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华亭镇随机选取6个村(居)委,任取其中3个作为干预村(居)委,剩下3个作为对照村(居)委,利用高血压高危人群筛查评分表筛选出321名高血压高危人群作为干预组,历年筛查所得并纳入社区管理系统中的290名高血压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组实施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为主的综合干预。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一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吸烟"和"肥胖或超重"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BMI和腰围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高危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改善体格检查指标和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及高危人群预防的干预模式,控制高血压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病。方法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学校体检的基础上,筛查出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三级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以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防制。结果经过两年规范的高血压三级管理及采取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干预组血压平均控制率达标为42.4%;社区高危人群监测后的血压平均值稳定在正常范围128/79mmHg;青少年对高血压病危害性的认知率有大幅度提高。结论开展高血压三级管理与健康促进和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是高血压的(治疗)和高危人群的预防应采用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预防高血压,应从青少年期就开始抓起,这是一个低投入高成效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在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在深圳市南山区大冲社区中,由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手册》,分别对450名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及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调查居民在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9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前、后摄入高脂饮食和少运动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肥胖和吸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手册》为依据,通过社区卫生健康促进网络,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实施效果,为在社区推广、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10至2017年2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徐泾社区招募200名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高血压健康知识、不良生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过15个月干预,高血压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状况明显提高,血压、血糖、血脂、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明显改善,体质指数(BMI)均值及肥胖、每日食盐摄入量、高盐膳食以及缺乏有氧运动的比例均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0.45、5.5%、0.45 g、10.5%和22.0%(P0.05);吸烟、过量饮酒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超重比例干预后较干预前上升5.5%(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高危人群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健康水平,控制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彭元  李平非  王晓玲  刘鲲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32-1635
目的评估2010-2011年长沙市城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9个区县中各抽取一个社区(乡镇),每一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35~65岁常住居民30名,分成高血压患者组、高危人群组和健康人群组,每组各10名,社区干预1年后这些对象再次被调查。结果总计合格调查对象776名,其中女性387名,男性389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中"经常饮酒"、"不运动少运动"、"感到精神压力"的暴露率总体上比社区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不运动少运动"高危组和健康组下降显著(P<0.01);而"吸烟"率改变不明显,"盐摄入过量"患者组有所升高(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平均为9.1%,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6.5%,年龄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C、TG异常率患者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1);血压控制率城市社区由31.3%上升至50%(P<0.01),但干预后乡镇社区提高不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对于各组居民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不一,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和健康人群获益更多;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效果城市社区仍明显好于乡镇社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血压高危人群的主要特征,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2013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将11 753名符合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的对象纳入研究,分析风险特征的分布及水平。【结果】高血压高危人群的6个高风险特征中,膳食高盐的检出率最高(55.3%),其次为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水平(130~139)/(85~89)mm Hg,分别为44.0%、41.6%、31.7%,过量饮酒的检出率最低,为5.0%。高血压高危人群以具有1个或2个高风险特征的人群为主(9 038人,76.9%),具有3个及以上高风险特征的人数较少(2 715人,23.1%)。男性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体重指数均值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的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及每日食盐量均不同(P0.05)。不同婚姻状况高危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及每日食盐量不同(P0.05)。不同地区的高危人群每日食盐量、收缩压水平不同(P0.05)。【结论】应尽早发现高血压高危人群,积极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对膳食高盐以及超重/肥胖等高风险特征的干预,重视对男性、中年、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的干预,降低群体和个体高血压高风险特征水平,预防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社区内存在高血压风险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对其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宝安区松岗街道松岗社区100例有高血压潜在危险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不实施综合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社区综合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血压均处于偏高状态,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研究对象血压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之下,观察组中处于高危高血压的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区存在高血压潜在危险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50岁以上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怀柔区户籍≥50岁农村居民196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0岁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为77.4%,除家族史、年龄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56.0%),其次为吸烟(33.5%)和肥胖(22.6%)。男性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压;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肥胖。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肥胖患病人群和吸烟(男性为重点人群)所占比例较高,应作为脑卒中干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成立社区健康管理小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干预组在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基础上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培训志愿者。1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的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血压显著下降,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自我测血压技能掌握人次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健康管理小组模式干预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普及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在南京、徐州和南通市筛查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共有481名高危人群进入干预组,266名同社区居民进入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随访管理和综合干预,对照人群不做干预;随访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测量。结果随访前,干预组的BMD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1.70vs-1.51,P=0.002),BMD异常率高于对照组(84.8%vs 75.6%,P=0.002);为期1年的健康随访管理和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的BMD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1.34vs-1.59,P0.01),BMD异常率低于对照组(64.7%vs81.6%,P0.0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和学历后,干预组的随访前后BMD差值高于对照组(0.45±0.06vs 0.03±0.08,P=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随访前骨密度异常率、年龄、BMI和学历后,随访后干预组BMD异常率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BMD水平。  相似文献   

