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恪材 《颈腰痛杂志》2004,25(3):216-217
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2年2月,对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吴毅文教授创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诊治。治疗以吴毅文教授创立的推拿于法为主。吴毅文教授的推拿手法我们称之为“吴氏手法”。同时配合药物、理疗、颈椎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2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问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经及推动脉)受累,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多见于中老年人。我们从1990年以来、付仆院的29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综合康复治疗和临床观察,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的患病情况,以及打型颈椎病及其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1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划本组290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107例、女件183例;年龄24~72岁,平均52岁;病程3~120月平均8月按照桂林会议通过的“颈椎病诊断标准[2],神经根型颈椎病102例,椎动脉型54例,脊髓型38例,混合型96例。各年龄组的患…  相似文献   

3.
青年型颈椎病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型颈椎病106例分析刘凤云,高治民,宋文欣,王正和,王洪林颈椎病是常见多发病,一般认为中老年人多发,但青年亦非少见,本文对近五年来治疗106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本组共106例,男44例,女62例;年龄14~28岁,平均年龄25.17岁;病...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患者常有眩晕症状 ,由于致病因素多 ,表现各异 ,我们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对 2 0 0例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40~ 80岁 ,男12 0例 ,女 80例。患者有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病程 1周~ 5年。1.2 诊断 全部病例均有 X线片检查的颈椎改变 ,部分患者经 TCD检查示椎动脉狭窄、钙化、血流量减低。眩晕为一过性、发作性 ,常在变换体位或颈后仰或旋转时诱发。平时感觉头脑沉闷 ,头皮发紧、麻木 ,思维活动不活跃 ,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或猝倒。久之可出现耳鸣、视力下降 ,身体平衡失调等。1.3 治…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疗颈椎病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治疗颈椎病45例临床分析曲建平,莫通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简称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自1993年以来我科对确诊颈椎病的45例病人进行临床分型,采用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术资料本组均系住院病人,男23例,女22例;年龄29岁~7...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手术治疗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手术治疗50例临床分析吕宏乐1宗维恕1张行杰1袁一新1邵延臣1王海蛟2崔宗营1周卫东1我院自1991年10月~1995年12月间,手术治疗颈椎病5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4例。年龄19~74岁,平均51岁。...  相似文献   

8.
王勇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1):701-702
颈椎病临床常见类型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混合型,其中需手术治疗的以颈椎病脊髓型为多。国内文献对颈椎病食道型病例报告较少,报告病例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于2006年8月对一侧食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主因吞咽时有梗阻感8个月,加重2个月收入院。该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时咽喉部有梗阻感,下咽较慢,进食米饭、馒头等干食时明显,饮水及进流食时梗阻感轻。入院前2月梗阻感加重,下咽困难。查体:颈椎活动受限,伸屈20~°30°、左右旋转0°~30,°四肢感觉、肌力、活动正常,四肢…  相似文献   

9.
有关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颈椎端正的临床报告并不是很多,现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5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剑  梁立  沈勇强 《中国骨伤》1994,7(6):19-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50例临床体会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卢剑,梁立,沈勇强我院骨伤科自1984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椎病获得良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0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4例临床资料,探讨诊治手段及评估预后。[结果]9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选择手术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脊髓型颈椎病由于脊髓受压的程度、范围等不同,导致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脑梗死相一致,极易误诊为脑梗死[1]。本院收治1例误诊为脑梗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案例报告患者,男性,57岁,因“左侧肢体麻木、乏力1年,加重1月”,于2021年3月11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左上肢重于下肢;左手不能持物,活动迟缓;左手尺侧无名指及小指持续性麻木;行走距离50 m后左下肢无力,曾摔倒数次;偶有头晕头痛。  相似文献   

13.
韦良渠  查清 《中国骨伤》2002,15(11):699-699
患者,男,57岁,农民,住院号:283720.因颈伴右上肢疼痛3月余,于2001年5月22日以"颈椎病"收住院.患者自述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感觉颈伴右上肢疼痛,皮肤无汗,疼痛为烧灼样,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14.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4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平均随访时间39.2个月,手术前后应用JOA评分法,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程小于6个月者2、3年改善率分别为68.06%、69.21%;病程超过6个月者2、3年改善率分别为61.80%、62.43%。术后2年的改善率与术前JOA评分呈负相关性(r=-0.30)。结论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疗效肯定,术后缓解率同病程长短以及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有关,脊髓功能恢复在2年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病例1男,7岁。以发现心脏杂音7年为主诉入院,心脏听诊: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律不齐,频发早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膜部缺损(缺损6mm)。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24h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总数20288次/24h;室性早搏二联律743阵/24h;室性早搏三联律518阵/24h,动态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证实为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80例的X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颈椎病的X线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颈椎病的X线平片的临床资料.结果 椎间隙狭窄变形53例,占66.3%.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2例,占77.5%.骨质增生48例,占60%.椎间孔狭窄42例,占52.5%.颈椎韧带钙化27例,占33.8%.双边征14例,占17.5%.结论 X线特征分析对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周兴政 《中国骨伤》2010,23(9):722-722
<正>患者,男,25岁。2008年4月7日因"头晕伴背部胀痛5年,加重伴背部感觉过敏1周"就诊。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背部胀痛,时轻时重,未作特殊处理。1周前症  相似文献   

18.
杨克石  徐辉  纪昌宾 《中国骨伤》2022,35(3):273-275
男性患者,78岁,因"吞咽困难半年,加重2个月"于2018年3月5日入院.患者可进流食及半流食,但进食固体食物时咽喉部梗阻感明显.患者无四肢麻木无力,无行走不稳,无胸腹部束带感,无大小便功能异常.体重无下降.体格检查:颈部活动无受限,四肢感觉肌力正常,生理反射无减弱或亢进,病理征阴性.颈椎正侧位X线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正Sobue等~([1])于1975年提出\"节段性脊髓病变\"理论,首次将以上肢肌肉萎缩为特征的颈椎病命名为肌萎缩型颈椎病(CSA)。CSA又称为\"Keegan型颈椎病\",以颈椎退变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稳定性上肢肌肉萎缩,伴/不伴轻度的感觉异常及脊髓病变(表现为下肢症状及步态异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2])。CSA发生率较低,易发生漏诊、误诊,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和Pancoast瘤均可引起肩臂及胸背部疼痛,临床表现相似,极易误诊误治,本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