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长伸肌腱的趾腓背侧甲床瓣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及甲床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应用带长伸肌腱的趾腓背侧甲床瓣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及甲床缺损9例9指,其中男7例7指,女2例2指,年龄21~46(平均34.2)岁。致伤原因:磨损伤2例,电刨伤5例,热压伤1例,利器伤1例。均为手指远侧指骨间关节背侧及甲床复合组织缺损,其中拇指1例,示指3例,中指4例,环指1例。均为甲床、末节背侧软组织及肌腱止点缺损,甲床及软组织缺损面积2.6 cm×1.3 cm~3.1 cm×1.7 cm。肌腱缺损长0.4~0.8 cm、宽0.8 cm。末节指骨背侧部分骨质缺损3例,面积为0.3 cm×0.4 cm~0.6 cm×0.7 cm。1例为急诊手术修复,8例为亚急诊手术修复,实施以趾腓侧趾背动脉滋养的带长肌腱的趾腓背侧甲床瓣移植,切取甲床瓣面积3.0 cm×1.5 cm~3.3 cm×2.0 cm,切取肌腱长1.0~2.0 cm、宽0.8 cm。修复手指缺损肌腱及甲床,并用锚钉固定肌腱末端于末节指骨重建手指伸肌腱止点。小腿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指骨下筋膜瓣联合甲模板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急诊收治15例甲床缺损患者, 均伴有指骨骨质外露, 甲床缺损为原面积的1/4~2/3, 彻底清创后采用患指远端指骨下筋膜瓣覆盖骨外露创面, 使用5-0可吸收缝线缝合筋膜瓣和残留甲床创缘, 使用莫非氏管修剪制作甲模板覆盖于甲床和筋膜瓣之上, 缝线稍加压固定甲模板, 待自然脱落甲模板。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指甲生长情况, 按照李宝山等指甲评价标准评价患处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15指筋膜瓣全部存活良好, 创口Ⅰ期愈合, 供区无坏死。术后随访2~12个月, 平均5.6个月。指甲生长良好, 平整光滑, 指甲和筋膜瓣贴合完好, 指腹供区无瘢痕, 指腹饱满, 手指活动正常, 无压痛。按照指甲评定标准:优12例, 良2例, 差1例。其中1例差因为随访时间短指甲未能生长良好。结论应用指骨下筋膜瓣联合甲模板修复指骨骨质外露、甲床缺损, 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较小且指甲外形恢复良好等优点, 是急诊处理甲床缺损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全形再造理念和技术采用趾组织瓣再造手指指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全形再造的理念和技术以趾组织瓣修复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指甲床、骨质、软组织缺损程度, 于同侧趾设计并切取甲骨皮瓣或甲皮瓣, 游离移植再造缺损的指端, 供区无法直接缝合的创面予湿性换药。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观察手术并发症、再造指和供区外观;末次随访时测量再造指两点分辨觉(2PD), 采用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SWM)尼龙单丝测试再造指触觉(测试结果以所用单丝规格表示);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再造指功能, 13~15分为优, 9~12分为良, 5~8分为可, ≤4分为差;调查患者对手术效果是否满意。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9只手指), 其中男5例, 女3例;年龄22~46岁, 平均32.4岁;拇指1只, 示指2只, 中指5只, 环指1只。以甲骨皮瓣修复7例8只手指, 甲瓣修复1例1只手指, 术后再造指均顺利成活, 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 供区伤口换药愈合, 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4.