11.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对“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干预试验研究”的资料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在北京等六城市城区选择2个不相邻、框架人口约为1万的自然人群,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社区,从两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选取2700名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队列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基线调查)和体格检查,筛查高危对象。3年后对参加过基线调查者随访。在干预队列,对基线调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大众健康教育。对照社区则顺其原有医疗条件,不予干预。结果:3年后,无论是干预队列还是对照队列,高血压患病率均有所增加,但以对照队列中年人增加最突出。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干预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年中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减少了29%(HR=0.71,95%CI:0.58~0.87),死亡减少了40%(HR=0.60,95%CI:0.42~0.86)。干预可以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组最为显著,其次是复合高血压。与此同时,干预队列全死因死亡率与对照队列相比降低了11%(HR=0.89,95%CI:0.78~0.99)。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明显减少人群全死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以社区为基础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现患人群进行5年的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探讨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选择嘉兴、丽水、绍兴三地区分别代表农村、城镇社区、城市,每个地区均设有干预区和对照区。在干预区内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对患病人群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1)提高了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44.65%)和血压控制率(11.78%);(2)多种高血压危险因素得到进一步控制;(3)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2.69mmHg.舒张压下降了3.22mmHg;(4)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降低。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对减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仅有效,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探讨该方案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普及性宣教、个体化指导和中医药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提高,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降低。结论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有利于降低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此方案适宜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六榕街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53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28个月的自我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不同。结果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有6个维度得分比干预前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改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预防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在苏州吴江市松陵镇开展社区干预实验,在实验社区及对照社区各随机抽取高血压高危人群80例,对照社区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社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式健康教育、知己量化管理、镇村一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常规管理,干预前和1年后,分别调查两社区高危人群的高血压健康知识、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体检.结果 经1年干预,实验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不良行为流行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除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其余体检项目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和居民知识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对于提高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知、信、行水平,具有减低发病率、预防高血压、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相关的代谢性慢性病组合。方法使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基线数据, 根据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获得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及糖尿病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 根据B超及问卷调查诊断NAFLD, 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并不同数量及类型的31种代谢相关慢性病组合与NAFLD患病的关联。结果 65 477名研究对象年龄M(Q1, Q3)为60(51, 66)岁, 男性占40.6%。NAFLD总患病率为38.2%, 无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中任1种者NAFLD患病率为12.0%。总人群(OR=37.94, 95%CI:31.02~46.41)、女性(OR=36.99, 95%CI:28.78~47.54)及≥60岁组(OR=36.19, 95%CI:28.25~46.36)与NAFLD患病关联最强的慢性病组合均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 男性(OR=50.70, 95%CI:24.62~104.40)及<60岁组(OR=49.58, 95%CI:24.22~101.47)与NAFL...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自我效能的变化趋势。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 在山东省招募404名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 采用个体干预(微信及随访问卷中推送干预图片和视频)与社区干预(朋友圈转发、微信群分享讨论HIV检测相关信息), 测量其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 并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分析HIV检测自我效能的长期发展趋势, 并分析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结果 404名MSM年龄为(28.25±8.95)岁, 最大58岁, 最小18岁;基线和4次随访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得分M(Q1, Q3)分别为18.00(17.00, 21.00)、19.00(18.00, 22.00)、19.00(18.00, 22.00)、19.00(18.00, 22.00)、19.00(18.00, 22.00)。自由估计的两分类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MSM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发展趋势可分为两类, 分别是"干预反应组"[255名(63.1%)]和"干预无反应组"[149名(36.9%)], "干预反应组"的MSM人群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黄燕平 《现代医院》2012,(11):41-4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干预对BMI≤24糖耐量低减(IGT)患者转化为糖尿病(DM)的影响。方法筛选BMI≤24社区居民152名,随机双盲分成4组:A组是中药+社区行为干预(38例),B组是西药+社区行为干预(38例),C组是中药+西药+社区行为干预(38例),D组是单纯社区行为干预(38例),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每三个月进行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和OGTT后2h血浆血糖(2hPG)检测,随访12个月。结果经药物或单纯行为干预后,A组、B组干预前后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行为干预的D组差异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社区行为干预能有效干预BMI≤24人群IGT转化为DM。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四个团场30~60岁居民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与评价,为制订脑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1团和89团两个团场高危人群作为干预组,开展健康教育、个体健康指导和自我管理;对83团和90团两个团场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经干预一年后,对二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分析。结果干预组193名,男101名(51.53%),女92名(48.47%),年龄(46.92±4.06)岁;对照组178名,男94名(52.81%),女84名(47.19%),年龄(47.28±3.96)岁;按性别、年龄、族别、婚姻、职业、文化和脑卒中危险因素构成比较,两组人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一年后,两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变化均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除血糖、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治疗率和糖尿病治疗率与控制率外,干预组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趋势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对消除或减少脑卒中危险因素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干预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干预,比较两组降压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BP和DBP均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的8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医健康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