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患者服用何首乌及其相关制剂的原因、药物来源及其制剂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表现、体征,探讨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或杜绝该药相关的DILI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有何首乌及其相关制剂服药史、诊断为DILI的病例。记录其服药原因、剂型、剂量、疗程及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治疗、预后等情况,分析患者肝功能受损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与何首乌相关的DILI病例183例,其中资料相对完整的140例,服用单味何首乌75例(53.6%),基层医生中药方剂29例(20.7%),中成药36例(25.7%)。服药时间最长150 d,最短1 d,平均28 d。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132例(94.3%),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各4例(2.9%)。DILI严重程度分级:1级33例(23.6%),2级29例(20.7%),3级28例(20.0%),4级47例(33.5%),5级3例(2.1%)。其中3级以上患者服用单味何首乌比例多,而且剂量大。服用中成药患者以轻中度病例为主,服中药方剂患者介于两者之间。多数患者在治疗7 d内各生化指标(ALT、AST、ALP)降低50%以上,治愈率97.9%。结论:何首乌引起DILI与药物使用的规范程度、剂量、疗程密切相关。轻中度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个别患者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应该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恰当用药,科学、规范使用何首乌及其相关制剂,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在充分发挥何首乌药效的前提下保证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autoimmune antibody,AA)对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DILI患者的A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性。方法收集诊断为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AA、肝功能指标及肝损药物种类等临床资料,评价DILI患者的这些临床资料与AA阳性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DILI患者AA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年龄分布、Child分级、临床分型以及肝损药物种类等方面与阴性检出率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Child评分的提高,DILI AA阳性检出率有逐步递增趋势。用药时间≥30 d的患者A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用药时间30 d。结论 DILI患者AA阳性检出率与用药时间相关,对于判断是中药还是西药引起的DILI可能无明显参考价值。对于用药时间较长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检测AA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因。方法 2011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常规进行病因筛查。结果 在202例住院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脂肪性肝病(NAFLD)62例(30.7%)、药物性肝损害(DILI)56例(27.7%)、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18例(8.9%)、嗜肝病毒感染18例(8.9%)、肿瘤9例(4.5%)、肝硬化11例(5.5%)、胆道系统感染11例(5.5%)、非嗜肝病毒感染1例(0.5%)、中毒1例(0.5%)、营养不良2例(1.0%)和病因不明13例(6.4%);青年组NAFLD、DILI和嗜肝病毒感染构成比分别为49.4%、16.9%和10.8%,中年组DILI、脂肪性肝病和AILD构成比分别为34.3%、25.4%和10.5%,老年组DILI、AILD和肿瘤构成比分别为36.5%、15.4%和13.5%;男性NAFLD、DILI和嗜肝病毒感染构成比分别为43.6%、20.0%和15.8%,女性DILI、脂肪性肝病和AILD构成比分别为35.6%、17.8%和14.9%。结论 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较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人群常见病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总结其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肝损伤药物种类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第一临床诊断为DILI收治住院患者作系统性回顾调查,根据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基础疾病、肝损伤药物等信息,对比研究西药与中药所致DILI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分型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探讨可能与DIL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频率≥50%依次为乏力、纳差、尿黄。胆汁淤积型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最高(P0.05)。中药引起的DILI患者比例高达60.6%,引起DILI较为常见的西药有抗结核药、精神类药、非甾体抗炎药等。DILI相关因素肝胆疾病、免疫功能失调、糖尿病、高血压、长期饮酒、年龄≥45岁的OR值分别为6.552、6.130、3.774、2.801、2.002、1.838。结论凡是服用可疑导致肝损伤药物过程中或过程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纳差、肝区不适等表现或肝功能异常者均应引起高度警惕。原患肝胆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龄、长期饮酒、免疫功能失调很可能使服药者对药物的易感性增高,更容易引起肝脏损害,临床上对有这些危险因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应优先考虑可能DILI。  相似文献   

5.
