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3-2006年南京地区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的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南京地区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的利用分析,探讨目前临床营养治疗的发展规律及趋势.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2003-2006年南京地区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的消耗数量和金额进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45.15%;而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开始有所下降,年降低12%.结论在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中,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一直处于首位,而具有全合一理念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使用将会有更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药剂科配制肠外静脉营养液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指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法。全肠外静脉营养液 (totalnutritionadmixture ,TNA)指将机体所需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等营养要素按一定比例、一定程序混合于一个输液袋中所得的制剂。1 净化条件下配制TNA的必要性TNA需要把各种营养要素按一定程序混合于一个输液袋中 ,对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普通配液环境下 (如护士站化药室 )因环境污染较严重不能确保TNA无菌、安全。…  相似文献   

3.
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技术自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应用于临床后,由于其良好的作用,已经在危重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但应用于外科,也已成为呼吸、新生儿、妇产科、肿瘤等科室作为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云南医药》2013,(2):168-170
<正>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指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由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要素、制剂混合配制而成,经静脉途径供应给患者治疗的一种全合一溶液[1]。肠外营养液配制处方中所用药物组分不同,加入药物制剂品种数多达10余种,如果没有严格的操作流程,极易被细菌、真菌及杂菌等污染,一旦给患者输入体内则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害;而且,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制剂配置流程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进行系统评价,为PN制剂配置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及PN相关权威学术组织网站。分别使用AGREEⅡ和CASP量表对临床指南和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的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围绕国内PN配置流程所包含的项目对纳入文献进行健全度分析,以评价其全面性和精确性。结果:最终共纳入1篇临床指南和4篇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1篇为国内共识)。其中,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2014年的临床指南质量评价结果为A级;4篇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中,德国医学营养学会2009年肠外营养指南第10章全静脉营养配置的质量评价结果最佳。另外,健全度分析结果显示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的肠外营养安全共识涉及的内容最为全面,且内容叙述最为详尽。5篇文献都对PN医嘱的开具、PN制剂的配制和临床使用等3个方面内容给出了相关推荐,主要涉及PN医嘱的适应证要求、PN制剂混合配置的安全操作以及PN制剂在临床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论:国外的相关指南的质量略有不同,各具特点,推荐意见的描述也较为详尽。国内尚无相关指南,应根据我国肠外营养制剂配置的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南指导配置实践。  相似文献   

7.
全肠外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当今临床一项重要的营养支持、治疗手段。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维护器官正常功能,增强免疫防御能力,提高生存率。1998年2月-2007年2月我院普外科开展静脉营养治疗以来,已为658例患者安全有效的输注静脉营养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临床应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编制的《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制剂选择、配制、输注装置、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药事管理干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结果:选用适宜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制剂、静脉输液配置中心集中调配肠外营养、临床药师审核肠外营养处方和选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质作为肠外营养输液袋等多项措施,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的应用,结论:通过药事管理有效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制剂的应用,并通过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肠外营养制剂的新进展及其安全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搜集并分析国内外文献,总结和评价肠外营养制剂的肠外营养制剂分类、组成特点、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其安全性等进展及安全应用。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也比较多。肠外营养制剂在应激反应和危重疾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肠外营养液的配方特殊,组分较为复杂,其稳定性对质量有直接影响全营养混合液中配伍制剂可能由于水相的不相容性而导致沉淀产生,这是肠外营养治疗中风险度最高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全营养混合液中水相沉淀的发生机制、水相相容性的评价方法、水相相容性的实验室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肠外营养液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模型大鼠肠屏障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MODS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肠内生态免疫组,分别喂养不同肠内营养剂7d,后测量各组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光镜下肠黏膜绒毛高度及黏膜厚度。结果普通肠内营养组DA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高于肠内生态免疫营养组(P<0.05),普通肠内营养组肠黏膜绒毛高度及黏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低于肠内生态免疫营养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保护肠屏障,联合免疫营养和生态制剂更能有效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成人住院患者使用商品化多腔袋与个体化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期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且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收集其住院费用、手术费用、总药物费用、营养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肝肾功能指标、电解质、血糖、住院时间和肠外营养支持时间等数据,分析比较商品化多腔袋与个体化全合一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使用效果。结果共纳入患者50例,其中个体化组25例,商品化组25例。2组临床疗效相当。个体化组总胆红素水平比用药前出现了升高,而商品化组总胆红素水平比用药前出现了降低。变化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肠外营养支持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体化组(1 278.3±1 164.0)元,商品化组(3 396.4±3 313.2)元,P=0.004]。结论对于成人住院患者,个体化全合一肠外营养制剂与商品化多腔袋肠外营养制剂在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方面差异不显著。但个体化组对患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小于商业化组。个体化与商品化多腔袋在治疗成本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临床在制定肠外营养药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疗效、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等多方面资料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介绍。结果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发。结论肠外营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临床营养制剂的广泛应用,挽救了许多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和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医生和药师的关注,临床营养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肠外营养特别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病人,其制剂的稳定性和配合变化是摆在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将就肠外营养制剂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肠外营养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使用肠外营养制剂病历,随机抽取540份,结合患者营养状况,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肠外营养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540份肠外营养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161份,不合理用药率为29.8%。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途径不当(39份,占24.2%),药品遴选不适宜(38份,占23.6%),溶媒不适宜(37份,占23.0%)等。结论:开具肠外营养处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兼顾肠外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吴狄 《天津药学》2013,25(3):30-33
目的:全面分析本院2009—2012年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药的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应用并为其合理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本院2009—2012年肠内、肠外营养药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结果:2009—2012年本院营养制剂销售金额稳步增长;日均费用最高的为脂肪乳类制剂,最低的为维生素类制剂;丙氨酰谷氨酰胺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排在首位。结论:本院营养制剂用药基本合理,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降低了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7.
全肠外静脉营养在医-院的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全肠外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加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PN中心配制室,统计该院1998-1999年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TPN在新生儿科、小儿科、胸外科及普外科应用最为普遍,且营养组成及供给量基本合理,但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结论:为了更好的应用TPN,应成立一支专门的营养支持小组,以便提供安全、经济、适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2002~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使用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情况。方法分别计算3年中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销售金额,对各类肠内、肠外营养制剂按DDDs进行对比排序,并随机抽取2004年住院病人病历200份进行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结果41.5%的病人使用至少1种营养制剂;复方维生素制剂的使用不甚合理,2003和2004年的用量分别增加了72.9%和110%,只使用复方维生素一种营养制剂的病人占28.5%,比例偏高。结论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应严格按照适应症进行正确、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19只SD大鼠,给予60Co8Gy剂量的全腹部照射,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急性放射肠炎全肠外营养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D组)、谷氨酰胺(GLN)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连续7d全肠外营养后,取相应部位的空、回肠,测定其蛋白质及DNA含量,并对其DNA倍体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LN组空、回肠分裂期细胞数、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内核仁组成区AgNOR数目、蛋白质和DNA含量均显著大于STD组。结论提示GLN二肽全肠外营养能加速急性放射性肠炎受损小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对维持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开展肠外营养制剂处方点评工作,发现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或潜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对此实施干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通过HIS系统随机抽样选取肠外营养制剂处方进行合理性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抽查肠外营养制剂处方120张,分析指标为电解质浓度、糖脂比和热氮比,发现不合理处方61张,占50.8%。结论:TPN处方存在糖脂比、热氮比不合理、电解质浓度超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