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庭璋 《上海医药》2012,(20):45-47
目的:探讨在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的患者中,家庭医师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控制率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随访观察,比较同一街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201例与家庭医生签约的患者(观察组)181例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控制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的社区健康规范管理采用家庭医师制能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临床治疗依从性、控制率,是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制服务下糖尿病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中心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930人,与签约家庭医生的520人作为管理组,提供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未与签约家庭医生的410人为对照组,以常规慢性病管理方式管理。结果:管理1年后,签约组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值和体重指数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相关指标管理有效,对提高糖尿病社区管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家庭医生式服务对城乡糖尿病自我管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的糖尿病管理对象中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访视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对体重血糖水平的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饮食、活动、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患者体重、血糖水平经过于预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区域性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区域性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干预,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糖尿病防治知识率为95.6%(86/90),糖尿病自测率为98.9%(89/90),体重指数(BMI)平均值为(26.5±1.7)kg/m2,空腹血糖平均值为(7.2±0.5)mmol/L;对照组糖尿病防治知识率为55.6%(50/90),糖尿病自测率为78.9%(71/90),BMI平均值为(30±1.8)kg/m2,空腹血糖平均值为(9.6±0.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区域性家庭医生团队服务防治糖尿病,能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社区卫生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情、民情制订可行、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家庭医生制服务更加规范、科学、实用,得到社区居民的拥护和爱戴,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长宁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构建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手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长宁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制内涵、服务成效,总结长宁模式的经验及继续推进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长宁模式”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依托卫生及社区资源,以家庭为最小服务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以签约式服务为基础,根据居民需求和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搭建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平台,逐步构建长期稳定的“伙伴”式关系;全面推进以来,实现了辖区内家庭医生配置全覆盖,提高了居民知晓率和接受度,搭建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在服务中逐步构建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以政府为主导的多部门合作、不断完善的信息化平台、“3-2-1”协同服务、全科服务团队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鼓励创新和拓展服务内涵、稳扎稳打推进服务范围等做法是长宁模式发展中的宝贵经验;人力资源紧缺、缺乏量化考核指标及规范文件滞后等是长宁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论:长宁模式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服务模式,为优化辖区内卫生资源、改善就医环境与就医模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在册管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平均年龄为(63.93±7.26)岁;观察组120例,平均年龄为(66.67±8.33)岁.对照组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常规管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家庭管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糖尿病自我管理(包括糖尿病知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水平有明显提高(P<0.05);血糖和血脂控制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管理效果明显,值得家庭医生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5~2017年期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治疗,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糖尿病孕妇接受常规的正常治疗,观察组糖尿病孕妇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康复,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结局以及血糖控制的差异,以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以及血糖控制的具体影响。结果:在接受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方面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5d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出现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影响到妊娠结局,减少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3月济南社区卫生服务站自愿签约的15户居民为观察组,选择同区域20户居民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家庭医生负责制,开展健康管理和分人群服务,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观察组家庭医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但目前也存在着全科医生少,缺少考核指标等问题,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彭磊  曾国庆 《上海医药》2016,(14):52-54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在改善患者健康方面的效果,为今后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相关依据。方法:2014年9月—2015年9月,随机抽取180名社区患者,对观察组90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照组90人提供常规社区健康服务,12个月后对比相关健康指标,并评价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干预效果。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选择社区门诊就医的比例及认为社区就医费用便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掌握慢性病常识、愿意改变原有生活行为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自我监测及情绪调节各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能增强患者的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增加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农村家庭医生制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从2012年5月—2014年4月,选择符合入选标准并愿意参与调查的384人,以家庭医生制模式对研究对象实施健康咨询、健康教育、预约随访、专家会诊、健康评估等内容的健康管理。结果:在实施农村家庭医生模式健康管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由38.72%提高至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5岁以上老年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象遵医嘱服药、规律血糖监测两项健康就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家庭医生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汤春红 《上海医药》2012,33(16):15-18
上海市卫生局组织部分全科医师赴英培训,学员们实地感受和了解了英国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和家庭医生服务,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陈虹  景素芬  潘华 《上海医药》2014,(10):46-48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社区内2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3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管理,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F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观察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值得在社区内推广。  相似文献   

15.
滕斌  王泰蓉 《上海医药》2016,(20):45-47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开展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206例作为对象,按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分为签约组104例和非签约组102例,比较不同组别高脂血症管理情况。结果:通过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对签约组与非签约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组患者参与运动人数较非签约组增加(P<0.05),两组他汀类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下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慢性疾病的管理关口前移,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管理模式。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管理前后的血糖变化以及满意度。结果:管理前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44%,显著高度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丰兵  钱敏 《上海医药》2016,(24):55-57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家庭医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至2015年,每年的2月至6月,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T2DM)防治指南标准,对杨浦区长白街道社区户籍居民中≥40岁的720名T2DM高危人群进行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hPG)筛查,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进行家庭医生强化干预,实施深化健康管理。干预后,比较三年中IGR患者及T2DM患者检出率、IGR患者及T2DM患者中的FBG及2hPG的最高数值变化以及IGR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干预后IGR患者及T2DM患者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IGR患者及T2DM患者FBG及2hPG最高数值呈下降趋势(P<0.05);IGR患者转为正常的比率升高,转为T2DM患者的比率下降(P<0.05)。结论:家庭医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降低前期人群向糖尿病转化的概率,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邓元将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86-188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制度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内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制度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社区措施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I-IbAlc)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可以明显降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水平,是社区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合肥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情况,探讨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进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 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合肥市480名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医生签约意愿情况、家庭医生服务内容需求、家庭医生的信任度的调查。结果 46.04%的社区居民不熟悉家庭医生政策;47.50%的社区居民有签约意愿;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医保类型、月收入、慢性病程间的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签约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50%的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信任。结论 合肥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知有待加强;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对社区居民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增加对疾病的管理,能提高居民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