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99mTc连续动态显像对20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颌下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颌下腺结石时,腺体的摄取和分泌功能均有明显降低,结石的大小及腺体的感染程度是影响腺体功能的主要因素。摄取功能和分泌功能通常发生同步降低,早期病例则只表现为分泌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下腺腺体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临床资料。颌下腺腺体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颌下腺侧位片确诊。结果:行腺体摘除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刮善,未见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总者行腺体结石摘除术与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实行颌下腺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在三对大涎腺中,颌下腺结石最常见,约占80%~90%。腮腺次之,舌下腺极为罕见。它的发生,可导致腺体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颌下腺结石症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上怀疑有颌下腺肿块或颌下腺结石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探查发现颌下腺腺体内及主导管内有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并可准确描述结石位置以及健侧与患侧观察颌下腺腺体形态、回声改变情况,明确腺体炎症程度。结论: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结石症检出结石的阳性率高,不仅可以了解结石的具体位置,同时可以了解腺体炎症程度,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愈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此法具有无创性,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资料。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下颌横断黯片确诊。结果行导管取石术后,临床阻塞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患者行导管取石术辅助腺体按摩及合理使用催涎剂与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行下颌下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的临床和病理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颌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颌下腺结石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雅琴 《吉林医学》2008,29(16):1396-1397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颁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颌下腺为三大唾液腺之一 ,70 %的唾液是由颌下腺分泌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 :颌下腺是典型的外分泌腺。但是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 ;颌下腺也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器官之一 ,因此 ,颌下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为主要病理生理的疾病 ,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胰岛素以外的内分泌紊乱 ,本文对于颌下腺在糖尿病时功能及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情况给予综述。1 颌下腺的正常形态结构及分泌功能光镜下 ,颌下腺实质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分泌部以浆液性腺泡为主 ,少数为混合性腺泡或粘液性腺泡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及异物声像图,分析其特点,经手术或内镜取石治疗后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观察56例均见结石,下颌下腺主导管结石32例;下颌下腺-腺管交界处结石15例;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9例。其中导管扩张51例,不扩张5例,提示手术与超声诊断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以较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颌下腺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颌下腺涎腺结石患者,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锥形束CT(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29.0 mm。结论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失神经支配腺体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失神经支配腺体的病理变化,探讨其分泌机制.方法:在摘除泪腺建立家兔角结膜干燥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于移植术后分别对不同时间失神经支配腺体组织切片行HE染色、S-100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制做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移植后早期可见腺实质部份轻度萎缩变性样改变,神经节及神经纤维不同程度变性.长期观察腺体结构正常,腺体内可见健康的神经节及神经纤维.电镜观察见腺泡细胞内较多分泌颗粒.结论:移植腺体能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失神经支配腺体未见萎缩.  相似文献   

13.
唾液对于维持摄食、消化、味觉、语言和保护口腔黏膜等口腔及消化道正常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静息状态下,下颌下腺的分泌量占全唾液量的60%~65%。全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 Sj?gren’ s syndrome )或局部疾病,如慢性下颌下腺炎症和下颌下腺失神经损伤,以及某些治疗后的并发症如头颈部肿瘤行放射治疗等,可导致腺体的分泌功能受损,唾液的分泌量降低,影响进食和吞咽等功能,严重者继发猖獗龋和念珠菌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下颌下腺分泌的靶点,对防治下颌下腺功能低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76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急性颌下腺炎4例;慢性颌下腺炎72例,其中合并颌下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结石14例;合并患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68例。结论高频超声不仅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同时,能清晰显示患侧淋巴结肿大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子硕  李矛  刘瑜  胡超  姚晓波  黄擎 《安徽医学》2022,43(7):791-795
目的 探讨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依次预先给予编码,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能保存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功能保存组采用肿瘤及瘤周腺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腺体完整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效果、生存质量、腺体功能恢复效果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功能保存组手术时间(34.0±6.0)min,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保存组手术切口长(3.8±0.7)cm,较对照组术后疤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保存组中1例出现口干症状,对照组中10例出现口干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中,功能保存组术后外貌、唾液及情绪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健侧和患侧下颌下腺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结果存在时间效应(P<0.05),功能保存组下颌下腺分泌功能于术后3个月达到最低,术后6个月逐步恢复,术后1年患侧下颌下腺分泌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后随访2~5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腺病毒介导AQP1基因治疗涎腺干燥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军  杨彦春 《重庆医学》2005,34(3):323-325
目的为了观察SS涎腺局部AQP1基因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SS动物模型,分别予以AQP1基因重组腺病毒、空病毒载体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各组小鼠饮水量、唾液流率的改变,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颌下腺中AQP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SS小鼠颌下腺腺体破坏、腺泡萎缩变性、腺体分泌功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将AQ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到小鼠颌下腺可以有效提高唾液分泌,从而改善口干症状降低饮水量. 结论空载体对照组与SS组在饮水量、唾液流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腺病毒空载体转染对SS小鼠的唾液分泌无显著影响,说明AQ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对小鼠涎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其携带的AQP1基因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GABA与腺体合成和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检测GABA、GABA-A和GABA-B受体在SD大鼠颌下腺中的表达,并比较GABA和受体在腺泡和导管系统中的表达强度和细胞分布特征。结果:GABA、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基(GABA-A α1)、GABA—BR1和GABA-BR2在SD大鼠颌下腺中均有阳性表达。GABA主要分布在颌下腺腺泡和闰管、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导管上皮强度大于腺泡上皮,且以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表达强度更明显,而分布特征比较一致,均位于细胞基底部。GABA-A α1表达于颌下腺小叶间导管、纹状管和部分腺泡上皮;GABA—BR1仅在纹状管上皮有散在表达。结论:大鼠颌下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中存在GABA及其受体,GABA系统可能通过GABA受体参与颌下腺分泌和排泄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右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一例武才酆琪(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750004)(乌海市乌达区人民医科口腔科 016040)涎石病中颌下腺的涎石最常见,尤以导管内形成的涎石多见。涎石大小差异很大,一般可数毫米至1~2cm不等。较大的涎石常位于腺体内。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唾液腺体或导管内形成的结石称涎石,涎石病在临床上不多见,中年人易发,一般无症状,有症状也多有反复炎症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在慢性颌下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院就诊的慢性性颌下腺炎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查,观察颌下腺的形态、边界、大小、腺体回声、腺管有无扩张、腺管内有无结石及血流分布特征等。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有15例腺体增大;有24处病变中,有18处边缘光整,有6处边缘呈分叶状;颌下腺17处形态饱满,7处形态正常;有10例腺体回声有均匀性减低,有8例腺体回声不均匀性减低,有6例腺体回声不均匀性回声增强;有5例腺管扩张,有6例合并结石;有13例血流信号明显增多,有7例血流信号稍微增多,有4例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结论超声检查可为慢性颌下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