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机械性碎栓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3例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单纯机械性碎栓治疗5例,机械性碎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的患者18例.术后规范抗凝治疗12个月,同时筛查静脉窦血栓病因,并给予相应处理.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包括眼底视盘检查、GCS评分、mRS评分,腰穿和MRV或DSA检查.结果 机械碎栓治疗后即刻,所有患者静脉窦主干血流恢复.患者出院前神经功能评分2.1±1.1较术前3.7±1.2明显改善(P<0.05),GCS评分11.5±4.6较术前10.5±3.4明显改善(P<0.05),其中mRS评分0~1分患者9例,2分6例,3分及以上7例,死亡1例,另有4例自动出院后死亡.术后3个月回访,所有患者眼底视盘水肿消失,腰穿压力恢复正常,mRS评分0~1分患者14例,2分3例,3分1例.术后12个月mRS评分0~1分患者17例,2分1例,未见患者血栓复发.结论 机械碎栓是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症状或者是重症患者应尽早采用机械性碎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疗效。方法将33例符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随访6~10个月。采用GOS评判预后。结果 3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病人,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经随访恢复良好15例(45.5%),中残6例(18.2%),重残3例(9.1%),植物生存2例(6.1%),死亡7例(21.2%)。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具有暴露广泛,颅骨减压窗大,压力容易分散,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容积,减压充分,脑疝易复位,能明显降低脑疝病人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内科保守治疗与不同手术时机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大面积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及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A组(内科保守治疗)、B组(脑疝发生后行去骨瓣减压手术)、C组(脑疝发生前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各20例。比较3组治疗后NIHSS、GCS、BI、mRS评分、功能恢复状况、病死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后1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C组下降幅度更大,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GCS、BI及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CS及BI评分最高,mRS评分最低。治疗后6个月,3组病死率、功能恢复状况及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且脑疝前期实施手术有利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及功能恢复、预后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静脉血栓形成伴脑出血致脑疝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例颅内静脉窦、静脉血栓形成伴脑出血致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例,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5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2例,4分2例,3分1例,死亡5例.出院后3个月...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救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救治经验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GCS评分与病情分别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GCS评分3~5分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GCS评分6~8分患者(P<0.05),幕上去大骨瓣减压 颅内血肿清除 小脑幕切开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单侧幕上去大骨瓣减压 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与GCS评分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 11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共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5次;其中机械性血栓清除结合rt-PA静脉窦局部注射14例次,单纯机械性血栓清除1次;应用AnsioJet导管清除血栓9次,球囊血栓清除5次,微导丝1次.进行2次血管内治疗者4例,进行1次血管内治疗7例.每次血管内治疗rt-PA用量0~15 mg,平均(9.4±4.5)mg.无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者介入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均进行全身肝素化治疗.结果 本组11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时已发生意识障碍8例,其中6例已行气管捕管,2例已发生脑疝;GCS3~12分,平均(8.3±2.7)分.恢复优良8例,死亡3例.存活病例MRI/MRV随访10-32个月(平均21个月),静脉窦通畅6例,部分通畅2例.无静脉窦血栓复发病例.结论 重症颅内静脉血柃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常规治疗疗效差.溶栓药物局部应用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可以快速使受累的静脉窦恢复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手术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预后。结果: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其中10例治愈,且肢体功能都恢复正常;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同时破入脑室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的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0d死亡。结论: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有效的方法,且避免了基底节区重要结构(如内囊)的损伤。一旦脓肿破入脑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改良溶栓方案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48小时微量溶栓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9例采用经典方法治疗,13例患者(9例随机分配患者及4例经典方法禁忌的患者)采用改良方法(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持续48h微量溶栓术)治疗。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2.1月。结果:经典方法组: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静脉窦均获得再通,其中1例植入支架1枚,2例并发脑出血(1例在右侧顶叶,1例在左侧小脑),并发脑出血的1例患者遗留面瘫,NIHSS评分1分,其余8例0分,预后良好。改良方法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含相对禁忌证病例1例,禁忌证病例3例),脑静脉窦均获得再通,无一例并发或加重脑出血,病程超过3个月的1例患者术后1个月残留语言功能障碍NIHSS评分1分,其余12例0分,预后良好。结论:经典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脑静脉窦狭窄及血栓形成,但并发脑出血的风险较大,改良方法"脑静脉窦48h微量溶栓术"有效规避了大量应用溶栓药物的问题,在达到同样疗效情况下更为安全,拓展了血管内途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突眼和结膜红肿。3例经开颅手术及1例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另1例未行外科处理,神经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加重。