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曾炜  朱世亮  黄雅芳 《肿瘤》2002,22(4):332-335
目的 明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 95例被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肿瘤 ,术前均经超声检查 ,观察二维声像图的同时检测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并将其分为 0~Ⅲ级。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7.3%、88.5 %。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有特征性的二维声像图。肿瘤的彩色血流检出率为 93.0 % ,其中 0级 2 0例、Ⅰ级 4 4例、Ⅱ级 16 8例、Ⅲ级 5 5例。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均值为 2 1.4 9± 6 .74cm/s、阻力指数 (RI)均值为 0 .76± 0 .0 4。结论 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结合能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经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的78个病变淋巴结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同病因的浅表淋巴结病变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组淋巴结长径/横径(L/S)<2,平均收缩期血流峰值(Vmax)22cm/s,RI0.78.良性组L/S>2,Vmax 15cm/s,RI 0.6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有助于临床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100例乳腺癌的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组100例乳腺癌突出的声像图表现是边界回声。肿块多不整齐,虽多形性,其境界厚薄不均、回声略强、粗糙、模糊、形成云雾状的“恶性晕”,其层厚0.3cm—1.0cm。本组94例具有恶性晕(占94%)。其产生与癌组织浸润及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不规则界面有关。100例中,56例表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32例肿块后方回声衷减,二者均有病理基础可循。本文强调了乳腺癌最可靠的超声征象是边界粗糙模糊的恶性晕,指出它是灰阶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褚巍  杨沪  宋燕  司海波 《癌症进展》2018,16(3):309-311,338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拟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1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乳腺及腋窝淋巴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取其中7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作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余6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学价值指标.结果 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皮质向心性增厚、淋巴结长短径之比、淋巴结内钙化灶、淋巴结的边界不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和血流信号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主要以周边型为主(59.74%),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3级(71.43%);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主要以门型为主(11.11%),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2级(71.4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9.61%,特异度为82.54%,漏诊率为10.39%,误诊率为17.46%.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经病理证实的 30例患者的 78个病变淋巴结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不同病因的浅表淋巴结病变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组淋巴结长径 /横径 (L/S) <2 ,平均收缩期血流峰值 (Vmax) 2 2cm/s ,RI 0 .78。良性组L/S >2 ,Vmax 15cm/s,RI 0 .6 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有助于临床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思雨  张建超  魏华 《癌症进展》2023,(3):317-319+323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均开展常规超声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信号分布情况及血流分级。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良性患者120例,恶性患者80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腋窝淋巴结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共230枚,其中良性130枚,恶性100枚。恶性腋窝淋巴结皮质为偏心增厚、长短径比值≤2.0、融合、有钙化斑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腋窝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腋窝淋巴结信号分布为周边型及血流分级为Ⅲ级的比例均高于良性腋窝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恶性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还能及时明确腋窝淋巴结的声像特征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在我国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 2位 [1 ] ,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能显著提高 5年生存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1 ,3] 。我们对 6 81例737个乳腺肿块中小于 10 m m的 2 3例2 9个肿块进行术前超声诊断及 X线检查对照 ,并与术后病例对照分析 ,旨在探讨高频彩超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6 81例 737个经超声检查并病理结果小于 10 mm的 2 3例 2 9个乳腺肿块作为本组对象。 2 3例均为女性 ,年龄 30岁~ 74岁 ,平均 4 6岁。1.2 仪器和方法 选用美国 DornierAI- 5 2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院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转移淋巴结患者45例,未转移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及超声能量图(PD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能量图对12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及淋巴结的大小,二维超声图像,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原发灶化疗前平均体积为(17.66±9.87)cm3,化疗后为(8.66±5.68)cm3;平均Vmax及RI在化疗前后分别为(33.34±13.63)cm/s、(0.84±0.11)和(20.12±8.27)cm/s、(0.68±0.08),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能量图可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提供简便、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彩超声像图特点,探讨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6例乳腺癌患者及7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总结乳腺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结果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点较良性肿块具有自身特点,且乳腺癌肿块大部分可探及血流信号(93.4%),血流信号较良性肿块组更丰富,其血流峰值速度为(0.27±0.05)m/s,明显快于良性肿块组(0.16±0.06),且阻力指数为(0.67±0.18),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0.33±0.11),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对于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的原因,旨在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中18例误诊的声像图改变,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总结出宝贵经验.结果部分早期乳腺癌其声像图与良性肿瘤很相似,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整.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这给正确诊断带来了困难,极易误诊.结论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较复杂,其影像也是多种表现,要掌握好乳腺癌声像图的特征,做好与良性肿块的鉴别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肿瘤的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已得到临床肯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olor doppler energy,CDE)是影像诊断领域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 CDFI和 CDE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彩超与临床触诊在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60例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作术前前瞻性彩超检查 ,并和术后病理对照 ,双盲法观察分析影像所见 ,将其结果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 60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中 3 3例有转移性淋巴结。临床触诊检出其中 1 7例 (敏感性 5 1 .5 %、特异性 88.9%、准确性 68.3 % ) ,彩超检出 2 8例 (敏感性 84.8%、特异性1 0 0 %、准确性 88.3 % )。彩超可确诊 68.7%临床漏诊的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结论彩超明显优于临床检查 ,是目前预计腋窝淋巴结是否受累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5.
32例微小乳腺癌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小乳腺癌系指病变局部还未形成明显的肿块影或肿块直径在 0 .5cm以内。此类患者大多数无明显体征 ,仅少数患者有局限性腺体增厚、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房疼痛等。临床触诊及各种检查亦难以确诊。选用全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 ,配 7.5~ 10MHz高频探头可清楚显示乳腺组织结构 ,对微小肿块有较高的检出率 ,有利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本文讨论了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540例经超声检查并有病理结果的乳腺癌中 32例微小乳腺癌为本文对象。其中直径在 0 .5cm以内微小肿块 2 7例、临床检查触不到明显肿块及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及CDF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肿瘤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乳腺肿块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CDFI血流分级有差异,但对小乳癌血流信号检出不敏感。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经验,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12月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癌的术前超声检查的声像进行分析,总结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结果:46例术前超声检查为典型的乳腺癌声像图,17例因声像图表现不典型,仅提示为乳腺内肿块,I例为隐性乳腺癌。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是一种方便、无创性、准确率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扫查胰其周围结构,发现肿瘤后引入彩色普勒技术,观察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胰周围血管的走行及血流状态,并注意局部有无肿大淋巴结,邻近脏器有无受侵。结果:33例胰腺癌中,胰头部23例,误诊3例;全胰腺2例,误诊1例;胰体尾部8例,全部诊正确,诊断符合率87.9%(29/33)。CDFI观察肿瘤周边无“花蓝样”特征性彩色血流包绕;超声对胰周围淋巴结及重要血管周围淋巴结受侵的诊断率为83.3%(10/12);对重要血管受侵的诊断率为71.4%(5/7)。结论CDFI对胰腺癌浸润周围血管的诊断极为有用对癌肿病灶的确定仅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乳腺肿块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特点.方法使用仪器TOSHIBA-P60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12MHz,在乳房各个象限作纵横切扫查,如发现异常区,观察测量其大小形态、部位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结果286例彩色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准确率为88.3%.结论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对鉴别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小叶增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