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成了纯钛两段式简状光面和筒状螺旋种植体,将两种种植体种植在狗的下前磨牙区,观察5个月。结果表明,在观察期间内牙龈无炎症,种植体稳固;Χ片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间没有间隙;镜下可见牙龈和种植体间形成上皮附着样结构,骨组织与种植体表面大多呈骨性愈合,简内为骨组织所充满,壁孔处有骨小梁将内外骨段相连。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弹性模量为53GPa,78GPa,110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果 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紧密接触,其间无阴影,种植体颈周骨组织未见吸收。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接触,无间隙,均形成了骨整合界面。结论 本实验中所研制的53GPa,78GPa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为开发新的种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弹性模量为53 GPa、78 GPa、110 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果]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紧密接触,其间无阴影,种植体颈周骨组织未见吸收。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接触,无间隙,均形成了骨整合界面。[结论]本实验中所研制的53 GPa、78 GPa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为开发新的种植体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即刻种植修复 1 6例 ,男性 1 1例 ,女性 5例 ;年龄 32~ 57岁。植入牙种植体 2 0枚。其中柱状螺旋种植体 4枚 ,叶状种植体 1 6枚。前牙区植入种植体 8枚 ,双尖牙区 1 2枚。患者缺牙数均在 2枚以下。1 .2 材料种植体选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生产的纯钛螺旋体、叶状种植体及种植器械。1 .3 病例选择全身情况良好无种植牙禁忌症患者 ,口内检查残根根尖处无瘘道 , °松动 ,无牙周袋。常规摄全景片 ,骨组织密度适中 ,全部牙牙周健康 ,根尖周围有不透光区。1 .4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单 ,拔除患牙 ,以…  相似文献   

5.
钛是一种稀有金属。目前钛制作成牙种植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本文报告应用国产叶状、螺旋状两类种植体对106颗牙齿进行了种植。通过2至于20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有98颗效果良好,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2.45%。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个关于种植体界面愈合的生物力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种植体界面的愈合过程。方法建立种植体,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种植体界面在功能载荷作用下的塑建改建过程。结果种植体界面皮质骨部分和松质骨部分在愈合阶段结束后,骨化率分别达到89%和56%,在功能阶段,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化率达到61%和94%(垂直载荷)或43%和96%(垂直载荷加侧向载荷)。结论计算结果与临床观察基本一致,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主要由过应力引起,种植体底部的不愈合由低应力引起,侧向载荷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刘丽  何福明 《浙江医学》2000,22(11):653-655
目的 比较不同种植体骨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采用氧化钛涂层有螺纹及无螺纹和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三种钛基牙种植体植入狗股骨,然后分别在术后1月、2月、3月、4月取出种植骨段,用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作组织学观察和计算骨接触率。结果 术后各时间段HA涂层组骨接触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均P〈0.01);HA涂层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骨组织代替;无螺纹组早期骨愈合情况优  相似文献   

8.
何林 《华夏医学》2001,14(2):252-253
Branemark[1 ]等在 195 2年已开始了牙科种植体的研究 ,并于 196 5年应用于临床。现在钛种植体已广泛地应用到口腔医学的各个分科中 ,并且越来越受到牙科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笔者将钛种植体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些介绍。1 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钛金属是一种具有高度化学活性的金属 ,但其表面极易氧化而形成惰性的氧化膜 ,因而能与机体形成良好而稳定的生物相容关系 ,为相当理想的生物性种植材料。据不少学者研究认为 ,钛金属在生物组织中的反应为阴性 ,具有良好的组织耐受性 ,无论其临床效果还是组织学原理均令人满意 [2 ,3 ]。光镜下 (30 …  相似文献   