鼻尖缺损对容貌影响明显, 重建较为困难。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诊治1例人咬伤后鼻尖软组织缺损病例, 男, 44岁, 采用颞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耳前游离皮瓣重建鼻尖, 以面动静脉终末支为受区血管, 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蒂。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抗凝、解痉治疗。皮瓣顺利成活, 3个月后随访, 切口瘢痕不明显, 再造鼻尖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种小鼠颈部游离皮瓣移植模型, 并初步探讨同种异体皮瓣移植排斥规律。方法选择MHC不相符的近交系BALB/c小鼠(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作为供体, 以C57bl/6小鼠为受体, 将小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包括同基因移植组:C57bl/6→C57bl/6;急性排斥组:BALB/c→C57bl/6不用药;免疫抑制剂组:BALB/c→C57bl/6联合输注3 mg/(kg·d)雷帕霉素。供体腹股沟皮瓣以小鼠股动静脉为蒂, 获取皮瓣后, 将血管穿过套管, 并将内膜翻折出并固定;受体区域选择小鼠颈部, 在颈部去除皮肤, 舌下腺等结构后暴露颈动脉和颈外静脉, 利用血管套管技术, 将皮瓣股动脉与颈动脉相接, 将皮瓣股静脉与颈外静脉相接。观察皮瓣存活, 病理染色检查血管通畅情况, 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 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法来比较。结果供体皮瓣获取时间为(43±3) min, 总手术时间为(91±7) min, 皮瓣整体缺血时间(73±2) min。同基因移植组皮瓣均获得长期存活, 急性排斥组皮瓣在术后10 d左右均发生了排斥;免疫抑制组皮瓣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CIAPF)修复甲瓣供区创面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 杭州整形医院手外三科对12例拇指外伤性缺损的患者行游离甲瓣再造拇指, 其中6例为拇指皮肤套状撕脱伤, 骨支架和伸、屈肌腱完整;其余6例拇指缺损患者根据顾玉东分型法有3例为Ⅰ度缺损, 2例为Ⅱ度缺损, 1例为Ⅲ度缺损。均应用游离SCIAPF修复甲瓣供区创面, 切取皮瓣的大小为3.0 cm×6.5 cm~9.0 cm×7.0 cm。腹部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和(或)微信随访, 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再造拇指进行功能评定, 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对供足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再造拇指全部成活。甲瓣供区创面9例SCIAPFs顺利成活;本组有1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 予及时手术探查后成活;1例皮瓣尖端部分坏死, 应用局部转移皮瓣消灭创面;1例皮瓣皮肤大部分坏死, 基底成活, 二期植皮修复创面。腹股沟供区11例一期愈合, 遗留1条线状瘢痕;1例供区伤口内血肿, 清除血肿后再次缝合而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 再造拇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MPAF)修复拇指和手指指腹创面的疗效。方法 2020年11月-2022年1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10例(10指)拇、手指指腹缺损, 其中切割伤3例, 电锯伤2例, 挤压伤2例, 撕脱伤3例。损伤指别:示指4指, 拇指3指, 中指2指, 环指1指。入院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足底内侧动脉走行情况, 急诊行游离MPAF修复指腹缺损, 供区取皮植皮覆盖。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5 cm~3.0 cm×4.5 cm, 皮瓣切取面积2.5 cm×3.0 cm~3.5 cm×5.0 cm。由同一组医生进行门诊随访, 评估术后效果, 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0例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全部成活, 移植后皮瓣的色泽、质地、厚薄与指腹匹配, 外观逼真, 不需要二期行皮瓣修薄, 其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 抽液换药后愈合。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3~18个月, 皮瓣TPD为4~7 mm;供区全厚皮片移植成活良好;末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幼儿手部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的瘢痕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手部先天性皮肤型并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全身麻醉下给予分指手术, 术后采用伸直位分指包扎。切口完全愈合后, 配合使用抗瘢痕药物, 重建指蹼处使用自粘性软聚硅酮膜, 包裹自粘弹力绷带1年, 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3~6个月。术后随访是否出现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末次随访时, 患儿家属对重建指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指屈伸活动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估标准评定患指屈伸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术后瘢痕评分。结果共纳入28例患儿, 男12例, 女16例;年龄12~34个月, 平均18.3个月。左侧14例, 右侧10例, 双侧4例;中、环指并指16例, 环、小指并指9个, 示、中指并指5个, 拇、示指并指2个, 共32个并指。术后随访13~36个月, 平均28.6个月, 所有患儿术后早期无感染、血运异常等并发症, 手指外形、外观状态较好。自粘性软聚硅酮膜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儿局部出现皮疹, 经脱敏治疗好转后, 继续正常使...  相似文献   

9.
