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睡眠障碍与遗传、激素水平、功能神经解剖、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水平等相关。本文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探讨睡眠障碍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是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睡眠环境是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睡眠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睡眠环境,是健康睡眠的重要保障。中医睡眠养生学十分重视睡眠的居室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人与居室环境相协调,并有适合、舒适的卧具、枕具等,从而使人能够在适合的睡眠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睡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和睡眠剥夺脑电图的差别,初步探讨药物诱导和睡眠剥夺对睡眠脑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6/2004-06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的3个月~12岁的患儿,临床有两项诊断中至少有一项诊断为癫痫或临床拟诊癫痫共383例。随机分为睡眠剥夺一自然睡眠组200例,药物诱导睡眠组183例。睡眠剥夺组不用药物,采用禁睡4~10h后描记脑电图,年龄越小禁睡时间越短。药物诱导睡眠组服用100g/L水合氯醛,剂量采用1mL/岁,最多10mL,待快入睡时描记脑电图。使用视频数字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8-16个头皮盘状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双耳垂或Cz,均作单、双极导联描记。记录30-90mitt的脑电图,包括常规脑电图-睡眠脑电图-觉醒后脑电图或睡眠脑电图一觉醒后脑电图。对比分析觉醒、睡眠时程、着重观察有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和睡眠纺锤的变化及癫痫放电频率。结果:两组患383例均收集到脑电图,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觉醒状态时快波活动:药物诱导睡眠组中73.8%(135/183)的儿童觉醒状态时快波活动增多,睡眠剥夺一自然睡眠组的儿童觉醒状态时仅5.0%(10/200)快波活动增多。②睡眠状态中的睡眠时相:药物诱导睡眠组中24.0%(44/183)能见到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85.0%(170/200)见到较完整的睡眠时程,包括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Ⅳ期。③睡眠纺锤:药物诱导睡眠组37.7%(69/183)可见,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76.O%(152/200)可见。④癫痫样放电:药物诱导睡眠组发现有22.4%(41/183),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发现有66.O%(132/200)。⑤睡眠纺锤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药物诱导睡眠组中发现睡眠纺锤缺失62.3%(114/183),其中临床拟诊“癫痫?”34例;拟诊“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26例;拟诊“继发性癫痫?大脑发育不全”28例;拟诊“癫痫?非典型热性惊厥?”17例;拟诊“癫痫?屏气发作”5例;拟诊“癫痫?癔病?”4例。有22.4%(41/183)发现癫痫样放电,其中有26.8%(11/41)可见极度纺锤波。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中睡眠纺锤缺失24.O%(48/200),其中临床拟诊“癫痫?”17例;拟诊“癫痫?脑性瘫痪”15例;拟诊“癫痫?大脑发育不全”8例;拟诊“癫痫?非典型热性惊厥?”6例;拟诊“癫痫?癔病?”2例。有66.O%(132/200)发现癫痫样放电的患儿中有30.3%(40/132)可见极度纺锤波。结论:药物诱导睡眠很快进入深睡期,不利于观察癫痫样放电等异常波最容易出现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同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快波增多,睡眠纺锤活动亦被掩盖,直接影响对睡眠脑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于2014年1月正式运行。中心以临床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和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及相关疾病为特色,注重大众睡眠医学健康教育和睡眠科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中心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书臣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特点。方法 对 2 17例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确诊的OSAS患者进行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 (PSQI)调查。结果 根据PSQI评估结果 ,睡眠较差和睡眠很差的病例数均为 88例 (各占 40 .5 % )。PSQI各成分 (I~VII)的计分分别为 1.6± 0 .9,1.1± 1.1,1.1± 1.1,1.4± 1.2 ,0 .8± 0 .6,0 .3± 0 .9,1.9± 1.1分 (P <0 .0 1)。AHI与PSQI及其各成分 (I~VII)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7(P <0 .0 1) ,-0 .15 (P <0 .0 5 ) ,-0 .42 (P <0 .0 1) ,-0 .2 8(P <0 .0 1) ,-0 .17(P <0 .0 5 ) ,-0 .0 8(P >0 .0 5 ) ,-0 .2 1(P <0 .0 1) ,0 .0 8(P >0 .0 5 )。轻、中、重度OSAS3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各组PSQI分别为 9.6± 5 .3 ,8.0± 4.2 ,6.8± 3 .3 (P <0 .0 1) ;各组PSQI的成分II、III、VI计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其它成分计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OSAS患者睡眠质量差 ,主要表现为白天功能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差以及睡眠效率低 ,但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差的程度与OSAS严重程度反而呈弱负相关 ,提示睡眠呼吸暂停本身并不是影响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充足良好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检验医学生睡眠健康(包括睡眠时间和失眠症状)、睡眠行为(包括睡眠卫生和睡眠拖延)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而为改善其睡眠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相关性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某医学院校576名医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睡眠卫生量表和睡眠拖延行为量表分别对一般资料和睡眠时间、失眠症状、睡眠卫生和睡眠拖延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和分层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6岁,67%为女性。