肝组织学检查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临床意义重要, 并能够对RUCAM评分量表进行有效补充。DILI的临床表型复杂多样, 几乎涵盖已知的所有急性、慢性和重型肝损伤类型。DILI损伤的靶部位广泛, 包括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 病理损伤模式与多种类型非DILI肝病表现酷似, 鉴别诊断难度较大。随着免疫检查点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广泛应用, 相关肝损伤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 肝组织学检查能够有效评估其临床病理表型及病变程度, 从而指导治疗。特殊类型(如药物相关肝血管病变等)的DILI、多病因重叠DILI、慢性DILI及DILI诱发肝衰竭等情况下, 肝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指导临床及时合理治疗以及评估预后。目前DILI的组织学评价尚无国际统一标准, 加之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血清学标志物缺乏, 因此肝组织学检查在DIL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作用尚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格检查时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鉴于大多数NAFLD患者为亚临床的单纯性脂肪肝,且缺乏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减轻体质量是目前治疗NAFLD及其并发症最重要的措施。现就近年来NAFLD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作一概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钟笛箫  师晓东 《肝脏》2014,(10):782-786
药物性肝损伤(DILI)被定义为由多种药物、草药或其他化学药品导致的肝生化检测异常或肝功能异常,但需除外其他导致肝脏功能损伤的原因[1]。大部分DILI病例是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过敏或代谢特异质反应所致[2-4]。在西方国家,DILI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5]。引起DILI的相关药物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西方国家主要是抗生素、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物;而在亚洲,则以中草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更为常见[6]。来自我国的针对138例DILI患者的单中心研究[7]显示,在2008年4月至2010年间上海超过21000人口中,导致DILI的首位药物是中草药,占总病例数的53.6%,抗生素类占8%,膳食补充剂占6.5%,这一结论与其他有类似生活习惯的亚洲国家的报道类似[8]。近年来,DILI的报道逐年增加,研究也逐渐开展,然而相关儿童方面的资料相对较少,甚至缺如,给儿科医务人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陈军 《肝脏》2019,24(6)
<正>会议第一专题对已有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概率、风险、类型和监控管理进行了报告和讨论。NIH肝病研究所的Jay博士就已有慢性肝病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DILI;一旦发生,是否会更加严重;发生DILI的类型与药物品种的关系;肝损伤的类型与原有慢性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讲述。特异质性DILI在原来有肝病和无肝病患者中发生的概率是相似的,与药物的剂量无关,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发生的概率较低,如异烟肼为1/1 0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为1/2 500,但原有肝病患者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肝损伤和预后,例如在阿奇霉素、他汀类药物、硫唑嘌呤、非甾体抗炎药、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致死性肝损伤案例,大部分发生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诊断、肝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疑难肝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以肝功能异常入院的患者2195例,排除明确诊断者后,94例诊断不明者被纳入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巨细胞病毒IgM和IgG,采用多重薇珠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免疫印迹法等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抗肝细胞胞质-I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血清铁、24 h尿铜,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饱和度,常规行腹部影像学和肝活检检查。 结果 在94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0例(42.6%)、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22例(23.4%)、药物性肝损害(DILI)20例(21.3%),其它依次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3例(3.2%),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Wilson病、血色病、淋巴瘤、巨细胞病毒感染、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Kwashiorkor综合征、肌营养不良各1例(8.5%),原因不明1例(1.1%)。 结论 在所谓的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以NAFLD、ALD和DILI最常见,而遗传代谢性肝病和其他少见病也占一定的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开阔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诊断、肝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疑难肝病的诊断水平。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以肝功能异常入院的患者2195例,排除明确诊断者后,94例诊断不明者被纳入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巨细胞病毒IgM和IgG,采用多重薇珠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免疫印迹法等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抗肝细胞胞质-I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血清铁、24 h尿铜,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饱和度,常规行腹部影像学和肝活检检查。结果在94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0例(42.6%)、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22例(23.4%)、药物性肝损害(DILI)20例(21.3%),其它依次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3例(3.2%),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Wilson病、血色病、淋巴瘤、巨细胞病毒感染、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Kwashiorkor综合征、肌营养不良各1例(8.5%),原因不明1例(1.1%)。结论在所谓的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以NAFLD、ALD和DILI最常见,而遗传代谢性肝病和其他少见病也占一定的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开阔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行肝穿刺检查,分析肝脏病理及临床特点。结果病理确诊70例。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29例(37.2%),药物性肝损伤25例(32.1%),非酒精性脂肪肝11例(14.1%),隐匿性乙型肝炎2例(2.6%),遗传代谢性肝病3例(3.9%)。结论肝穿刺检查对诊断肝病具有重要价值,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建议肝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基础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57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过程中出现的DIL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基础慢性肝病与肝损害的相关性,不同类型慢性肝病与肝损害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与肝损害的相关性。结果:1357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损害327例(24.1%),368例合并基础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损害165例(44.84%),无基础慢性肝病患者989例出现肝损害203例(20.53%)。其中合并慢性基础肝病患者中慢性HBV感染者234例,112例发生肝损害(47.86%);慢性HCV感染者34例,15例发生肝损害(44.12%);其他慢性肝病患者100例,出现肝损害38例(38.00%)。234例慢性HBV感染者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组85例,52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61.18%);HBV携带者(ASC)149例,60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40.27%)。结论:抗结核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尤其是合并慢性基础肝病的惠者,因此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早发现肝损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和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 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上述任何两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临床应用的标准化, 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分类、预测预后、病情监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肝脏活检已成为临床肝脏病学领域最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临床急、慢性肝病患者诊断、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是多种肝脏疾病诊断及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为各种肝脏疾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信息。肝脏活检可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及急性肝衰竭(ALF)、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等诊断,还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  相似文献   

15.
