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两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在婴儿群体中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3~5月龄的健康婴儿600例分成2组,每组300例,第1组婴儿接种国产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组婴儿接种进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观察两组婴儿进行免疫接种后1周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进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率1.0%,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0.7%;国产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率4.0%,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5.7%。结论:进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率和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比国产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注射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如何护理的方法 .方法:抽取我中心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3687例,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预防接种儿童3687有657例产生预防接种反应,反应主要以发热和接种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硬结为主。结论:为减少注射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接种前要对儿童健康状况做有效的评估,接种时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严格掌握注射深度,规范操作流程,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昌市使用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南昌市 2010 - 2015 年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到的与接种百白破疫苗有关的 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数据。结果 南昌市 2010 - 2015年共报告与接种百白破疫苗有关的 AEFI 病例 275例,报告发生率为15.90/10 万,男女性别比为 2.31∶1,多发生在第4剂次和接种后≤1 d。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233例,报告发生率为 15.90/10 万,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0例,报告发生率为 2.31/10 万,过敏性皮疹最多,有 24例,报告发生率为 1.39/10万。结论 南昌市使用的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寻找减少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上海市南汇区各级免疫预防机构收集的接种后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合计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52 572剂次,发生不良反应137例,发生率为0.26%。其中2005年9~12月百白破三联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0%,2006年为0.27%,2007年1~6月为0.21%(P<0.05);接种第1剂次为0.11%,第2剂次为0.28%,第3剂次为0.24%,第4剂次为0.47%(P<0.01);接种全细胞疫苗(DTwP)为0.33%,接种无细胞疫苗(DTaP)为0.18%(P<0.01)。[结论]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国产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在大人群(IV期临床试验)接种中的安全性,为国产EV71灭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提供参考。方法按自愿自费知情同意原则,在北京市朝阳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按程序接种国产EV71疫苗的25 995名6~71月龄常住健康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于受种婴幼儿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共免疫2剂次,观察受种婴幼儿每剂接种后30 min的即时反应,并通过接种医生电话访视或法定监护人收集受种婴幼儿每剂接种后30 d内的全身、局部和其他不良事件记录在《不良事件主动监测登记表》上,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指导原则》对注射部位红肿、注射部位硬结、发热进行分级,同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的25 995名婴幼儿共计接种国产EV71疫苗52 260剂次,接种共发生总不良事件1 730例次,发生率为3.31%。其中,全身、局部和其他不良事件分别为1 178、516和36例次,发生率分别为2.25%、0.99%和0.07%;在注射部位红肿、注射部位硬结、发热等不良事件中,1、2和3级不良事件分别为362、537和36例次,发生率分别为0.69%、1.03%和0.07%,未见≥4级及罕见和极罕见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均经药物或门诊治疗痊愈。结论国产EV71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寻找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0~2006年重庆市涪陵某社区计划免疫门诊收集的接种后不良反应个案调查处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2000~2006年,合计接种9种疫苗25254剂次,发生不良反应676例,平均发生率为2.68%,最高是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为20.99%,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率为3.18%(P<0.01),发生的类型主要是局部或全身的中、强反应,中、强反应中以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接种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儿1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婴儿接种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婴儿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婴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第二门诊部所属地段人口有29962人,共有24个居委,七岁以下儿童2981人。在开展冷链运转过程中,每周开展接种两次,1990年2~5月期间,开展百白破接种(疫苗批号:898-3及898-5),属四苗联合免疫常规接种程序,共接种了适龄儿童791人,注射后引起接种部位转为严重的硬结,肿胀,个别发生无菌脓疡,计10例,发生率为1.26%。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后,大多为接种第二针或第三针,个别为加强针,接种后2至3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东莞市南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8 448名婴幼儿为例,将这些婴幼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婴幼儿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基于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加入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记录、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护理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反应(AEFI的情况。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选择4528例接种百白破疫苗者,统计发生AEFI的病例,并按照不同剂次,分析AEFI的发生时间、症状等。结果:①139例发生AEFI,发生率为3.06%(139/4528),均为肌内注射,以上臂三角肌为接种部位,136例为一般反应,3例异常反应,占2.16%(3/139)。②139例AEFI病例,75例男,64例女,29例6个月,16例6-18个月,94例18个月,45例前3次剂次,94例第4剂次。③临床上,139例AEFI病例以局部红肿、发热、局部硬结为显著表现,且第4剂次发生率显著高于第1、2、3剂次。结论:百白破疫苗安全性高,百白破疫苗接种次数越多,AEFI的发生机率随之增加,临床上,需加强防范干预,减少AEFI现象,并加大百白破疫苗接种宣传力度,高效开展百白破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5):707-708
