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发现:多种体液及细胞介质对伤口愈合过程具有调控作用。感染、缺血和营养不良是引起伤口延期不愈的三个决定性因素。现将我们所施行的胸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术后伤口延期不愈的10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3.5~35岁。VSD修补术5例,ASD修补术3例,MVRI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术后第3天换药,未见伤口有感染迹象,切口不愈在术后第8~10天左右显现,部位常见于胸骨上窝及剑突下方。伤口处均可见淡黄色渗液,内可见有坏死组织,但无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昆脂愈肤灵对产后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昆脂愈肤灵护理会阴伤口。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用昆脂愈肤灵帖敷后,两组比较,产后24h会阴侧切伤口,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昆脂愈肤灵贴敷,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及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及缩短拆线时间。  相似文献   

3.
伤口换药不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口换药是外科医生的基本功之一,正确判断伤口的性质和妥善处理是促进早期愈合的关键。我院1989~1996年间收治经长期换药不愈的各类伤口67例,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9例,女18例;年龄25~73岁。换药最长时间5个月,最短60余天。...  相似文献   

4.
梁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44-4344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术后伤口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术后伤口不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因肽换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4 d的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金因肽用于术后伤口不愈换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核性长期不愈伤口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浅表淋巴结结核脓肿破溃后长期不愈伤口两种换药方法与彻底清除病灶的疗效。随机将换药患者分为抗结核药物(HRZ溶液)换药组、活力碘换药组各30例,清除病灶组40例。结果 使用HRZ溶液换药组与活力碘换药组,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时间较长; 彻底清除病灶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高。结论 结核性伤口治愈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灶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术后处理与普通伤口无区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治疗方法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心皮脂腺囊肿切开不愈反复感染伤口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制定整体干预伤口护理制度和流程,从伤口评估、制订方案、具体的操作流程方面着手,优化伤口处理的流程,把湿性理论贯穿于伤口处理过程中,将物理辅助治疗作为伤口治疗的辅助方法。结果观察的16例患者伤口全部愈合,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结论整体干预的治疗方法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皮脂腺囊肿切开不愈及反复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伤口长期不愈可诱发感染 ,导致功能丧失和严重并发症。清创术可排出液体积聚 ,减少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角质细胞增生 ,加快伤口修复过程 ,是常规治疗之一。导致伤口不愈的因素多 ,局部因素有处理不当、水肿、压榨性创伤、感染 ,全身因素有血液循环障碍、免疫抑制或其他疾病。清创术的方法  ( 1 )锐器清创 :用外科器械去除失活组织。 ( 2 )物理清创 :用物理原理去除坏死组织 ,如用加湿的纱布 ,干后坏死的组织和碎屑随之而去除。因其耗时 ,病人痛苦 ,现已少用。 ( 3)自溶性清创 :指利用伤口内自身的溶酶使失活组织液化。用保湿性材料包扎 …  相似文献   