【据Hepatology 2021年12月报道】题: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生化学未缓解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作者Wang CY等)药物性肝损伤(DILI)已被公认为急性和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虽然大多数经历DILI的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可获得临床和生化学的完全缓解,但仍有8%~20%的患者可进展为慢性DILI。反复出现生化学未缓解(BNR)的DILI患者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生活质量差。目前慢性DILI的诊断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肝活检虽然有助于DILI诊断的正确性,但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有创性及高成本的限制。此外,DILI的组织学及生化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肝脏存在正常的生理变化。尽管如此,妊娠期仍有3%的孕妇出现肝功能异常。妊娠特有肝病是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在死亡的妊娠期妇女中,约0%~25%孕妇死于妊娠特有性肝病。提高对妊娠特有肝病的认知度和诊治水平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有关妊娠特有肝病的研究文献,总结了部分妊娠特有肝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DILI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因此,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地排除肝损伤的其他潜在病因,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指南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旨在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疑似DILI患者,规范诊断和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南也专门重点阐述了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药物导致的肝炎病毒再激活、DILI的常见病因(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试验中DILI的信号和评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和相关保健食品引起药物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因服用中草药或含草药成分的保健食品引起肝损害的情况。方法收集1982年至2005年诊断为“药物性肝病”患者82例。诊断根据为病史、药物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最后回顾诊断,按药物性肝损伤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4年中诊断的82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占同期因肝功能异常住院患者的2.2%。其中男性28例,女性54例,年龄16~81岁.平均(50.1±16.9)岁。服用的与肝损伤有关药物中,减肥保健品占30.5%、皮肤科用药占12.2%、抗风湿病用药占8.5%、心血管用药占8.5%、妇科疾病用药占7.3%、肝病药占6.1%、调节血脂药占6.1%、乳房小叶增生药占3.7%、甲状腺肿块用药占3.7%、其他用药占13.4%。用药疗程6d~6个月不等.潜伏期6d~3个月。临床表现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6.59%、胆汁淤积型占39.02%,其他为混合型,尚有10%的患者同时伴有变态反应表现。所有患者在停药后一般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良好。结论中药和草药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应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引起肝损伤的认知及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肝损伤网(DILIN)的前瞻性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长伦  陈成伟 《肝脏》2009,14(4):327-33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医药专业、制药产业、管理部门及公众的重视。DILI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急性肝衰竭(ALF)的首要病因,也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药物采取警示的最常见的原因。有黄疸的肝细胞损伤型DILI患者,其病死率至少达10%;发展为ALF的DILI患者,其自然恢复率仅约25%。DILI的发生率约为1/10000-1000000暴露患者年(patient—years of exposure,PYE)。DILI临床表现绝大多数如同已知的急性或慢性肝病,但一些药物引起的临床表现可以差异很大。DILI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其他常见肝病,以及发病、进展与用药间的“时间吻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48例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原因,为临床及时对因治疗和预防晚期肝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48例肝功能异常住院患者进行A~E型肝炎病毒抗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检查;并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指标及免疫球蛋白、铜蓝蛋白:B超或CT检查患者腹部。结果:248例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排前五位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占35.5%(88/248)病毒性肝炎占20.9%(52/248)、药物性肝炎占18.5%(46/248)、自身免疫性肝炎占8.5%(21/248)、酒精性肝病占6.4%(16/248)。结论:248例肝功能异常住院患者病因主要为NASH、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这说明非传染性病因所致肝功能异常明显增多,应加强对非感染性肝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