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2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扩大迷路径路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作为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年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分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02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 男44例(43.1%), 女58例(56.9%), 年龄(49.9±11.4)岁。肿瘤全切除率为90.2%(92/102),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时间2(1, 5)年。术后早期(术后2周出院时)及远期(随访时间满1年)面神经功能良好率(HB Ⅰ~Ⅲ级)分别为73.5%(75/102)和87.3%(89/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手术结束时面神经探测阈值>0.05 mA为大型听神经瘤术后近期(OR=6.782, 95%CI:1.520~30.272, P=0.012)及远期(OR=11.455, 95%CI: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侧颅底区域手术时移位颞骨内段面神经对短期和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比较完全移位和部分移位后面神经功能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侧颅底肿物切除并行面神经移位患者的术前、术中数据和随访资料。应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系统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2周和末次随访的面神经功能, 记录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Ⅰ~Ⅱ级的时间, 分析可能影响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因素。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 男8例, 女25例, 年龄(44.6±12.2)岁。25例行完全面神经移位, 8例行部分面神经移位, 90.9%(30例)的患者末次随访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Ⅰ~Ⅱ级。颞下窝入路A型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25例, 75.8%)。完全移位和部分移位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颈动脉瘤(OR=26.496, 95%CI:1.008~695.757, P=0.049)和出血量增加(OR=1.196, 95%CI:1.021~1.401, P=0.026)与面神经功能不良相关。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周围性面神经断裂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自1999年至2009年因周围性面神经断裂在我院接受手术修复的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年龄2~77岁,中位年龄30岁。单纯面神经吻合术72例,随访至最终恢复的65例(90.2%)。自体神经移植术32例,随访至最终恢复的24例(75.0%)。面神经功能评价采用了整体及分区House-Brackmann(HB)评价方法,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面神经吻合术后总体恢复程度为HBⅠ级者37例(56.9%),Ⅱ级者11例(16.9%),Ⅲ级者15例(23.1%),Ⅳ级者2例(3.1%);各分区恢复至HBⅠ、Ⅱ级的比例分别为:眼部97.6%、面中部97.9%、口角78.6%、额部27.3%(P<0.001)。自体神经移植术后总体恢复程度为HBⅠ级者4例(16.7%),Ⅱ级者5例(20.8%),Ⅲ级者7例(29.2%),Ⅳ级者8例(33.3%);各分区恢复程度达HBⅠ、Ⅱ级的分别为:眼部73.7%、面中部72.7%、口角44.4%、额部37.5%。神经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优于自体神经移植术(P=0.002)。结论:面神经吻合术和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周围性面神经断裂损伤的有效方法;面神经受损分支、损伤范围、手术修复距离损伤的时间和患者年龄均对手术预后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杰  严畅  陈伟强  杨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6):587-588,59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6例听神经瘤患者分别行单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22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过程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进行监测(监测组,24例),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情况,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 术后3个月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对病例面瘫情况进行评价,监测组Ⅰ级21例,Ⅱ级2例,Ⅲ级1例;非监测组Ⅰ级1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Ⅴ级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听神经瘤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面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面神经修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22例,按House-Brackmann法对面神经功能进行分级,依据面神经损伤的部位和范围,采用面神经减压术?吻合术进行修复治疗?对于随访1年以上,资料齐全的18例,根据手术前后面神经功能的分级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22例中有16例是因为开放性乳突手术引起的面神经意外损伤,损伤部位以面神经鼓室段?锥段最多见,颞骨骨折3例,贝尔面瘫3例,病理改变表现为面神经纤维部分或全部断裂及面神经水肿?面神经修复方法,包括面神经减压术?端端吻合?耳大神经移植吻合,随访1年以上1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预后及疗效分析:面神经减压16例,术前面神经功能,Ⅳ级4例,Ⅴ级9例,Ⅵ级3例,术后1年面肌功能恢复至Ⅰ级6例,Ⅱ级8例,Ⅲ级2例?结论:面神经修复手术可以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技术及方法.方法 21例听神经瘤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外科基础上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术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方法 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出院时按House-Brackmann分级,面神经Ⅰ~Ⅱ级13例,Ⅲ~Ⅳ级6例,Ⅴ~Ⅵ级2例.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及面神经保护的术中技巧是面神经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蒯加高  杨洁  艾婷  徐庆春  王晨 《广西医学》2020,(24):3208-3211