8.
对高压氧治疗外伤术后伤口不愈合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伤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慢性伤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因素。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包括机体的全身营养因素、年龄因素、心理因素、免疫功能和局部因素如局部血运不良、感染等及医护人员本身存在的问题因素。在护理慢性伤口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及必要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2010-02我院门诊外科换药室收治了i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左侧臀部伤口迁延不愈的患者,在换药期间采用新型敷料,伤口进行个性化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伤口愈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治愈出院的147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6~10个月,创面伤口愈后复发43例,未复发10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溃疡部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血糖控制程度、感染程度、踝肱指数以及营养状态是DFU治愈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伤口愈后复发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复发的高危因素尽早实施干预以减少甚至避免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门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用于手足痛风结石刮除术后伤口不愈合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一2014年1月治疗的15例手足痛风结石刮除术后伤口不愈合创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方式改变、健康指导等综合治疗手段,控制患者血尿酸浓度。在伤口愈合的3个阶段(清创期、增生期、成熟期)根据痛风结石伤口的特点和充分考虑伤口的不同情况,选择性应用湿性敷料进行处理,观察其伤口创面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全身状况的恢复。结果15例患者痛风结石刮除术后不愈伤口均痊愈,平均治疗时间(40±5)d,痛风均未再复发。结论湿性敷料处理痛风结石刮除术后不愈伤口可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配合综合治疗手段能尽快恢复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 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 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例1】男,28岁。以右手掌大鱼际处伤口反复不愈合6个月来诊。病程中曾在数家医院就诊,先后行X线片、诊断性穿刺等多项检查,诊断为腱鞘囊肿、骨增生、恶性肿瘤等,给予理疗、抗生素等治疗,伤口未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全身放射损伤对皮肤伤口组织细胞的影响及康复新(W11-α12)的促愈作用,探讨放创复合伤时创伤难愈的机制与促愈措施。方法 100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康,体质量(20&;#177;2)g,以随机数字表法设单纯创伤(单伤)和全身放射损伤合并创伤(复合伤)组。小鼠6Gy照射后,于背部造成两个皮肤切口伤,观察伤后伤口愈合速度、伤口炎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数量及表皮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变化。结果 伤后3,5,7d,单纯创伤组(单伤组)伤口愈愈合速度(%)为63.22,83.47,94.61,放创复合伤组(复合伤组)则显著降低(t=7.84,7.26,8.18,P&;lt;0.01),分别为52.67,69.18,82.88。伤后1,3,5 ,复合伤组伤口炎细胞数量分别比单伤组下降26.53%,62.11%,38.91%;成纤维细胞数量下降43.73%,52.70%,25.32%;毛细血管数量在伤后5d降低55.97%;应用康复新后,两伤组均见伤哭喊愈合速度加快、细胞数量增加,但复合伤组的增幅要大于单伤组,伤后3,5d,复合伤组表皮细胞bFGF含量比单伤组低59.15%和36.15%,当应用康复新后,复合伤组增幅分别比单伤组高35.90%和10.97%。结论 伤后伤口局部细胞数量减少和表皮细胞中bFGF含量下降是合并放射损伤后创面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康复新对伤口的细胞游走、增殖及表皮细胞分泌bFGF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收治伤口超过2个月未能愈合患者87例,现将其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伤口内存有异物本组因异物存留致愈合延期21例,其中清创不彻底9例,因挤压伤及爆炸伤清创不彻底8例,伤口化脓感染后换药不慎4例。由于异物进入组织深部,仅行简单的冲洗后缝合伤口,致术后感染久未痊愈;伤口化脓性换药致异物的原因多为伤口较深形成窦道,或引流物部分遗留于伤口内,换药时未及时发现取出,致异物长时间留在伤口内,刺激产生脓液而不愈。此类患者经扩创取出异物去除感染源后,很快愈合。2原发病致伤口长期不愈合本组下肢静脉曲张形成溃疡10例,…  相似文献   

18.
门诊外伤患者,经正确处置的创面翩伤口2周左右可基本愈合。我们把始终坚持用药一个月以上未发生愈合的创面和伤口称之谓不愈创面。在外伤处置时未能将游离碎骨或异物清除干净,是造成创面和伤口难愈的重要原因。这样的病例在门诊外伤处置中经常见到。现将2例处置方法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74岁,身体状况良好。1997年1月30日其左食指被房门挤伤,经截指后,创面敷药达4个月尚未愈合。5月初转来我院就诊,经查发现,患者残措创面结痴硬厚,并有异味分必物,曾用雷夫奴尔外敷和肌注抗生素;因创面长期不愈,患者情绪急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巴的宁医用消疤速愈贴在急诊美容清创缝合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急诊美容清创缝合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试验组50例采用巴的宁医用消疤速愈贴覆盖创面,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无菌敷贴覆盖创面。比较2组止痛效果、消瘢效果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止痛效果、消瘢效果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比18%,84%比30%,均P<0.05)。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4.31±0.67)d,对照组为(5.89±0.88)d,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巴的宁消疤速愈贴具有明显的镇痛、减轻炎性反应、减少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等优点,且换药简便,携带、使用方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外用敷料。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持续灌洗在直肠癌Miles手术后肛门切口不愈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直肠癌Miles手术后肛门切口不愈病人在保守性清创后应用VSD联合持续灌洗进行护理,在VSD联合持续灌洗过程中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重视创面护理,同时注意病人疼痛、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20例病人VSD持续灌洗期间均无堵管发生,经护理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对直肠癌Miles术后肛门切口不愈病人在保守性清创后应用VSD联合持续灌洗进行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