小耳畸形的治疗现状是, 针对耳廓大部分或者完全缺失的Ⅲ、Ⅳ型小耳畸形患者, 治疗方法相对统一——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廓再造术, 且随着技术进步, 效果逐渐提升;而针对残耳较大的Ⅰ、Ⅱ型, 选择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尚缺乏依据;佩戴矫治器的非手术疗法在小耳畸形治疗中有望发挥辅助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该文基于作者团队的临床实践并结合文献资料, 提出了小耳畸形序列化的治疗体系, 以期对该病的治疗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双层耳廓复合组织瓣(含耳甲软骨及耳甲前皮肤)在修复鼻翼全层洞穿性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到2019年12月, 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单侧鼻翼全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切取一侧耳甲游离的双层耳廓复合组织瓣, 作为鼻腔衬里, 外覆带蒂皮瓣修复全层鼻翼缺损。观察术后游离双层耳廓复合组织瓣存活情况, 带蒂皮瓣存活情况及后期重建鼻翼形态。结果共纳入12例单侧鼻翼全层缺损患者, 女4例, 男8例, 年龄6~53岁, 平均约35.3岁。衬里缺损面积0.7 cm×1.0 cm~2.0 cm×2.6 cm, 切取双层耳廓复合组织瓣面积为0.8 cm×1.0 cm~2.1 cm×2.7 cm。12例患者均一期愈合, 双层耳廓复合组织瓣及带蒂皮瓣均未出现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整个治疗周期完成后再造鼻翼形态和功能与正常鼻翼相近。末次手术后随访3~32个月, 平均约15个月, 所有皮瓣存活良好, 色泽与质地接近周围正常组织, 鼻翼形态良好, 未见相关远期并发症。结论游离双层耳廓复合组织瓣突破了全层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面积限制, 其与带蒂皮瓣联合移植修复鼻翼洞穿性缺损,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部分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 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损伤致拇、手指毁损患者, 其中男6例、女1例, 年龄46~58岁。均采用髂骨移植恢复指体长度, 切取的髂骨长度为2.0~3.0 cm, 植骨后, 患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8 cm×2.2 cm~6.0 cm×3.2 cm, 采用面积为3.0 cm×2.4 cm~6.5 cm×3.5 cm的游离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覆盖创面;将髂骨部供区和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1周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 术后2周观察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和评定患指外观和感觉功能, 骨愈合情况及供区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末次随访时, 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 皮瓣均成活。术后2周, 髂骨部及前臂供区创面均愈合。随访5~13个月, 皮瓣外观良好, 无明显色素沉着;5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2级, 2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0级;移植的髂骨均骨性愈合, 无明显骨吸收;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手部纵向黑甲的良恶性进行初步鉴别, 并探讨外科切除术后甲床缺损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22年5月, 我们共收治手部黑甲患者28例, 其中16岁以下的有6例;拇指9例, 其他手指19例。术前对纵向黑甲的良恶性进行初步鉴别, 并预估黑甲切除后甲床缺损范围, 对于缺损宽度小于甲床宽度1/2的采用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 大于甲床宽度1/2的在切除全部甲单元后予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28例皮瓣均存活, 指背筋膜蒂皮瓣有5例术后早期出现静脉回流障碍, 经处理后皮瓣存活。术后病理报告:甲母痣16例, 交界痣10例, 原位黑素瘤2例。24例患者随访9~24个月。V-Y推进皮瓣组有17例获得随访, 其中14例指甲生长良好, 3例出现纵嵴;指背筋膜蒂皮瓣组有7例获得随访, 皮瓣外形及质地均较满意。所有随访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根据纵向黑甲切除后甲床缺损范围的不同, 采用横行V-Y推进皮瓣或指背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同时也对黑甲治疗规范的建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出全新吊床型包膜瓣修复隆乳术后假体下移和双泡畸形的技术, 以提高对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至2019年, 在上海美莱医疗美容门诊部就诊要求改善假体下移和双泡畸形的女性患者16例, 年龄23~48岁, 平均33.4岁。手术均用吊床型包膜瓣, 从乳晕切口入路, 将假体包膜下极广泛分离形成包膜瓣, 缝合锚定多余腔隙, 消除下移的下皱襞, 包膜瓣向上提拉收紧与切口上方的包膜断端叠瓦式缝合, 使假体腔隙恢复到理想下皱襞处。结果 1例患者轻度血肿, 经处理后愈合;6个月随访, 15例患者下移的下皱襞提升至理想位置, 乳房双重皱襞消失、对称性良好、外形满意、无复发病例、切口瘢痕隐蔽、无包膜挛缩。结论对假体下移和双泡畸形患者用吊床型包膜瓣技术可有效矫正该并发症, 且长期稳定性较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耳畸形是第1、第2咽弓和第1鳃沟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外耳和中耳畸形。目前对小耳畸形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无共识, 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起一定作用。基于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导致小耳畸形的基因和基因功能缺陷上。然而,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鉴定出明确的致病基因。小耳畸形是多因素的, 基因功能缺陷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近年来, 小耳畸形的表观遗传学受到关注, 现从表观遗传学角度对小耳畸形的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游离甲瓣联合3D打印在拇指脱套伤中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0集团军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拇指脱套伤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31岁,均为拇指掌指关节以远脱套伤(屈、伸肌腱完整)。对患者双手进行CT平扫,通过3D打印机精确模拟并打印出拟修复拇指所需的软组织的形状、大小的光敏树脂模型,将模型置于趾,设计并切取所需要的甲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创面。供区6例采用人工真皮修复,10例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定期门诊随访, 观察甲瓣成活和供区恢复情况, 并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修复拇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6例甲瓣全部成活,术中所取甲瓣大小与受区匹配。