,完善的术前用物准备和精准、迅速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参与协调的潜在心脏死亡遗体器官捐献(DCD)案例,探讨影响家属决定亲属器官捐献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对51例潜在捐献者家属进行开放式访谈,探讨协调介入时间和环境、协调员的专业水平、家属对脑死亡及捐献流程信息的了解、家庭组成对家属捐献决定的影响.[结果]成功捐献的案例,协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肺获取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及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开展DCD以来5例供肺获取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包括供肺获取手术的术前用物准备、手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的配合以及手术配合的相关体会。结果:5例供肺获取中,1例因感染、局部浸润弃用,2例行双肺肺移植,1例用于矽肺患者右肺移植,1例经器官捐献系统转运于外院进行双肺移植,移植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良好的供肺灌注及保存,团结协作、精准熟练的术中配合是供肺获取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并从2013年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成为尸体器官唯一合法来源。在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围绕人体器官捐献的系列流程,开展规范化管理和不断创新器官捐献者器官保护、安全转运的方式方法,是改善捐献器官质量和器官移植受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器官捐献供者价值最大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