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2月4—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了淑素药源植物(盾叶薯芋)的农业栽培研究鉴定会。会议由绵阳地区科委主持。盾叶薯芋(Diose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是野生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根茎中含有地奥配基(薯芋皂素)是合或避孕药、留体淑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随着淑素类药物需用量的增长,可以补充薯芋资源的不足。会议听取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有关盾叶薯芋农业栽培研究的技术汇报,栽培两年,经现场采挖,湖北薯芋亩产鲜根  相似文献   

2.
青天葵的资源、栽培与鉴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全喜 《中国药房》2008,19(18):1426-1428
青天葵为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Hance)Schltr.,为广东地产药材,也是我国传统出口中药。在中医传统应用中,主要使用其块茎及地上部分。长期以来,青天葵是较为紧缺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市场上假冒品不少。但对其研究不多,本文就其药用资源、种植栽培及鉴别研究方面进行如下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ω-芋螺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芋螺毒素(conotoxin,CTX)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强,对电压门控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包括少数G-蛋白相关受体等)的作用靶位选择性极高,已成为药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有力工具和新药开发的新来源。其中ω-芋螺毒素(ω-CTX)能特异地阻断并区分不同的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亚型,已广泛作为神经生物学上的重要分子探针,正应用于相关靶受体的基础研究中,并作为特异的诊断试剂及疗效特异的新药应用于临床,是芋螺毒素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芋螺毒素的分类、应用领域、电压门控离子通道、ω-芋螺毒素的结构特征、获得“厂芋螺毒素的途径及其应用前景方面,系统地概述了ω-芋螺毒素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芋螺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热带药用海洋生物芋螺产生的芋螺毒素(Conotoxin),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药和新药开发的新来源。近来出现了从芋螺基因组DNA中克隆新型芋螺毒素基因的新方法.因而快速获得芋螺基因组DNA是分离多样性毒素基因、建立基因库及药用芋螺基因资源开发的前提。本研究采用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从6种芋螺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分离总DNA,经综合比较,建立了简便快速的提取芋螺总DNA的改良苯酚-SDS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芋螺毒素是含约10-30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大多富含二硫键,可分为α-,μ,ω-,δ-,芋螺睡眠肽,加压素,惊厥剂等。已确定四十余个毒素的序列,对4个有代表性的芋螺肽进行了溶液构象分析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芋螺毒素研究历史。综述了国外对甚至芋螺毒素的构效关系研究的结果及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芋螺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从海洋软体动物芋螺中分离纯化的芋螺毒素是一类具有特异生物活性的小肽神经毒素,目前芋螺毒素一方面作为神经生物学的重要分于探针正广泛应用于相关靶受体的基础研究中,另一方面则用于研制特异诊断试剂及疗效特异的新药,并作为分子模型用新药设计,研究涉及蛋白质化学,化学,药理学,电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等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芋螺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南海产丰富的芋螺生物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为从毒液中发现和寻找新型活性强、选择性好的阻断α4β2 nAChR的芋螺毒素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对五种南海常见芋螺(豹芋螺、黑芋螺、玉女芋螺、信号芋螺、和帝王芋螺)的毒液进行提取、分段,并采用双电极电压膜片钳技术测定了五种毒液各个组分对α4β2 nAChR和α3β2 nAChR的阻断活性。结果 豹芋螺、黑芋螺、信号芋螺和帝王芋螺这四种芋螺毒液的部分组分表现出较好的α4β2 nAChR阻断活性,同时也对α3β2 nAChR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豹芋螺大部分组分和黑芋螺毒液Mar-2组分对α4β2 nAChR有明显的阻断作用,阻断率分别高达40 %以上和73.6%,且这些组分未对α3β2 nAChR表现出阻断作用或作用很弱,即对α4β2 nAChR有良好活性且相比于α3β2 nAChR对α4β2 nAChR有较好的选择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对豹芋螺粗毒组分进行活性跟踪的分离纯化,为获得豹芋螺来源的新型芋螺毒素并阐明其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寻找选择性阻断α4β2 nAChR的新型芋螺毒素指明了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发利用南海产芋螺生物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中国南海织锦芋螺中分离生物活性强、电生理效应特异、新的芋螺毒素。方法:毒素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测定,氨基酸测序,电生理效应研究。结果:分离到一种新的织锦芋螺毒素Tx7,序列为GCSS—VCNSHTDCVTHCICTFRGCGAVN,能引起小鼠疫挛,并能增强海马神经元钙电流和提高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放频率。结论:Tx7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中国南海织锦芋螺中分离新的芋螺毒素,为药物发现、药物设计提供新的活性多肽或前体多肽,比较不同地域织锦芋螺毒素的构成,研究环境对织锦芋螺毒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织锦芋螺毒液经预处理后,凝胶层析分离粗毒,用HPLC进一步分离,氨基酸测序。结果分离得到了10余个织锦芋螺毒素组分,确定了10个织锦芋螺毒素的氨基酸序列,其中4个为新型织锦芋螺毒素,6个与已报道的相同。结论中国南海织锦芋螺毒液中含有丰富的M族芋螺毒素,毒素成分与菲律宾宿务岛(Cebu)、马尼拉岛的织锦芋螺相似。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RNA提取方法,从7种海南产芋螺的毒管中分离总RNA,用两种反转录酶分别合成cDNA,再以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综合比较,建立了简便快速的芋螺毒素RNA提取及其cDNA合成的优化方法。为进一步分离克隆芋螺毒素新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百合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百合科。每年6—8月开花。花朵硕大,色泽俏丽,或洁白,或红、黄。百合在欧美作为花卉栽培,供观赏之用,而在我国以作蔬菜栽培为主,也有观赏和药用栽培的。南北朝期间,梁宣帝盛赞百合的花“接叶多重,含露低垂,从风偃仰”,说明百合在我国当时已有栽培,其花已被人们所赏识。宋代文豪苏东坡曾吟颂过“堂前种山丹(百合),错落玛瑙盘”的诗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药物》2010,29(3):42-47
芋螺毒素是由热带海洋肉食性软体动物芋螺分泌的、富含二硫键的一类结构多样的小分子多肽。芋螺毒素的化学合成已成为获得毒素肽的主要手段。现总结化学合成芋螺毒素线性肽及其氧化折叠形成二硫键的多种方法 ,并对现阶段化学合成芋螺毒素肽的新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野生薯芋植物,可以用来提取薯芋皂甙元,但在部分薯芋中虽其皂甙元含量能符合工业生产要求,仅因为其熔点偏低,一直未被利用。我们曾报道滇产四种薯芋植物:小花盾叶薯芋(Dioscorea Parviflora Ting)、黄山药(D.panthaica Prain et Burk)、叉蕊薯芋(D.collttii Hook.f.)及粉背薯芋[D.collettii Hook.f.var.hypoglauca(Pali-bin)Pei et Ting]中的皂甙元熔点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皂甙元中除薯芋皂甙元外,尚含有  相似文献   