术后随访4~30(平均16)个月,皮瓣萎缩后与对侧正常拇指外观相近,质地、指纹良好,指甲平整、光滑,指腹感觉恢复S3~S4,TPD为4~7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15例,良1例。结论应用甲瓣联合3D打印治疗拇指脱套伤,术中可精准切取组织,避免造成趾额外的创伤,且提高了拇指的美观度及患者的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在放疗后膀胱阴道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8例放疗后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7.3±10.4)岁。18例均因宫颈癌接受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接受(24.6±2.8)次(20~30次)放疗。放疗结束至出现膀胱阴道瘘的时间中位值14.0(7.8, 18.2)个月, 漏尿持续时间中位值12.0(9.8, 18.0)个月。18例术前每日需使用尿垫中位值19.5(15.8, 27.5)块, 生活质量评分(QOL)中位值5.0(5.0, 6.0)分。3例曾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2例曾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1例先后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其余12例均为新发膀胱阴道瘘。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18例均接受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患者取俯卧折刀位, 采用经阴道途径, 解剖分离膀胱阴道瘘口并关闭两层, 取左侧大腿内侧股薄肌带血管蒂肌瓣, 经皮下隧道翻转填塞修补膀胱阴道瘘口。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者同时修补关闭阴道直肠瘘口。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床断层移植联合V-Y推进皮瓣或顺行指动脉岛状瓣修复儿童AllenⅡ型指端背侧斜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 我们采用甲床断层移植联合指腹皮瓣修复儿童Allen Ⅱ型指端背侧斜行缺损患者11例11指, 指背甲床缺损行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 掌侧及指端创面行V-Y推进皮瓣修复7例, 顺行指动脉岛状瓣修复4例。术后随访甲床愈合情况、患指外观及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皮瓣、移植甲床均完全存活, 术后2周拆包换药见甲床、皮瓣愈合良好, 无感染、甲床坏死、骨外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6~35个月, 平均21.5个月, 患指指端饱满有弹性, 指甲平整, 无嵴状、裂甲、钩甲等畸形, 甲板被覆恢复时间短。根据吕桂欣等的方法对甲床修复效果进行疗效评定:优8指, 良3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手功能:优11指。结论甲床断层移植联合指腹皮瓣修复儿童Allen Ⅱ型指端背侧斜行缺损疗效确切, 手术操作较简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残存甲床或健指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收治的指尖脱套伤患者15例20指,其中,残存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8指,健指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12指;所有病例指腹创面均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患者术后7~10 d拆除缝线,移植甲床全部成活16指,部分成活4指,经换药治疗,创面均在1周内愈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供指指甲下无血肿。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手指均有甲板生长,根据吕桂欣的甲床损伤疗效标准评定:优13指,良6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皮瓣血运正常,质地柔软,指腹饱满,感觉恢复S3 12指,S4+ 8指,TPD 5~10 mm;供区甲板无畸形,皮瓣供区伤口愈合好,患者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指,良5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结论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操作简便,保留了手指长度,重建指尖外形、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矫正泪沟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手术矫治的泪沟畸形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行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术)及单纯组(单纯行眶隔脂肪重置术)。手术方法:采用经皮入路, 于眼轮匝肌下分离重置眶隔脂肪填充泪沟凹陷, 联合组加行转移蒂在内侧的眼轮匝肌瓣填充泪沟内侧凹陷。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Hirmand泪沟等级量表对患者下睑进行评级(Ⅰ、Ⅱ、Ⅲ级, 从内侧至外侧程度依次加重), 并将下睑由内侧至外侧均无明显泪沟评为0级, 计算2组中各级的改善率(术后评级改善例数占该级中总例数的百分率)和完全改善率(术后评级改善至0级例数占该级中总例数的百分率);术后1个月内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记录。组间Hirmand各级改善率、完全改善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75例患者(350只下睑), 其中联合组104例(208只下睑), 男16例, 女88例, 年龄(34.3±8.3)岁, 术前下睑Hirmand Ⅰ级47只, Ⅱ级5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腓动脉后穿支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嵌合组织瓣修复跟腱区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6月,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创伤显微骨科共收治伴有跟腱缺损的感染性创面12例, 跟腱区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 cm×4.5 cm~8.0 cm×12.5 cm, 跟腱缺损长度3.0~7.0 cm, 均采用以腓动脉后穿支为供血血管, 腓肠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嵌合跟腱皮瓣(ATF)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0 cm×5.0 cm~9.0 cm×13.0 cm, 切取ATF大小3.0 cm×4.0 cm~3.0 cm×8.0 cm。供区8例直接缝合,4例行植皮修复。术后常规外固定6周, 其后去除外固定并开始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定期行门诊随访, 末次随访时采用Thermann跟腱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嵌合ATF切取顺利且各瓣血运好, 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 皮瓣均顺利成活, 伤口甲级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 皮瓣外观饱满, 稍显臃肿, 色泽与受区相似, 质地柔软, 小腿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Thermann跟腱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估, 结果优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