9.
牙种植体植入后的骨愈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只体重2.5-3.0kg的新西兰白兔用于研究牙种植体植入后的早期新骨形成。钛合金种植体樾入胫骨干骺端的前内侧面。术后每周分别给动物注射四环素、二甲酚橙和茜草素络合酮以标记新骨。结果表明种植体植入后可引起邻近部分骨坏死、吸收,然后出现新骨形成和改建。在42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BMP)促进钛种植体(Ti)植入产疗颌骨后种植体与宿主骨间界面的骨结合作用。方法 16只经过60Gy^60Co照射下颌骨后6个月的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8只植入BMP-Ti复合型种植体为实验组,8只植入Ti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于植入术后2、4、8周和12周对种植体-宿主骨界面进行扫描电镜及X线能谱分析观察。结果 实验组植入界面新骨生成较对照组早。12周时,实验组植入界面呈骨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钛种植体种植在管状骨中骨愈合界面及其力学的变化规律. 方法 应用新西兰兔制备种植体动物模型,分别在种植后3,6月采用X线摄片、钛种植体组织块切片以及钛种植体组织块力学检测等方法,观察纯钛种植体在管状骨的骨愈合界面. 结果 光镜下钛种植体-管状骨愈合界面在种植后的3,6月均无纤维组织生长;骨-钛界面结合紧密;骨-钛界面均无炎症反应;钛种植体力学测试均>500 g. 结论 钛种植体种植在管状骨中亦可形成良好的界面愈合,植入后3月和6月骨-钛界面愈合情况无明显区别,力学测试均达到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微弧氧化工艺处理纯钛种植体构建粗化、活化的种植体表面,并对其表面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将纯钛种植体在一定电压和电解液配方中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观察微弧氧化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表面的结构和形态特征。【结果】 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种植体表面含有丰富的钙磷元素,其中Ca/P和Ca/Ti比例分别是1.73和0.76。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紧密(64.5 ± 2.2)MPa,表层氧化膜明显可见许多胞状孔穴凹陷,疏松多孔,靠近钛基体的较表层致密,而且表面主要有晶红石,锐钛矿存在,具有较高的表面能。 【结论】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处理纯钛种植体后可以得到富含钙磷元素,表面疏松多孔,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一定梯度的、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表面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微弧氧化工艺处理纯钛种植体构建粗化、活化的种植体表面,并对其表面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纯钛种植体在一定电压和电解液配方中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观察微弧氧化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表面的结构和形态特征。【结果】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种植体表面含有丰富的钙磷元素,其中Ca/P和Ca/Ti比例分别是1.73和0.76。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紧密(64.5±2.2)MPa,表层氧化膜明显可见许多胞状孔穴凹陷,疏松多孔,靠近钛基体的较表层致密,而且表面主要有晶红石,锐钛矿存在,具有较高的表面能。【结论】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处理纯钛种植体后可以得到富含钙磷元素,表面疏松多孔,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一定梯度的、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表面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5.
曾小凡 《海南医学》2000,11(3):50-50
钛人工牙根种植技术是将种植体植入到缺失牙区的牙槽骨内作为根基修复缺失牙使义齿获得固位以恢复发音和咀嚼功能的.在国内近几年才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此项新科技称为镶牙技术的一场革命,它代表着失牙修复的发展方向和希望.钛种植体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良好.种植义齿体积小、美观舒适,不影响发音,咀嚼效能等均似真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牙龈纤维组织在即刻非埋置型纯钛种植体上的附着情况。方法:将兔子上下颌中切牙拔除,采用非埋置型、即刻种植方法,2月后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基质沿种植体表面的环形微螺纹分布,纤维组织主要呈环形和斜形附着于种植体表面。结论:种植体表面的纤维组织能够作为生物学袖口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纯钛种植体表面经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工艺处理后的成骨效能。【方法】将36枚(18枚纯钛种植体为对照组,18枚微弧氧化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为研究组)植入9只成年Beggle犬下颌骨内,使种植体在无负荷的条件下愈合。采用扫描电镜、顶出实验、光学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定量组织形态学评价等方法,对植入4周、8周和12周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界面特点进行观察测量和评估,实验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种植体都产生骨结合,但扫描电镜和光学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微弧氧化组比纯钛对照组成骨更早,骨形成量更多;计算机定量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微弧氧化组12周的骨—种植体结合率是65.85%,高于纯钛对照组的7.37%;顶出实验结果显示,两组种植体结合力随时间逐渐升高,同组之间不同时间点的骨结合力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微弧氧化组的4周、8周和12周的骨结合力分别是71.4,147.2和266.3MPa,远远高于对照纯钛组的4.3,7.1和11.8MPa。【结论】纯钛种植体经微弧氧化工艺处理后可以提高其表面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还表明经微弧氧化处理过...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国产一段式叶状钛牙种植体为54例患者口内缺牙区作64颗种植术,观察8 ̄62月,除3例失败外,均获成功。一段式叶状钛牙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价廉和早期修复的特点,种植义齿的成功与适应证的选择及缺牙区局部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报告叶状一段式钛牙种植体修复部分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1993~1996年接受叶状一段式钛牙种植的患者79例108枚牙种术后作种植记录卡片,并于术后1周、1月、2月、3月、6月及每间隔一年定期复查植体周围骨质情况、植体的固位和稳定情况等,并作记录,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时间一年者108枚,成功率93.5%;二年者42枚,成功率92.9%;三年者18枚,成功率88.9%。结论叶状一段式钛牙种植义齿作为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其近期疗效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评体羟基磷灰石(HA)烧结涂层的钛075(Ti-75)合金种植体(HATI)的生物学性能与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应用穿皮质骨种植模型,以纯钛种植体(PTI)作对照,在双侧犬股骨内种植HATI和PTI共32 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处死动物取村。应用组织学、定量组织学、推出试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情况和剪切强度。结果:HATI与PTI均与骨组织形成了骨性结合,HATI的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