14.
α-芋螺毒素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芋螺毒素是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一种海洋生物神经毒素,它特异性竞争结合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化学结构独特。本文介绍有关α-芋螺毒素的种类、结构特征、生物学活性和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化学、生物学以及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制剂改革薯芋皂素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芋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资源。其根茎中除含有少量的薯芋皂甙外,还含有约40%的淀粉、50%的纤维和其它化学成分。自从罗斯洛克首创直接酸水解工艺制取薯芋皂素成功之后,直接酸水解工艺已沿用二十多年。它的缺点是:1.薯芋皂素收率不高。2.由于重量约占50%,体积约占90%的纤维渣贯串生产过程始终,到最后才排除,因而消耗大量的化工原料、动力和劳力。3.薯芋中其它有用成分未能综合利用。因此,如何提高薯芋皂素的收率并合理地利用薯芋资源便成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美国专利介绍,将新鲜薯芋压  相似文献   

16.
芋螺毒素(conotoxin,conopeptide,CTX)是从热带海洋软体动物芋螺中得到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毒素,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动物体内各种离子通道及受体,已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和新药研制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芋螺毒素包括O-,M-,A-,S-,T-,P-,I-,等多个超家族,其中A超家族的α-芋螺毒素是芋螺毒素家族中的一类重要成员,能特异地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各种亚型,对疼痛、成瘾、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肌肉松弛等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因此,对α-芋螺毒素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作用于nAChRs的α-芋螺毒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海南产大尉芋螺毒液中分离克隆新型O-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为大尉芋螺毒素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源头化合物。方法采用快速扩增cDNA 3’-末端(3’-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的方法,对我国海南产大尉芋螺(Conus capitaneus Linnaeus)的毒素cDNA进行分析,克隆测序所得基因片段,再进行序列比较,以及O-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发现了1种新的O-超家族芋螺毒素cDNA序列CaHr91N,编码长度为77个氨基酸(aa)的前体蛋白CaHr91P,具有典型的芋螺毒素前体结构特征,即由21aa的信号肽、22aa的前肽与34aa的成熟肽三部分组成。毒素区的成熟肽CaHr91M序列为ECREQSQGCTNTsPPccsGLRCSGQSQGGVCISN,具有O-超家族芋螺毒素保守的半胱氨酸框架C-C-CC-C-C.同时比较分析了CaHr91P与其它同源性的O-超家族芋螺毒素的相似性,以及大尉芋螺毒素的研究状况。结论CaHr91P新芋螺毒素基因的发现,及其序列的阐明,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更多大尉芋螺毒素的发现和研究利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芋螺镇痛多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重甲  戴秋云 《药学学报》2009,44(6):561-565
芋螺多肽由芋螺毒液管和毒囊内壁的毒腺所分泌,大多数芋螺多肽由10~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富含二硫键,能特异性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 (nAChR),及钙、钠、钾等多种离子通道亚型。目前已发现作用于N-型钙通道、nAChR的α9α10亚基、TTX-R钠通道、NMDA受体的芋螺多肽具有很强的镇痛活性,其中N-型钙通道抑制剂ω-MVIIA已于2004年上市。该类镇痛多肽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稳定、活性及选择性高等特点。芋螺镇痛多肽不仅会成为镇痛机制等相关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会为开发新一代无致瘾镇痛药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芋螺镇痛多肽研究的最新进展予以评述,着重介绍芋螺镇痛多肽的作用靶位、构效关系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芋螺毒素是由海洋肉食性芋螺所分泌的用于捕杀猎物的高活性生物多肽类毒素,据估计,全世界范围内约含100,000种不同的芋螺毒素,按照保守的信号区可分为A、B2、C、D、O、M、T等27个超家族。不同家族的芋螺毒素能够特异性的靶向各种离子通道和受体,因而成为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和研究神经药理学的分子探针。当前报道的靶向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芋螺毒素来自十个超家族,分别为A、B3、C、D、J、L、S、O1、M和T。本文对这十个超家族中靶向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芋螺毒素的序列、结构及功能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杭白贡菊”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就曾作贡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