目的探讨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其分级为Ⅱ~Ⅴ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法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等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Ⅱ~Ⅴ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为Ⅰ级的并发症有43例(39.4%),Ⅱ级48例(44.0%),Ⅲa级1例(0.9%),Ⅲb级3例(2.8%),Ⅳa级7例(6.4%),Ⅳb级6例(5.5%),Ⅴ级1例(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Ⅳ~Ⅴ级、肠坏死及行肠吻合术是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Ⅱ~Ⅴ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Ⅴ级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存在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Ⅳ~Ⅴ级、肠坏死及行肠吻合术是其术后发生Ⅱ~Ⅴ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诊断面神经鞘瘤的方法、手术治疗该病的效果及修复面神经功能的途径。方法:入住本院的面神经鞘瘤患者11例,在确诊前全部误诊为他病,确诊后,对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患者行神经移植,其中5例应用耳大神经移植,1例行干热骨骼肌桥接;对2例中耳乳突腔-颅内面神经鞘瘤的患者,1例行舌下神经移植(舌下神经攀植入舌下神经),1例直接将舌下神经襻植入面神经远端;其余患者面瘫时间较长,已不能恢复面神经功能,仅1例行阔筋膜口轮匝肌悬吊术,其他放弃面神经功能的重建。结果:3例未行面神经功能重建的患者,遗留完全面瘫;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分别为(Brakmann-House功能分级)功能2级3例3、级2例、未恢复1例;2例舌下神经以及攀支重建面神经的患者,功能2级1例3、级1例。结论: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应进行系统检查排除误诊。术中为了完整切除肿瘤,可采用面神经改道吻合术、面神经移植等方法,在断端套用静脉血管给予保护,予以耳脑胶进行粘合。另外,干热骨骼肌的桥接在临床上应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过程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36例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0.5~1年.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大于90%)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面神经损伤3例.术后6月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2例,Ⅴ、Ⅵ级4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治疗5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肿与内囊后束关系,将其分为内囊前型及内囊前后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出现脑疝;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失访2例。神经功能按ADL分级进行测评:Ⅰ~Ⅱ级21例(40.38%),Ⅲ级18例(34.62%),Ⅳ级9例(17.31%),Ⅴ级2例(3.84%),失访2例(3.84%)。内囊前型者30例,其中Ⅰ~Ⅱ级17例(56.67%),Ⅲ级10例(33.33%),Ⅳ级2例(6.67%),Ⅴ级1例(3.33%)。内囊前后型者20例,其中Ⅰ~Ⅱ级4例(20.00%),Ⅲ级8例(40.00%),Ⅳ级7例(35.00%),Ⅴ级1例(5.00%),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及恢复快等优点;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内囊前型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内囊前后型者。  相似文献   

11.
对正常或接近正常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Ⅰ~Ⅱ级]的面神经瘤标准治疗方案目前国际上仍存在争议。为实现更高的面部和听力功能的保留率, 侧重神经功能保留的治疗策略和新疗法正在应用于面神经瘤领域。该研究为一项对面神经鞘瘤(FNS)患者采用低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hfSRS)的回顾性研究, 将2011至2019年术前面神经功能为HBⅠ~Ⅱ级的4例颅内FNS和1例颅外FNS患者纳入研究。通过肿瘤控制、面神经功能评估(按照HB分级标准)和听神经功能评估(依据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的建议分级)和不良辐射效应等分级复合结果来评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 该研究患者的中位肿瘤体积为7.5 cm3(1.5~19.6 cm3), 接受的中位处方剂量为23.2 Gy(21~25 Gy), 中位给药次数为3次(3~5次)。影像学随访中位31.4个月(13.0~71.0个月)和临床症状随访32.6个月(15.1~72.0个月)。结果发现, 局部肿瘤控制率为100.0%。最后一次临床随访时, 4例(4/5)的患者面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或保持HB Ⅰ~Ⅱ级不变, 患者听神经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治疗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査面神经损伤的部位,采用不同路径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移植术以及面神经吻合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4个月~2年,观察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随访结果显示本研究中26例患者治疗后面神经评定为Ⅰ级(正常)的14例(53.85%),Ⅱ级(轻度功能异常)的7例(26.92%),Ⅲ级(中度功能异常)的3例(11.54%),Ⅳ级(重度功能异常)的1例(3.85%),Ⅴ级(完全麻痹无运动)的1例(3.85%)其中Ⅰ级、Ⅱ级的占80.77%(21/26)。结论:对于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一经确诊,就应该尽早开展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不同路径的面神经减压术是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对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方法使用英国牛津公司Medelec神经生理术中监测仪,对22例听神经瘤术中进行面神经自发面肌电图及电刺激诱发面肌电图监测。结果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结合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本组22例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6月面神经H-B分级Ⅰ-Ⅱ级13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Ⅵ级5例。结论术中肌电图监测可以提示面神经的位置和走行,为手术时避免损伤神经提供依据;肿瘤切除后可帮助确认面神经结构是否完整;全切肿瘤后引出肌电图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与面神经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面神经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面神经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面神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面神经功能、影像特征, 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术后进行面神经功能随访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20例面神经血管瘤患者, 男10例, 女10例, 年龄18~56(36.4±10.7)岁。