其平均睡眠时间为7.2小时,51.2%存在睡眠不足(小于7小时);24.8%存在显著失眠症状。根据分层回归分析,在排除了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下,睡眠拖延(β= -0.30,P <0.001)是睡眠时间的显著影响因素;睡眠拖延(β=0.19,P<0.001)和睡眠卫生(β=0.28,P=0.001)均是失眠症状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医学生中,睡眠不足和失眠症状较常见。睡眠行为(包括睡眠卫生和睡眠拖延)是预测其睡眠健康的重要因素。今后的实践中,高校医疗保健人员应关注医学生的睡眠状况,并考虑将睡眠相关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和睡眠剥夺脑电图的差别,初步探讨药物诱导和睡眠剥夺对睡眠脑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6/2004-06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的3个月~12岁的患儿,临床有两项诊断中至少有一项诊断为癫痫或临床拟诊癫痫者共383例。随机分为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200例,药物诱导睡眠组183例。睡眠剥夺组不用药物,采用禁睡4~10h后描记脑电图,年龄越小禁睡时间越短。药物诱导睡眠组服用100g/L水合氯醛,剂量采用1mL/岁,最多10mL,待快入睡时描记脑电图。使用视频数字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8~16个头皮盘状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双耳垂或CZ,均作单、双极导联描记。记录30~90min的脑电图,包括常规脑电图-睡眠脑电图-觉醒后脑电图或睡眠脑电图-觉醒后脑电图。对比分析觉醒、睡眠时程、着重观察有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和睡眠纺锤的变化及癫痫放电频率。结果:两组患者383例均收集到脑电图,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觉醒状态时快波活动:药物诱导睡眠组中73.8%(135/183)的儿童觉醒状态时快波活动增多,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的儿童觉醒状态时仅5.0%(10/200)快波活动增多。②睡眠状态中的睡眠时相:药物诱导睡眠组中24.0%(44/183)能见到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85.0%(170/200)见到较完整的睡眠时程,包括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Ⅳ期。③睡眠纺锤:药物诱导睡眠组37.7%(69/183)可见,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76.0%(152/200)可见。④癫痫样放电:药物诱导睡眠组发现有22.4%(41/183),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发现有66.0%(132/200)。⑤睡眠纺锤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药物诱导睡眠组中发现睡眠纺锤缺失62.3%(114/183),其中临床拟诊“癫痫?”34例;拟诊“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26例;拟诊“继发性癫痫?大脑发育不全”28例;拟诊“癫痫?非典型热性惊厥?”17例;拟诊“癫痫?屏气发作”5例;拟诊“癫痫?癔病?”4例。有22.4%(41/183)发现癫痫样放电,其中有26.8%(11/41)可见极度纺锤波。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中睡眠纺锤缺失24.0%(48/200),其中临床拟诊“癫痫?”17例;拟诊“癫痫?脑性瘫痪”15例;拟诊“癫痫?大脑发育不全”8例;拟诊“癫痫?非典型热性惊厥?”6例;拟诊“癫痫?癔病?”2例。有66.0%(132/200)发现癫痫样放电的患儿中有30.3%(40/132)可见极度纺锤波。结论:药物诱导睡眠很快进入深睡期,不利于观察癫痫样放电等异常波最容易出现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同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快波增多,睡眠纺锤活动亦被掩盖,直接影响对睡眠脑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睡眠干预对提高睡眠—觉醒节律紊乱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9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老年患者实施睡眠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阿森斯(athens,AIS)失眠量表、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对患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程度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3个月,患者睡眠—觉醒紊乱程度较干预前改善,干预前后比较,Z=13.5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睡眠—觉醒节律紊乱老年患者实施日间及夜间睡眠干预,可使其逐步建立正常睡眠—觉醒节律,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随着儿童睡眠问题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睡眠。为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儿童睡眠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儿童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及流行病学,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及干预进行综述,并为儿童睡眠健康相关政策制定、教育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年龄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随机抽取2个行政区4000名2—12岁儿童,对其睡眠状况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1)我市各年龄儿童平均睡眠时间均低于国际标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的年龄、睡眠比和入睡时间以及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2)我市儿童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39.70%,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障碍的类型有所不同。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父母一方或双方睡眠障碍的存在、孩子患扁桃体炎的次数、夜问哺患发作的次数和入睡时间。