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平 《四川中医》1995,13(12):20-20
《伤寒论》第40条小青龙汤方后附:“……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注家对之颇有争议。多以为此注系后人所为,不属仲景原意。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五版)就言: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笔者认为小青龙汤治喘用麻黄与去麻黄加杏仁都是正确的,其关键在于喘证的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2.
高体三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的奠基人,临证善用经方及温热药物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尤其对干姜的功用具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高老认为:干姜除了温阳健脾外,还具有调理肝肾的作用,一则补太阴以燥土祛湿,二则温少阴以暖水散寒,三则调厥阴以疏木达郁。高老临证根据肝、脾、肾3脏相互联系又各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灵活运用干姜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均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中第40条论小青龙汤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原文指明了该证的病机、临床表现及或然症,在方后注文中有或然症的加减处理。本方用于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咳喘,此为主证,但在或然症中出现“…或喘者…”,且有“…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的处理。那么此二种喘是否一样?麻黄功可宣肺平喘,是否应当去除呢? 关于麻黄去留的问题有争议,相关注解有:①原书方后注文末提出“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认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小青龙汤有解表化饮的作用,为治外感风寒,内有水饮之咳、喘、呕证而设。然笔者在临床上,仿其法,依其意,施治一些不同的病证,效如桴鼓。一、水肿郭××,男,56岁。1983年8月3日诊。3个月前,面目浮肿,小便短少,恶风,发热,  相似文献   

5.
刘渡舟应用小青龙汤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自学《伤寒论讲义》,参考刘渡舟教授《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诠解》,细细阅来 ,深感刘老医学造诣精深 ,对《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理论及其方药的临床运用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 ,尤其是小青龙汤的临床辨证更为精辟和全面 ,现介绍如下。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 ,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半夏、炙甘草、五味子组成。方中用麻黄发散风寒 ,平喘利水 ;配桂枝 ,可增强通阳宣散的功能 ;干姜、细辛可散寒化饮 ;半夏祛痰降逆 ;甘草扶正和中 ;恐辛散太过 ,耗伤正气 ,故用五味子酸收 ,以保肺肾之气 ,助以芍药酸收微寒 ,敛阴而防动…  相似文献   

6.
当感冒之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除了呼吸道病毒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亦可能导致此类迁延不愈的咳嗽,有文献统称为感染后咳嗽。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四季皆有,治不得法,可迁延时日,久之易生它变。临证时我使用经方小青龙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本病之外寒内饮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中医徐仲才擅长用小青龙汤,经他随症化裁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喘及痰饮等症,均有显著的疗效。兹将其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支气管疾病的病例及体会介绍于下。例1:于某,女,34岁。初诊:1983年12月。自幼哮喘,每于春秋发作。发作时大  相似文献   

8.
张锡纯是近现代中西汇通学派的开山鼻祖,深谙医理,临床组方用药师古而不泥古,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干姜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张锡纯临床运用干姜不落窠臼,认为干姜是补助上中二焦阳分之要药,可宣通上焦、温运中焦、温通下焦、温经通络,用量多在半钱至二两之间。张锡纯临床擅用干姜药对,灵活将干姜与厚朴、赭石、白术、芍药、朴硝、生姜、甘草等药配伍应用,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临床组方用药经验,值得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属中医外感风邪类疾病。本病发作急骤,来势突然,以鼻痒、流清涕、频频喷嚏为主证,多为风寒、花粉或烟尘刺激鼻腔而发病。本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容易诊断,与感冒鼻炎迥异,虽非重症,但治疗多感棘手。已故济南名医田仁德治疗此病,善用小青龙汤加减,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关庆亚  张杭洲  王付 《河南中医》2016,(11):1896-1898
麻黄作为中药学的第一味中药,历代医家认为它是发汗峻药,辛温开泄,发表力峻,容易劫液亡阳,因此临床不用、少用。王付教授认为麻黄味辛,苦,性温,辛散为主,苦味为辅,宣散益辛,降泄益苦,辛苦温协同能宣散郁滞邪气。王老师临证善用麻黄,临床不拘混于风寒表证,更多用于治疗内伤杂病,每取佳效。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证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中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在小青龙汤加减法中,有“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云云。据“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确属小青龙汤的适应症。对于麻黄能止喘,在临床上实有功效。又按“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第40条小青龙汤的方后注对于“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有“疑非仲景意”的疑问。历代注家对于此无非两种观点,其认为属仲景原意者多从荛花药物功效作解,未能说明其去麻黄加荛花的依据;持非仲景意观点者认为荛花治水过于峻猛,未有治利用荛花者。基于类比推理对《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水液病的条文分析发现,此处出现的“微利”乃正气驱邪的表现,去麻黄的原因应为表邪已解,而加荛花与方中原有半夏、芍药配伍取甘遂半夏汤治疗留饮欲去之意。并进一步推测将小青龙原方中芍药解释为去水气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3.
治疗对象为有冠状动脉疾患、心律不齐、高血压等疾病,而临床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定愁诉如心悸、眩晕、胸痛、呼吸困难等的患者。这类患者在服用抗焦虑药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困倦、乏力等  相似文献   

