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典型的发作多见于年长儿童,临床表现可与成人相仿.我们多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今将证治此病的经验,结合个人体会,介绍于下,以供参考.病因病机的认识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哮与喘是两个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的病证.《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这是对哮与喘在定义的区分.小儿时期,不论支气管哮喘,或乳幼儿时期的哮喘性支气管炎,它们常表现为"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从中医理论分析,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发病基础,主要指"伏痰",它的形成与小儿体质有关.小儿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不同于其他肺经疾病,主要由于伏痰的存在,它在《景岳全书》中称之为"夙根",《证治汇补》称之为"胶固之  相似文献   

2.
哮喘发生为宿痰伏于肺,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拥塞气道,引发气喘。"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急性发作主要病机,不仅外风侵袭可致哮病,内生肝风,夹痰犯肺,风摇金鸣,哮病亦作。支气管哮喘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中药治疗使人的身体进行系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能够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哮"、"喘"、"痰饮"等疾病范畴.中医学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喘证";狭义的哮喘即中医"哮病".<内经>中虽无哮病,但有"喘鸣"之类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则称为"上气",具体描述了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方药,且将其归属于"伏饮".  相似文献   

4.
小儿哮喘病症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症治第七》中指出:"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在《医学正传》中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总之,哮以呼吸急促,喉间水鸣声为特点;而喘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不能连续以息为主症。喘未必哮,而哮必兼喘,故称哮喘。小儿哮喘主要以支气管哮喘多见。本病反复发作,根治难,大宗治疗:在发作时以祛邪为主,缓解时则从调补肺脾肾着手。笔者在辨证的原则下运用三苏汤治疗小儿哮喘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祖国传统医学称为"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由于宿痰内伏,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是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消除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马新荣 《光明中医》2009,24(4):669-670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由于呼吸道反复感染而引起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等病理改变,常反复发作.笔者于2000-2007年,运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哮病发作期84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间歇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喉中带有哮鸣声 ,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急促为特征。属于祖国医学“哮证”的范畴。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深入 ,现多认为痰、瘀是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病理产物 ,也是造成临床诸多症状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治疗哮喘中 ,温 (阳 )化 (痰、瘀 )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1 痰、瘀伏肺是哮证的夙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哮喘病症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形象描绘了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并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余小萍教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对支气管哮喘有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余师提出本病夙根是痰瘀阻肺,病因病机以痰瘀阻肺为要、脏腑虚损为本。治疗上注重古方化裁、分期论治,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急性发作时注重化痰祛瘀、平喘定哮;缓解期扶正固本断夙根。此外,特别强调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9.
孙恩泽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因其易反复发作治疗上颇为棘手,孙恩泽主任医师业医30余年,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兹介绍如下:1 首要治肺 须分寒热 哮病的主要原因是:“伏痰”为患。哮病的临床症状除呼吸急促外其特征为喉间有哮鸣,胸闷、暗痰不爽等现象,哮病复发必有诱因,每因外邪触动内饮,痰阻气道,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哮,为此治哮必先祛痰,祛痰首当宣肺达邪,使邪去痰消。本病发于肺,波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古代哮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较多。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喘的病因以痰为主,源于脏腑,阴阳失调,致津液凝聚成痰,同时又因气郁痰滞,影响血液运行,出现痰瘀交结,伏于肺,成为哮喘夙根,所影响脏腑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切,复因六淫外感、劳倦、情志因素引动伏痰,则痰随气动,聚于肺系而致哮喘发作,出现肺失清肃为标,痰浊胶结为本的证候特征。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是气道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从湿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哮喘相当于中医的哮喘病.本病症顽固缠绵,治疗颇感辣手.笔者在临证中经悉心观察,发现与湿关系密切,从湿论治确有佳效.一、哮峨与湿的关系哮喘一病,古代医家尝谓其"宿邪"、"伏痰",遇感而发.临证观察本病,发则  相似文献   

12.
补肾法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哮证的范畴。众多医家对哮喘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并卓有成效。现就近年来运用补肾法治疗哮喘作一综述:1肾虚与哮喘的发病关系《症因脉治·哮病》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穴,潜伏于内。”由此可知,伏痰为本病病理关键。郝氏等认为伏痰为津液停聚所致,而肾为维持津液正常代谢的关键,若肾阳不足,气化失职,津液代谢即失常,停聚则为伏痰。肾阳不充则伏痰不去,伏痰每因外邪激动而搏击于气道,致本病呈慢性反复发作状态[‘j。且临床常见大部分哮喘患者在缓解期均伴…  相似文献   

13.
成艳丽  陈宪海 《山西中医》2009,25(11):57-5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中属哮证、哮病、呷嗽等范畴,《内经》虽无病名,但有“喘鸣”、“嗣”之类的记载。《金匮要略》称之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为“哮专主于痰”;目前西药治疗主要以抗炎解痉为主,急性期改善症状明显,但易复发。而中医药重视整体调节,治疗哮喘具有副作用少、复发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疾病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为其特征。其发病机理为宿痰内伏于肺 ,加上外感邪气 ,饮食不当 ,冷暖失宜 ,情志劳倦等因素 ,致痰阻气结 ,壅塞气道 ,使肺管狭窄 ,通畅不利 ,肺失宣降 ,引动内积之痰而致痰鸣喘促 ,哮鸣有声。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曰 :“哮即痰鸣之久而常发者也 ,因内有壅塞之气 ,膈有胶固之痰 ,外有非时之感 ,三者相合 ,闭拒气道 ,搏击有声 ,发为哮病。”哮喘病情往往错综复杂 ,尤其是一些反复发作的久病患者 ,临床中出现虚中有实 ,寒中有热的挟杂症状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  相似文献   

15.
正陈宪海教授致力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三十余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对本病的辨证论治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应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如下。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古籍中属于"喘鸣"、"喘呼"、"喘喝"、"上气"、"哮病"等范畴[1]。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刘玲  于作洋 《河南中医》1998,18(6):398-399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种以发作性哮呜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属于中医“哮喘”的范畴。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儿童危害较大,现将1990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近况综述如下。1$因病机小儿支气管哮喘,内因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等,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近几年对于血瘀已予以重视。如王丽[“认为小儿哮喘发病的机理为痰饮久伏,每遇诱因.痰阻气道,肺之脉络瘀痹所致。认为哮喘非独痰作祟,还与络脉瘀现有关。许德金等【”认为微循…  相似文献   

17.
正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1])。《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的发作与壅塞之气、非时之感、胶固之痰三者密切相关。"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  相似文献   

18.
浅析从肺脾论治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凌晨发生,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本病属祖国医学“哮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宿痰内伏,屡感外邪,引动伏饮,以致痰气交阻,壅塞气道,肺失宣降,喘促痰鸣,发为哮病。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归属中医"哮病"范畴,哮病急发多因外邪引动体内伏痰,痰气交阻,搏击气道而发为本病。肖泓教授认为本病之因属内有伏痰,外失固护,治疗应当分清邪正虚实。故将哮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发作期以宣肺祛邪为主,缓解期则以健脾化痰、益气固表为要,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正>哮喘是一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肺系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分为哮病和喘症。哮病指在喘息之时,喉中有哮鸣之声,且病有夙根,哮必兼喘,为一种经常发作性疾病;喘症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甚至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但不一定兼哮,二者多同时发作,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范畴。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丰富多彩,其中《金匮要略》所论及"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并拟射干麻黄汤,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有阴阳之分,虚实之别,仲景所论当为实证。笔者遍阅古今圣贤之说,认为张景岳之论公允而全面:"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