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面神经麻痹(18例, 90.0%)、听力下降(11例, 55.0%)、耳鸣(8例, 40.0%)、面肌痉挛(4例, 20.0%)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听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其中经乳突-上鼓室入路5例, 经迷路入路5例, 经中颅窝入路10例。术中探查见65.0%(13/20)的患者为多节段受累, 面神经膝状神经节(16例, 80.0%)、水平段(11例, 55.0%)及迷路段(7例, 35.0%)最常受累。对19例患者同期行面神经修复或减压术, 其中面神经改道吻合2例, 耳大神经桥接移植8例, 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2例, 面神经减压7例。术后随访时间17~159(81.9±39.3)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高压氧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86例面神经炎病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运用House-Brackmann分级和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变化:高压氧组恢复到级(Ⅴ正常)85/147例(57.82%),总有效(Ⅴ级+Ⅳ级+Ⅲ级)132/147例(89.80%);对照组恢复到Ⅴ级39/139例(28.06%),总有效(Ⅴ级+Ⅳ级+Ⅲ级)87/139例(62.58%),两组之间面神经功能恢复到Ⅴ级.以及总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患侧神经传导速度、面肌肌电图比较显示高压氧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面神经炎的疗效是客观、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张香菊  王强 《重庆医学》2008,37(9):903-904
目的总结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keman分级对照,评价治疗结果。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出院时评价,恢复到Ⅴ级81/123例(65.85%)、Ⅳ级38/123例(30.89%)、Ⅲ级4/123例(3.25%)、Ⅳ~Ⅴ级恢复率119/123例(96.74%)。对照组:恢复到Ⅴ级32/98例(32.65%)、Ⅳ级57/98例(58.16%)、Ⅲ级9/98例(9.18%)、Ⅳ~Ⅴ级恢复率89/98例(90.81%)。两组愈后结果对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好,是早期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 10月西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95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面神经受累情况。所有患者术前行颞骨薄层CT检查。对术前伴有面瘫者或面神经肿胀明显、表面肉芽组织黏连者术中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手术前后均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系统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95例患者中,38例(40%)面神经骨管部分破坏缺损,其中位于膝状神经节+水平段1例(2.63%),水平段29例(76.32%),水平段+垂直段4例(10.53%),垂直段4例(10.53%)。6例患者术前伴发面瘫,术后6个月5例恢复至HBⅠ级,1例恢复至HBⅡ级。其余89例中,86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正常,3例在术后3~5 d出现迟发性面瘫,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中耳胆脂瘤累及面神经时,面神经水平段骨管最易受损;术前伴发面瘫时应尽快手术并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乳突开放手术为首选术式;对术前无面瘫,但面神经肿胀明显者,也应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有面神经骨管缺损时,术腔填塞不应太紧,以防压迫面神经出现面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术前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I)行面神经成像,结合术中面神经与听神经瘤的位置关系,探讨听神经瘤中面神经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5例,术前行面神经DTI显示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验证面神经的位置,术前、术后2周内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结果 4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可通过DTI显示,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解剖标识确定面神经位置与DTI相吻合者39例(92.9%),其面神经均位于肿瘤腹侧,其中,17例(43.6%)位于肿瘤中部1/3,9例(23.1%)位于肿瘤下部1/3,8例(20.5%)位于肿瘤上部1/3,3例(7.7%)位于肿瘤下极,2例(5.1%)位于肿瘤上极。41例(91.1%)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4.4%)术中未发现面神经,2例(4.4%)术中面神经位置与术前DTI成像面神经位置不相符导致操作过程中神经损伤。术后2周内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Ⅱ级25例(55.6%),Ⅲ~Ⅳ级15例(33.3%),Ⅴ~Ⅵ级5例(11.1%)。42例(93.3%)肿瘤全切除,1例(2.2%)内听道部分肿瘤残余,2例(4.4%)脑干及与面神经粘连少量残留,2例(4.4%)因小脑肿胀术后去除骨瓣,1例(2.2%)术后术区出血死亡,1例(2.2%)脑干部分梗死致一侧肢体偏瘫,康复治疗3个月后可自主生活。结论 术前面神经DTI可以预测面神经的位置,听神经瘤中脑池段面神经位置多变,掌握听神经瘤中面神经的分布规律可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9.
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12 例用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耳大神经移植结合显微外科技术以及血供丰富的软组织移植床对面神经缺损修复至关重要,且切取耳大神经后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保护和评估的作用,提高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对27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研究其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88.9%),次全切除3例(11.1%),面神经解剖保留26例(96.3%),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63.0%),无死亡病例,术末与术前经颅电刺激运动神经(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比值60%者术后可能面神经功能差。结论: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于安全切除肿瘤,保护、评价面神经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比值60%是面神经功能可能严重损伤的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