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昌中孝  张川  张作君 《中医正骨》2011,23(10):41-42,44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大部分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或合并脱位者多需采用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移位较明显,属于肱骨近端骨折中较复杂的类型,常发生于患有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冯远超  吕一  方红槟 《中医正骨》2011,23(5):49-49,51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属于关节内或者是关节周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4%~5%,其中80%~85%的肱骨近端骨折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只需非手术治疗即可,只有15%~20%为移位骨折[1],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年轻患者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所致;而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不太严重的创伤即可引起明显损伤[1]。多数肱骨近端骨折无移位或很小的移位。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1],其中大部分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患者多需手术治疗.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该类骨折2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俊  张妙林 《中医正骨》2010,22(1):43-44
肱骨近端骨折是上肢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移位成角不明显者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明显移位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内固定能给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解剖和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肱骨近端骨折比较常见,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移位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复杂的、严重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难度大,存在较多争论。自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我们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中大部分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以往我们多采用传统非手术疗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患者多需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近年来AO设计的新一代接骨板,目前已在国内推广。  相似文献   

8.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数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经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对移位的、特别是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国外称之为“unsolved fraeture”。本文就近几年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的固定治疗。结果 31例获随访8~2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8周。根据Neer评分,优良率为83.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对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稳,操作简单,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尤其适合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1]。对于Neer分类法[2]中明显移位的二、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多不理想,而传统钢板内固定因存在螺钉松动、脱出及螺钉对肱骨头的切割致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常使术后疗效不满意。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移位骨折非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自2004年5月~2007年6月对53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成人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的60%~70%,移位骨折的20%。其临床治疗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治疗模式,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近年来,尽管手术技术趋向于微创性,也减少了骨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1]。该骨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多发。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移位明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近端等结构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80%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约20%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牛素玲  宁凡友  夏凯  张作君 《中医正骨》2011,23(10):37-38,4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4%~5%[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骨折发病率逐步上升。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老年骨折的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因粉碎严重、移位明显而复位固定困难,治  相似文献   

16.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5%,其中l5%为移位不稳定骨折。其Neer分型的三部分、四部分骨折及少数两部分骨折经手法复位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们自2007年1月-2011年5月应用加压螺钉合并克氏针、三叶草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7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PHF)占全身骨折的6%,多见于老年女性,在四肢骨折中,其发病率仅位于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之后~([1]),对其治疗方法一直存有较大争议。目前比较公认的保守治疗的指征是:骨折断端无明显移位、稳定的肱骨大结节移位5mm的骨折,而对于移位明显的三、四部分骨折则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众多,主要有髓内固定、钢板固定、关节置换等,既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体会。方法:对30例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人,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按照Nerr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优18例,满意10例,2例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优良率93.3%。结论: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未见骨折再移位,无创口感染、骨折不愈合以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5~4.5个月(平均3.2个月)。优16例,良2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1.81%。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靠,疗效满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一种良好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骨折,其中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或四部分骨折引起明显移位和肩袖损伤,保守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骨折固定不够牢靠,术后肱骨头坏死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我们根据AO新内固定原则解剖复位、相对稳定、保护血供、早期锻炼结合肱骨近端局部解剖特点、损伤的改变和手术目的,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