14.
周一民  孟伟 《世界中医药》2008,3(6):367-367
高建忠系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学验俱丰,临床擅用、活用小青龙汤方,多有奇效。兹将其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咳嗽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将咳嗽又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李际强通过临床实践与文献调研,发现无论是内伤咳嗽还是外感咳嗽,其以湿邪饮邪为患者在临床较为多见,应用小青龙汤加减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咳嗽病因病机、《伤寒杂病论》经典条文、小青龙汤源流及方药特点,并将临床中应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的适应症、证型、疾病等进行分析,归纳出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要点与临床加减方法。李际强认为小青龙汤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方剂,临床治疗湿邪饮邪为患咳嗽多能收良效,无表证者亦可应用,并强调临床运用时,有是证用是方,并注意药证对应,并根据病机用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中铅丹一药,系有毒之品,历代多作外用,内服者甚少,有的畏其有毒而以它药代之。中药学亦嘱其内服时:“一次量一般不超过五分,以防中毒。”实失仲景原意。临床中此药与龙骨、牡蛎相伍,有坠痰镇惊之力;和桂枝相合,有通心阳、安心神之效。若弃之不用,殊为可惜,用量过小,亦不能起药到病除之效。周老师生前治疗惊狂、癫痫等症,选用此方必用铅丹,收效甚捷,现举临床治验:例1 唐××,男,23岁,农民。1964年  相似文献   

17.
雷平 《四川中医》1996,14(12):35-35
《伤寒论》第40条小青龙汤方后附:“……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注家对之争议颇大,多认为麻黄主治喘,治喘去麻黄非仲景原意。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小青龙汤治喘去麻黄与否,关键在病机、表寒里饮者用麻黄,肺寒饮停无表证、或表证轻者去麻黄,加杏仁。现将临床观察3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豚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EAR)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卵清蛋白建立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辛芩颗粒对照组(4.65 g.kg-1)、小青龙汤组(7.44 g.kg-1)、麻黄附子细辛汤(2.33 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3个药物治疗组每天ig给药1次,给药共14 d,以治疗前后的行为学体征积分、血液组胺和鼻黏膜切片病理变化为观测指标。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组、小青龙汤组和辛芩颗粒组的治疗后体征积分和血液组胺含量均有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黄附子细辛汤组的血液组胺含量(3.64±0.83)mg.L-1与小青龙汤组(4.58±0.51)mg.L-1和辛芩颗粒组(4.36±0.13)mg.L-1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对鼻黏膜炎症变化的修复略优于小青龙汤和辛芩颗粒。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能改善过敏性鼻炎豚鼠症状,对血液组胺的降低和鼻黏膜的修复优于小青龙汤。  相似文献   

19.
严索宇  黄建琴 《中医杂志》2002,43(4):262-263
江苏省通州市痛症临床研究所邱祖萍副主任医师,业医30余载,审证细微,立法谨守病机,遣药不落旧套。笔者有幸侍诊,获益颇多。邱先生临证习用麻黄,且寒暑不忌,每能出奇制胜,兹将其运用麻黄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0.
李德珍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天水市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天水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本文介绍了李老师临床运用麻黄治疗多种病证的经验总结.他认为麻黄不仅仅是一味发汗峻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因证而异,在剂量、时间等方面用之得当,配伍有法,会方简而效捷.现将李老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