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郑州市城乡共228名18~35岁育龄期妇女进行了2针破伤风类毒素(T)免疫效果观察,免前抗体保护率仅为7.02%,破伤风抗毒素(TAT)为0.0047IU/ml.免后抗体保护率达100%,TAT增至1.7415IU/ml,说明TT对育龄期妇女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TT全程免疫可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NT)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广东省连南、连山两少数民族县部分地区17~35岁育龄期妇女,实施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分为两针次和三针次两个组,免疫后一个月的血清学效果表明,两针免疫组观察的101人中,免后有保护水平抗体者99人,占98.0%,TAT的GMT为684IU/L;三针免疫组观察了47人,免后有保护水平抗体者46人,占97.9%,其TAT的GMT为2760IU/L。两组之间GMT有着非常显著差异,但鉴于两针组的血清抗体滴度仍然比临界保护水平高64.8倍,故作者认为:从实际出发,对育龄期妇女实施“破类”免疫,两针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的效果.方法 在开展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的突泉县和未开展接种的扎赉特旗分别采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10个乡级单位,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测487名18~35岁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毒素(TAT)抗体水平.结果 开展TT接种的突泉县育龄期妇女达到破伤风保护水平43.1%(>0.01 IU/ml),TAT几何平均滴度为0.034 IU/ml;而未开展TT接种的扎赉特旗育龄期妇女破伤风保护率为8.33%,TAT几何平均滴度为0.005 5 IU/ml.结论 育龄期妇女TT接种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策略之一,做好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育龄期妇女TT接种,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效果显著,应加强对18~35岁低年龄组育龄期妇女的TT接种.  相似文献   

4.
育龄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血清学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 (TT)突击接种的效果 ,并采用血清学回顾性研究探讨TT免疫应答 ,从而为开展育龄期妇女TT常规接种及制定育龄期妇女TT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间接血凝方法 ,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 ,随机抽取 36 7名 15~ 35岁育龄期妇女测定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TAT)水平。结果显示 ,5 6 %的育龄期妇女具有保护水平TAT(>0 0 1IU/ml) ,TAT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0 0 73IU/ml。接种 1针TT后育龄期妇女TAT >0 0 1IU/ml的占 5 0 % ,GMT为 0 0 39IU/ml;接种 2针TT后育龄期妇女TAT >0 0 1IU/ml的占 6 8% ,GMT为 0 14 5IU/ml,37个月后可检测到TAT ;接种 3针TT后育龄期妇女TAT>0 0 1IU/ml的占 90 % ,GMT为 0 5 76IU/ml,37个月后仍可检测到TAT ;育龄期妇女接种TT各剂次的TAT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不同接种剂次免疫接种间隔、免疫年龄的TAT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建议 :提高重点地区和育龄期妇女中重点人群TT接种率 ;尽快开展TT常规接种 ;确定重点免疫人群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NNT)的目标 ,1996年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海南省合作 ,在三亚市、琼中县开展了消除NNT试点研究工作。方法是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 (PPS)方法调查项目市、县活动前后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 (TT)接种率 ,育龄期妇女未接种TT的主要原因。育龄期妇女TT接种以突击接种为主 ,并逐步纳入常规计划免疫系统 ,NNT病例监测纳入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同时运行。通过项目的开展TT3 接种率分别提高到 87 3 %、88 8% ,NNT发病率下降到1/ 10 0 0个活产儿以下 ,TT未接种的主要原因为外出打工。监测系统报告男女病例比例 1 2 5 :1。建议 :①提高新法接生率 ;②将育龄期妇女TT接种纳入常规计划免疫运转 ,并应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破伤风 (NNT)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消除NNT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卫生部于1995年下发了《全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 ,提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普及消毒接生、在高危地区开展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 (TT)接种以及加强NNT监测等策略。为掌握成都市育龄期妇女人群破伤风免疫状况 ,给今后开展育龄期妇女TT常规接种和制定消除NN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进行了育龄期妇女和新生儿的破伤风抗体水平研究。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在大邑、崇州、温江、彭州 4县 (市 )随机抽取婚前体检的育龄期妇女及…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在5个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对育龄期妇女开展了破伤风类毒素(TT)两针突击接种.登记育龄期妇女136190人,占总人口数的13.73%;估计应种数为163647人,登记率为83.22%(54.37%~92.00%).报告接种率分别为TT 92.73%(87.33%~96.32%),TT286.13%(46.60%~93.00%);估算接种率分别为TT179.39%(52.04%~91.91%),TT273、74%(4.53%~84.41%);3个县的抽查接种率分别为TT187.79%(151/172),TT273.84%(127/172).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在北京市居住的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的水平 ,在 1998年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 3 4 6名在北京市居住的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结果显示 ,保护率 44 2 2 % ,抗体阳性破伤风抗毒素 (阳性TAT)平均含量为 0 0 96IU/ml。北京户籍 119人 ,保护率 66 3 9% ,阳性TAT平均含量为 0 10 0IU/ml;外省户籍 2 2 7人 ,保护率 3 2 60 % ,阳性TAT平均含量为 0 0 92IU/ml。经统计学分析 ,不同户籍的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阳性TAT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北京户籍各年龄组之间破伤风抗体保护率、阳性TAT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外省户籍各年龄组之间保护率、阳性TAT平均含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效果及免疫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破伤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目前在一些老少边贫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及经济等原因,住院分娩有一定困难,消毒接生不能保证,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1〕,由于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可以胎传的抗体〔2,3〕,所以对育龄妇女实...  相似文献   