结论乌鲁木齐市2-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较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与孩子的年龄、睡眠习惯、健康状况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故应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减少睡眠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分析睡眠呼吸障碍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将60例睡眠呼吸障碍患儿(A组)及40例健康儿童(B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间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及快眼动睡眠潜伏期(RL)等睡眠相关时间及睡眠效率(s E)、非快眼动睡眠期第1、2、3+4期睡眠时间比例(s1、s2、s3+4),快眼动睡眠时间比例(RT)等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差异。A组TST为(361.35±72.31)min明显短于B组的(459.36±67.23)min(P0.05),而A组的SL及RL分别为(33.25±12.67)min及(109.61±22.16)min较B组的(15.22±11.26)min及(88.23±12.32)min明显缩短(P0.05);同时A组s E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s1高于B组,而s2、s3+4及RT则明显低于B组(P0.05)。睡眠呼吸障碍可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对儿童的睡眠质量可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筛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和多导睡眠监测仪同步监测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中31例监测纪录有效,多导睡眠仪结果与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相关数据有相关性,其中呼吸暂停次数、呼吸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紊乱指数与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相关。结论 2种监测方法对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良好一致性,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可用于大规模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吉林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对吉林大学临床、公共卫生、护理3个专业的五年制在校本科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非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17.0%;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41.7%.考试期间临床专业学生PSQI总分为(8.16±3.20)分,高于护理专业学生(6.40分±2.16分)和公共卫生专业学生(6.67分±3.29分).[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尤其是考试期间睡眠质量更差,临床专业学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安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第一期(S1)和第二期(S2)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第三期(S3)和第四期(S4)时间及快速眼球运动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心安神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董响娇  李华珍 《全科护理》2022,20(3):404-406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2月产科门诊就诊,并于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的睡眠数据,并测定婴儿早期夜间睡眠数据,包括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结果:母亲孕期睡眠质量(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效率)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质量(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应关注孕妇孕期睡眠并强化干预,以促进婴儿构建健康睡眠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镇江市中医院睡眠门诊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习惯的现状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不良睡眠习惯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镇江市中医院睡眠门诊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1 0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习惯量表(SHP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睡眠习惯、睡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1 060例睡眠障碍患者以女性、中年、低学历者居多,PSQI睡眠质量处于“较差”至“很差”之间,且更倾向于“很差”。SHPS 7个维度中睡眠心理、夜醒看钟、日间活动3个不良习惯维度位居前3位;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睡眠习惯优于中年人,中年人优于青年人,但是睡眠质量上老年人最差,青年人和中年人不相上下;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在性别上总体无差异,但在SHPS睡眠心理、睡眠干扰及日间活动3个维度上男女有差异,且女性更易受影响;而二者在学历上均无差异性。SHPS 30个题项中除有6个题项高频出现,19个题项在性别、年龄及学历上有差异。结论:不良的睡眠习惯与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关性高。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睡眠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对精神障碍患者睡眠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对91例住院治疗的恢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2%的患者认为“入睡前饥饿”对睡眠有“轻微干扰”,40.7%的患者认为“入睡前口渴”对睡眠有“中等干扰”,35.2%的患者认为“每天抽烟一包”对睡眠有“非常大的干扰”,60.5%的患者认为“睡前咖啡因物质摄入”对睡眠有“中等或非常大的干扰”,27.5%的患者认为“睡前2小时剧烈运动”对睡眠有“轻微帮助”。87.9%的患者每周吸烟不超过一包,84.6%的患者睡前无咖啡因物质摄入,68.1%的患者不会在睡前从事剧烈运动,50.5%的患者会选择每日服用安眠药。结论:研究对象在安排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使用药物保持睡眠方面采取积极方式,对有害于睡眠的物质使用比较谨慎,对运动和睡眠的关系比较模糊,基本采取消极的应对行为,对睡眠限制的认识非常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