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可继发DAVF,但部分患者先期难以明确静脉窦血栓形成,而表现为DAVF伴静脉窦血栓性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继发的DAVF易发生颅内出血,应积极行血管内栓塞或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并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壳核脑出血并脑疝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行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42例中,MRS 1分1例,2分2例,3分12例,4分15例,5分7例,6分5例。结论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技术清除脑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并脑疝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术前GCS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式选择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0例HBGH患者术前GCS和手术方式,其中钻孔血肿引流66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40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24例。结果存活115例,死亡15例;存活者3-6个月后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39例,Ⅲ级36例,Ⅳ级22例,Ⅴ级9例,新增死亡2例。结论术前GCS可以指导HBGH手术方式的选择。GCS〉8分者,钻孔抽吸+尿激酶液化引流即可,7-8分没有脑疝者,可以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6分者和合并脑疝者,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5分者虽然预后差,但还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策略的选择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120例。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或者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87例患者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其中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56例行微创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另31例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12例由于术后脑压仍高加行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33例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3天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清情况,术后半年按照COS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33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6例,3分100例,2分4例,1分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87例患者,其中56例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C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38例,3分14例,2分2例,1分2例;而行大骨瓣颅内清除31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8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1例,3分9例,2分6例,1分5例。结论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行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手术效果好,恢复快;对血肿量大于60ml或者脑疝的病人,建议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早期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09—2015-09我科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先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后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与脑池引流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大骨瓣减压与脑池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ICP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与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双侧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采用双额去骨瓣减压术的疗效。 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采用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手术效果及预后。 结果6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预后良好(4~5分)20例;预后不良:2分13例,3分17例;死亡(1分)15例。其中GOS评分2~3分的30例患者术后长期随访(至少3年)显示,其GOS评分改善不明显。 结论双侧额叶挫裂伤病情发展快,易导致中央型脑疝发生,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颅内血肿脑疝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水肿、颅内血肿脑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病人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复查,观察组病人G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病人的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GO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能够尽快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颅内血肿脑疝病人颅内压,有利于病人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手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01-2012-09收治的14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74例采用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ICP指标和GCS评分逐步得到有效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于发病早期((72 h)行手术夹闭,术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术后复查DSA 35例,动脉瘤颈完全夹闭34例,瘤颈部分残留1例,行二次手术完全夹闭.术后应用mRS评分:0~1分27例,2分2例,3分3例,4分2例,5分和6分各1例.结论 早期手术夹闭破裂动脉瘤仍是治疗动脉瘤最基本的方法,且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35例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3例,术后抗凝治疗9例,介入治疗后抗凝治疗5例;8例未接受抗凝治疗。治疗4周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手术并抗凝治疗的9例中,5例GOS评分4~5分,2例2~3分,2例死亡;接受介入机械取栓及溶栓治疗并抗凝治疗的5例中,4例GOS评分4~5分,1例2分;单纯抗凝治疗的13例中,9例GOS评分4~5分,4例2~3分;未接受抗凝治疗的8例中,3例死亡,3例GOS评分2~3分,1例4分,1例5分。结论 伴颅内出血的CVST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特征性,抗凝为治疗基础,部分病人可根据情况选择介入治疗,出血较多及脑疝病人可考虑开颅手术减压,大多病人预后尚可,出血较多、广泛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疝形成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均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的基础上采用预减压技术治疗。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18例,其中颅内迟发性血肿8例,弥漫性脑肿胀2例,原因不明8例。所有颅内迟发性血肿均进行再次开颅手术。伤后6个月按照G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中采用预减压的办法可以缩短脑受压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