10.
自6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WHO)为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即推荐给孕妇免疫破伤风类毒素和支持各国培训传统接生员,以加强分娩卫生处理,迄今,孕妇免疫破伤风类毒素已成为常规,在许多国家收到了控制新生儿破伤风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2067例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重庆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应用TORCH-IgM五联筛检试剂盒,检测2067例育龄妇女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IgM,其中正常育龄妇女1829例,异常妊娠史妇女238例。结果异常妊娠史妇女组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远远高于正常育龄妇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率两组间P>0.05。结论育龄妇女妊娠异常与TORCH感染有关,育龄妇女怀孕前进行TORCH检查对优生优育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郑金红 《实用预防医学》2013,(11):1350-1352
目的 调查普陀区育龄期妇女阴道炎感染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普陀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 301例阴道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选择同期来本院就诊的年龄相匹配的1 301例未患有阴道炎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与阴道炎感染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301例育龄期阴道炎患者中病原体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高,达29.3%,年龄>25岁、性伴侣数量≥2个、从不使用避孕套避孕、人工流产次数≥2次、分娩次数≥2次为阴道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推广普及阴道炎防治知识,定期开展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源头上避免阴道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8年9月~2000年6月与甘肃省礼县、西和、陇西、夏河等4个县合作,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NT)项目,各项目县对所有18~35岁的育龄期妇女,按0、1、7个月程序突击接种3剂破伤风类毒素(TT),每剂0.5ml.4个县应种126101人,报告接种率TT1为92.92%,TT291.36%,TT388.11%,估算接种率>70%.对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4个项目县NNT发病率降低了,2000年无病例报告.今后应开展TT常规免疫接种,加强NNT监测.  相似文献   

14.
育龄妇女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人工流产术后致继发不孕患者228例和同期原发不孕患者188例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继发不孕患者228例行输卵管通液术,其中76例(33.33%)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阻塞,而同期原发不孕188例中有34例(18.08%)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阻塞,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卵管阻塞是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次数与继发性不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规检验,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 方法 选取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孕前检查、妇女两癌筛查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用无菌棉拭子拭取受检妇女宫颈口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 结果 5 854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清洁度为Ⅰ、Ⅱ、Ⅲ、Ⅳ的标本分别占11.74%、49.81%、30.16%和8.29%.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2 251例,检出率38.45%,清洁度Ⅰ、Ⅱ、Ⅲ、Ⅳ标本阴道炎检出率分别为0.00%、2.64%、98.48%、89.69%,清洁度Ⅲ检出率最高,清洁度Ⅰ、Ⅱ明显比清洁度Ⅲ、Ⅳ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居首位(17%),其次为念珠菌性阴道炎(16.64%).各年龄组阴道炎分布可见,<20岁组别检出率最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类型年龄组阴道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细菌、真菌和阴道滴虫是武汉地区育龄妇女阴道炎的三大主要病原体.阴道炎分布以<20岁组别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