目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 000名3~12月龄儿童,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0例。A组接种后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儿童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影响。结果护理后,A组出现4例强不良反应,10例中不良反应,17例弱不良反应;B组出现3例弱不良反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0%,明显低于A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60%,显著低于A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百白破疫苗的接种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热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在社区接种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预防性护理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的3~6岁儿童,观察接种疫苗后7天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将全体儿童按居委会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预防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不同组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评估预防性护理的效果。结果 8 353名儿童接种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其中发热反应为2.55%,局部红肿硬结为1.81%,其它异常反应为0.89%。预防性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常规护理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护理组儿童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预防性护理组的不良反应比常规护理组轻。结论 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较好,可以在适龄儿童中进行推广接种。同时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改变优先接种部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为人群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20年9月—2022年8月苏州市吴江区百白破疫苗AEFI监测数据,并选择同时段吴江区所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百白破疫苗的接种信息,对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臀部接种AEFI报告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接种部位(P<0.05);加强免疫AEFI报告发生率明显高于基础免疫(P<0.05);不同接种部位接种后发生AEFI的临床症状以局部红肿为主,局部红肿、局部硬结、瘙痒及其他症状(嗜睡、异常哭闹等)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种部位局部红肿反应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前外侧接种红肿严重程度低于其他接种部位(P<0.05),上臂三角肌接种后局部红肿强反应(>5.0 cm)明显高于臀部(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不同部位接种后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大腿前外侧接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郑俐敏 《现代保健》2014,(36):129-130
目的:分析百日咳疫苗及其免疫接种问题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对1386例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无细胞组719例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 P);全细胞组667例儿童接种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w P),记录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防治措施,将所得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386例儿童接种第1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0.01%),接种第2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至0.72%,接种第3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23%);全细胞组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细胞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百日咳疫苗接种率可显著降低百日咳疾病发生率,接种过程中应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治相关不良反应,保障接种儿童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迎春 《中国校医》2013,27(4):258-258,260
目的观察百白破疫苗在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中的接种反应。方法接种年龄选择2006年1月出生,并在2008年12月31日前百白破4针次接种的儿童280名,接种部位和接种剂量,冷链管理均严格按规范化门诊进行。结果随着接种剂次的增加反应的发生率也增多。结论正确选择注射部位,严格掌握注射指征及禁忌证,硬结反应可以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16.
1984~1996年,我院职工子女计划免疫接种1200人次,其中15例发生异常反应,发生率达1.25%,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和脓疱等,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在15例异常反应患儿中,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1180人次,发生接种部位血管神经性水肿14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与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wP)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差异。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 214名接种DTaP者发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例,反应率12.86/10万;62 182名接种DTwP者发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4例,反应率86.84/10万;DTwP反应发生率高于DT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TaP的接种副反应较DTwP低、安全性好,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时最好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  相似文献   

18.
全细胞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wDTP)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接种wDTP后24、48、72h,由村计免医生主动上门随访受试者,接种后第4天始至观察期终止(接种后1个月),采用自动报告的方式记录疫苗接种后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8.86%,以弱反应居多;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12.13%,少数儿童有疼痛、瘙痒、烧灼、淋巴疼痛等局部症状。结论wDTP接种反应是计划免疫各类疫苗中不良反应最多的一种,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强预防接种的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程序,认真做好体检、接种、留察工作,规范疫苗供应渠道和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确保疫苗质量。有条件的地区,推荐用无细胞百白破制剂(aDTP)代替wDTP。  相似文献   

19.
徐丽丽 《工企医刊》2013,26(2):152-153
百白破疫苗在接种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红肿硬结,在接种工作中提高认识改进接种技术,采取各种措施能有效的减少红肿硬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热痛、发痒和硬结是其常见的接种反应,处理不当,极易形成无菌性脓疡,不仅给受种儿童带来痛苦,而且给儿童家长带来烦恼,也容易造成接种纠纷。为此,笔者针对近2年来73例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的局部加重反应,应用自拟“硝黄化瘀散”外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